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衣服的颜色--教学设计 .pdf





《2022年衣服的颜色--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衣服的颜色--教学设计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衣服的颜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 乐于合作与交流,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并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进行活动。本课围绕着热的另一种传递方式 热辐射, 从感知、 理解和运用三个认知层面上,探究深浅颜色不同的材料与吸热快慢的关系。重点是指导学生观测不同颜色的材料吸收热量的多少。教学设计思想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考虑表达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内容,又是科学
2、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首先用泡沫板画实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其次,指导学生在前概念物体的热传递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完善实验方案,实施计划验证假想。然后,发散学生思维,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发现、解决新的问题,进行问题延伸。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自主学习,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是科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学习提高的一个捷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努力实现 “ 组织者 ” 、“ 引领
3、者 ” 、与“ 亲密伙伴的角色扮演,将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从问题的发现到假想、设计实验方案、 对方案的修改完善、对问题的延伸等都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完成。3注重 “ 用教材教 ” 。 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在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 用教材教 ” 而不是 “ 教教材 ” 。将教材设计中较难实施的黑白手套改成直观有趣的泡沫板制图,较易操作, 也更好激发学生兴趣。在组织学生实验过程中,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不拘泥于教材实验方法,倡导学生为主体。这些也是“ 用教材教 ” 而非 “ 教教材” 的真实表达,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材料吸收热
4、量的快慢。2能够准确地测量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得出深色材料比浅色材料吸收热辐射快的结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2能解释生活中利用热辐射的一些现象。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举出生活中利用不同颜色的材料的例子。重点与难点指导学生观测不同颜色的材料吸收热量的快慢。教学准备胶布、彩笔、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热水、中号烧杯、温度计、泡沫板、红外线灯、熊猫图、绿豆数颗、黑纸、白纸、烧杯、热水
5、、一次性纸杯、冰块。教学流程观察 发现并提出问题 假设猜想 设计实验 合作探究实验 交流汇报 得出结论 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 分钟小游戏熊猫作画把一幅用纸画的熊猫图贴在一块泡沫塑料板上,用一100w 白炽灯灯正对着这幅图,它们相距大约10 厘米,让灯泡亮几秒钟就断开灯头开关,揭开熊猫图,可看到泡沫塑料板上但凡原来黑色的部分都凹陷下去了,形成一个熊猫图,白色部分毫无变形。做完后提出问题:漂不漂亮啊?看到这幅画你想说什么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游戏说明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是不同的。借助这个熊猫图实验导入不仅直观, 而且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启发学
6、生用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小工艺品来美化环境,贴近学生生活。要在课堂上真正表达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教材设计问题的引出缘于黑、 白手套。 鉴于黑白手套的实验,比较难以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如要考虑材料、大小、厚薄等问题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改用了泡沫板制图实验,不仅直观, 而且具有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问题。这也是“ 用教材教 ” 而非 “ 教教材 ” 的真实表达。】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3 分钟1大胆猜想。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做出猜想。熊猫是利用了什么原理来作画的?学生猜想的因素有:泡沫板受热后会软化。黑色象放大镜一样,容易聚光。可能黑色吸热快,升温快。就像夏天一样
7、,如果穿浅色衣服就不会吸太多的热,但是如果穿黑色就会觉得很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如果学生作不出猜想,可以用白炽灯直接照射另一块泡沫板,学生会观察到泡沫板受热后软化,从而启发思考。2交流猜想。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各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对学生的各种猜想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讨论,由于有了本单元冷和热前2 课相关知识的基础,通过讨论,学生容易得出黑色吸热快、升温快的结论。 小组讨论交流最大限度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之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建立起自己是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衣服的颜色-教学设计 2022 衣服 颜色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