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doc(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2020年4月 4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一条 规划范围1第二条 规划期限1第三条 规划定位1第四条 规划任务1第五条 指导思想2第六条 规划原则2第七条 规划依据4第二章 发展条件综合分析7第八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政策优势7第九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资源分析8第十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市场分析8第十一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制约因素9第三章 总体要求11第十二条 发展理念11第十三条 总体目标12第十四条 阶段目标13第十五条 发展策略14第四章 总体规划16第一节 空间规划16第十六条 高端化建设“一圈”环岛服务设施16第十七条 差异
2、化推进“五区”发展17第十八条 精品化推进“五极”建设20第十九条 特色化打造“七核”先行22第二节 产品规划25第二十条 大力发展沙滩运动25第二十一条 积极发展水上运动28第二十二条 优先开发四大主导产品31第二十三条 重点开发八大特色产品35第三节 产业规划39第二十四条 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40第二十五条 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升级42第五章 系统建设44第二十六条 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44第二十七条 体育旅游营销品牌化建设45第二十八条 体育旅游标准化建设47第二十九条 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建设48第三十条 体育旅游文化氛围建设51第六章 实施保障52第三十一条 政策保障52第三十二条
3、 体制机制保障52第三十三条 人才保障53第三十四条 资金保障54第三十五条 设施保障54第七章 近期行动计划56附表1:海南省各市县体育旅游发展指引59附表2:海南省体育训练基地一览表64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海南省行政管辖区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第二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0年至2025年。其中:第一阶段:2020年至2022年;第二阶段:2023年至2025年。第三条 规划定位本规划为海南省域层面的专项规划,是指导海南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规划,是指导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快速、
4、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指引,也是指导各市县在规划期内推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开展体育旅游工作的主要依据。第四条 规划任务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任务目标和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海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等优势,借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的有利契机,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创新发展模式,丰富政策供给,形成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任务目标、发展策略、系统建设和实施保障,为加快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指明方向。第五条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5、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次、十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充分发挥海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等优势,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推进项目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完善系统功能、强化实施保障、促进产业升级、拓宽消费空间、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推动海南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全国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探索经验、提供借鉴。第六条 规划原则(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原则。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旅游需求作为国家体育旅
6、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组合体育旅游产品,加快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一流的“游客与市民共享”的体育旅游消费环境。(二)坚持“多规合一”、统筹发展原则。坚持全省“多规合一”的指导和引导,强化与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政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体育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以“产业的创新融合”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全面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绿色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倡导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体育旅游产品生态化,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
7、区建设。(四)坚持国际视野、开放发展原则。坚持国际视野、世界标准,发挥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体育旅游营商环境,引进世界知名体育旅游企业和赛事产品,带动并提升海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国际化水平,使体育旅游逐渐成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内容,更好地带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五)坚持多元互动、融合发展原则。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加快推进体育、旅游、文化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省旅游业提质增效,促进体育旅游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全省旅游业信息化水平。(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8、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激发社会活力和企业动力,建立和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第七条 规划依据(一)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第二次修正)海南省湿地保护条例(2018年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第二次修正)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2017年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本)等(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等(三)国家及地方相关文件。习近
9、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34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厅字2019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2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
10、发201940号)等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通知(体经字201913号)国家旅游局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社会20181826号)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琼发20188号)(2018年5月13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琼府20191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7148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琼府
11、办2017142号)国家体育总局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海南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的若干意见(琼府201617号)(四)相关规划。“健康海南2030”规划纲要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0)海南省文化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4-2020)等第二章 发展条件综合分析第八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政策优势(一)政策优势。海南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和省域空间规划的
12、试点省份,位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发展体育旅游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2018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明确了海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和国际旅游消费胜地”的战略定位,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海南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任务要求,不仅为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快推动海南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遵循,描绘了海南对外开放新
13、蓝图,为海南省体育旅游的生态化、国际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二)体制机制保障。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海南作为“旅游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的发展定位,赋予了海南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可以先行先试。海南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了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整合了省域旅游、体育、文化职能,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机构职能体系,为海南体育旅游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第九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资源分析(一)旅游资源分析。作为热带岛屿省份,海南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最具优越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而且旅游资源的特色鲜明
14、、种类齐全,海、岛、山、河、林、泉、文等资源组合度好。在空间上,形成了以山地、森林、台地、滨海为特色的四大自然圈层,与历史民俗、渔家文化、南海文化、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等人文资源叠加融合。优越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海南省全年开展体育旅游的重要基础。(二)体育资源分析。海南省以环海南岛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海南国际马拉松、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海南亲水运动季等为代表的赛事(活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以高尔夫球场、海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游泳馆、排球馆、武术馆等为代表的体育场地(馆)类型丰富多样,这些为海南省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多样的设施
15、类型。第十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市场分析(一)全球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全球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在快速增长,目前,发达国家体育旅游收入约占旅游总收入的25%,我国体育旅游总人数约占旅游总人数的5%。总体来看,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二)国内体育旅游消费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消费项目日渐丰富,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增势强劲,马拉松、足球、篮球等赛事行程安排紧密,体育与旅游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体育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体育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三)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强劲。近年来,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旅游经济指标多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增强,
16、婚庆旅游、购物旅游、游艇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旅游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为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注入持续的内生动力。第十一条 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一)体育产业规模较小。体育产业增加值在海南GDP总额中的占比低于1%,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现有体育公司少、弱、小、散,缺乏大型体育公司,缺乏优质社会主体。(二)体育公共设施不足。高水平的体育设施匮乏,除五源河体育场外,其余体育场馆均已陈旧,难以适应高水平国际赛事的需求,尤其在海洋运动设施建设方面更加薄弱。(三)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世界级赛事,其表现为多、小、散、乱、弱,即:低水平赛事多,难以产生聚合
17、效应和明星效应;赛事规模小,参与人数少,影响力低;运动项目种类分散,同质化严重,没有突出海南特有的自然优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赛事策划组织运营规范化程度低,缺乏统筹安排,导致赛事管理混乱;顶级赛事稀缺,影响力和营收能力弱,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四)体育旅游文化需要培育。统一的体育旅游形象尚未塑造,全民的休闲健身氛围尚未形成,专门的体育旅游传播平台尚未建立。(五)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体育旅游开发、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体育旅游相关的教育及培训在全省尚未展开,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第三章 总体要求第十二条 发展理念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
18、发201812号)的部署要求,结合海南体育旅游发展的具体实际,坚持“两型四化”发展理念,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一)合作型。加强与“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G20峰会、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区域及泛南海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在体育旅游方面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二)开放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结合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动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和相关政策开放,同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三)生态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开发利用、生态优先”原则,努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开发体育旅游优质生态产品,大力推行文明旅游和健康运动,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探索建立体育
19、旅游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四)市场化。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加快推动政策供给、体制机制改革、产业融合、产品开发和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创新,扶持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与新型业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促进海南体育旅游市场化发展。(五)国际化。以国际标准提升海南省体育旅游服务水平和体育旅游消费水平,鼓励开发国际化体育旅游产品,打造体育旅游新项目,拓展体育旅游消费新空间。(六)特色化。充分发挥海南省热带海滨海岛型和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努力促进海南省体育旅游产品及产业特色化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海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的新制度。第十三条 总体目标围绕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经济
20、特区、国际旅游岛等优势,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大机遇,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育活动为要素,通过“体育旅游化”和“融体于旅”两大路径,重点打造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立足于回应国家体育事业重大需求,立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愿景,从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客观维度、视野广度定位体育发展,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专业运营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在政府主导下,充分释放社会、市场活力,通过国际化、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引入国际国内资本,逐步在全岛打造“同城一体、多规合一、一核多点、一城一
21、品、一馆多场、体教融合、体医结合、配套完善、错位发展”的体育业态,逐步形成集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为一体的融合型体育发展模式,逐步把海南打造成为国家级、国际级的体育训练基地和赛事中心。通过制度创新、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业态打造、文化重塑等,通过创建有利的营商环境、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逐步在全岛形成“打体育、看体育、玩体育、评体育、研体育、产体育”的体育氛围,使体育明星、国际国内体育组织汇聚海南,有目标地打造海南自有的品牌体育赛事,使海南体育人口和外来体育人口出现井喷式增长,使体育产业链日趋完善,不断推进海南体育和旅游全面深度融合,拉长海南体育旅游产业链,使体育成为助推
22、海南旅游,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高地、新坐标,让体育给城市带来活力,通过体育凝聚人才、人气和财力,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创新力作,为探索中国特色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新路径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经验。第十四条 阶段目标2020年至2022年,体育旅游示范效应初显,品牌形象基本形成。初步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体育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体育旅游规范标准。初步形成海南省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推动体育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加快促进体育旅游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项目,逐步扩大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形成五大体育旅游功能区,实现全民健身生活方式基本覆盖。2023年到2025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
23、建完成。体制机制改革科学规范有序,打造2至3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国际体育旅游目的地基本形成,体育旅游在国际旅游消费中的地位凸显,示范经验得到复制、推广。第十五条 发展策略(一)推动体育、旅游、文化、健康等元素融合,创新体育旅游产品、产业、模式、机制。坚持“旅游为本,文化为魂,体育为用”原则,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整合全省体育旅游特色资源,着力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景区、体育场馆等运作模式,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推动体育、旅游、文化、健康元素与体育旅游产品、产业的逐步融合,努力构建体育旅游融合式发展经济体系。(二)开发全民性、全域性、全季节性体育旅游产品,加快构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国家体育 旅游 示范区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