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docx





《某公司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综合管理手册文件编号版本/修订A/0内部审计项目作业指引制度编制部门审计部编制人*日期20070615专业审核部门审核人日期制度审核部门审核人日期修订记录日 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工作规范,结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针对公司所有的下属公司、职能部门以及各个专项的内部审计项目。公司旗下的所有下属公司实施审计自查等审计行为参照执行。第三条 释义本指
2、引涉及的相关术语按以下释义理解:(一)审计项目指为了完成特定的审计目的而由审计小组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包括常规审计项目、突击审计项目、审计自查性质的审计项目。可以是一般审计项目,也可以是一般审计项目的后续审计项目。(二)主审部门指主办审计项目的部门,公司的主审部门为审计部。主审部门在审计项目作业期间,实施包括内部审计的组织、计划、进度、质量和成本在内的审计项目综合管理。(三)参审部门指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配合主审部门完成特定任务目标的部门。参审部门为: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咨询机构等(包括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四)被审计单位
3、指审计项目的工作对象。主要包括各下属公司及公司各职能部门。(五)审计工作方案指审计部为了使审计小组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具体审计项目工作计划。(六)审计工作底稿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收集的各种资料所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是编写审计报告的基础资料。(七)审计证据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收集、鉴定和综合整理,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八)审计报告指审计部对审计事项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审计工作情况、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向集团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总裁、主管领导及被审单位提出的具有内部约束力的正式书面文件。第四条 审计项目
4、种类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的审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一)经营和管理审计项目; (二)绩效审计项目;(三)财务审计项目;(四)内部控制审核项目(包括预算执行控制和内部财务控制、管理控制等);(五)合规性审计项目;(六)舞弊审计项目;(七)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包括下属公司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八)重大事项审计项目,包括企业重组、清算注销、并购分立、关联交易、重大投资、重大资金运作、重大产权交易、大额举债和对外担保等专项审计、高风险业务的审计;(九)各类审计调研及调查项目;(十)根据董事长及审计委员会要求,办理的其它专项审计项目。第二章 审计项目实施管理职责第五条 主审部门内部审计项
5、目实施管理的职责审计部是公司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的主办部门,负责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经营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管理以及各类专项审计,每年向董事会提交内部审计年度工作报告等,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管理主要职责为:(一)拟订公司年度审计计划,报董事会批准;(二)按照批准的公司年度审计计划拟定项目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立项报批、组织实施审计项目;(三)按照批准的审计项目计划和项目立项,拟定审计项目的实施计划(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的内容和重点、步骤和时间节点、人员分工和资源需求等;(四)实施审前调查;(五)组织实施内部审计项目外勤工作,并对参审部门的参审人员的审计质量和审计进度进行协调;(六)
6、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相关会议并作纪要以及开展有关询问、谈话等;(七)收集整理并分析审计证据,并评价审计证据对审计结论的充分性和可靠性;(八)撰写审计报告初稿或征求意见稿;(九)组织对被审单位征求意见,适当采纳意见修改后形成送审稿报送审阅和审批;(十)按照董事长、总裁批复后形成正式审计报告,向有关领导、上级审计部门、下属公司、有关部门报送;(十一)按照内部审计档案管理规范将审计项目中产生的审计文书及工作底稿等及时归档并保存完好;(十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针对审计项目中涉及的事项作出判断,提出审计奖惩建议。第六条 参审部门内部审计项目实施参审的职责参审部门按照主审部门的安排,就
7、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相关事宜,承担的主要职责为:(一)在审计项目实施期间,参审部门负责安排与参审工作相适应并符合内部审计基本要求的专业人员参与审计项目; (二)参审部门派出的参审人员在审计项目期间,向审计项目主审负责并报告工作;(三)参审部门派出的参审人员在审计项目期间,应利用其专业领域的知识或能力,实施主审提供的审计程序,按照规范的要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特定专业领域的审计问题提供其专业意见;(四)参审部门对派出的参审人员在审计项目期间提供的专业意见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理性负责。第七条 被审计单位的职责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相关事宜的主要职责为:(一)按照审计小组的要求提供审计需要的会计核算
8、资料、会议纪要、制度文本等文件和资料,并对其提供的文件和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可靠性和完整性负责;(二)按照审计通知书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按审计小组的要求负责安排或联系审计小组需要访谈的对象;(三)按审计小组的要求召开审计进场会议,必要时召开退场会议;(四)对审计小组询问的各类审计事项及时作出口头或书面解释;(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审计小组提出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作出书面回复;(六)按照审计报告的审计决定、审计意见、改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审计整改并采取有关控制、管理措施;(七)对于日常经营管理中发现或产生的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事项,及时向审计部通报;(八)对审计小组在实施的审计程序中对审
9、计计划执行和审计纪律遵守程度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九)对审计处罚不服时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出仲裁。第八条 总裁的职责总裁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相关事宜的主要职责为:(一)在公司范围内促进营造内审独立性和广泛的审计范围的内部环境;(二)审批审计部报送的审计项目立项书、项目审计计划或方案,并提出审计项目需要达到的审计目标或要求;(三)审批审计项目实施的经费预算;(四)审批审计小组外勤工作的外埠出差;(五)审批审计部提出的参审部门和参审人员建议;(六)审核审计小组提出的审计报告的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七)审批正式审计报告;(八)定期、不定期向审计部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第九条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董
10、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相关事宜的主要职责为:(一)对主审部门履行内部审计项目实施职能的管理工作;(二)审核审计部报送的审计项目立项书、项目审计计划或方案,并提出审计项目需要达到的审计目标或要求;(三)向董事会提供与审计项目实施事项有关的建议和意见;(四)向董事会提供审计项目实施模式、方法、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五)对公司内部审计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六)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仲裁事项作出裁决。第十条 董事长的职责董事长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相关事宜的主要职责为:(一)组织或授权组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开展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管理工作;(二)批准审计部报送的审计项目立项书、审计计划或方案;(三)审阅
11、和批准正式审计报告。第三章 项目立项第十一条 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审计部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情况和公司审计发展规划,拟订年度审计计划,并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第十二条 审计项目立项审计部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实施具体审计项目。实施前,应编制审计项目立项书,报经总裁、董事长审批。审计项目立项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审计项目名称;(二)被审计单位名称;(三)审计依据;(四)审计目的和审计方式;(五)审计的内容、时间和范围;(六)审计实施步骤;(七)计划工作时间;(八)审计小组的构成;(九)审批信息;(十)立项审批时间。(审计项目立项书的格式参照附件一:审计项目立项书)第十三条 实施审前调查审
12、计项目批准立项后,审计部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决定是否实施审前调查。在决定实施审前调查时,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下列基本资料:(一)业务性质、经营规模与特点及管理组织结构;(二)经营情况与经营风险;(三)合同、协议、章程、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贷款证等法律性文件;(四)计划审计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合同和分析性资料、各项预算及执行情况;(五)银行账户、会计账册、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的会计资料;(六)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情况;(七)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八)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九)前次接受审计、检查的情况;(十)有关行业和财经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等。第四
13、章 项目计划第十四条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在审前调查后,审计部应以审计工作方案的形式对审计项目作出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审计项目名称;(二)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基本情况;(三)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依据;(四)审计目的和审计方式;(五)审计的内容、时间和范围;(六)审计的策略和重点;(七)审计工作进度的时间节点及时间预算;(八)审计小组的成员构成及其分工;(九)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十)需被审计单位配合支持的事项;(十一)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日期。(审计工作方案的格式参照附件二:审计工作方案)第十五条 审计通知书审计小组应在现场工作进场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突击审
14、计时,审计小组可以现场向被审单位负责人出示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标题;(二)被审计单位名称;(三)审计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预计时间;(四)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五)审计小组的人员名单;(六)审计部印章、审计部总经理签名及签发日期;(七)审计部认为应当写明的其他事项。(审计通知书格式参照附件四:审计通知书)第十六条 审计自查在正式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有自查要求的,审计通知书中应写明自查的范围、内容、要求和反馈期限。第十七条 计划调整审计工作方案的计划需要调整时,必须由审计项目主审向审计部总经理书面报告,并经审计部总经理报公司总裁批准。第五章 现场
15、工作第十八条 进场会议审计小组进驻现场,可以召开审计进场会,进场会主要内容:(一)审计小组和被审计单位双方人员的介绍;(二)审计人员对本次审计项目的目的和范围、工作计划进行介绍和提出需要配合的具体要求等;(三)审计小组对审计现场工作时间、要求提供办公条件等与被审计单位沟通; (四)宣布内部审计外勤工作纪律(见附件三); (五)被审单位介绍与审计有关的企业情况、主要负责人述职、自查情况及报告、工作对口联系人员安排等; (六)审计小组和被审单位其他有关事宜协商。第十九条 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观察、监督盘点、查询、函证以及录音、录像、拍照、复印、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
16、审计中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指派或者聘请专门机构或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对审计事项中某些专门问题进行鉴定,取得鉴定结论,作为审计证据。第二十条 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证据进行如下分类有助于理解和收集审计证据:(一)按证据来源分类1. 内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产生、处理及保存的一些信息资料。2. 内-外证据。产生于被审计单位,但是经历了外部单位的经营活动并由其进行处理后的一些信息资料。3. 外-内证据。产生于外部单位,然后由被审计单位处理或保存的一些信息资料。4. 外部证据。产生于外部单位,由内部审计人员直接从外部获得的一些信息资料。(二)按证据特征分类1. 实物证据。通过对人、财、物和事件的直接观察和审查所
17、获得的证据。2. 证明证据。被审计单位的个人和其他与被审计单位有联系的人员及独立第三方,在回答询问或在面谈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说明。3. 文件证据。以固定形式存在的证据。4. 分析证据。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相互关系,或者分析内部控制、特殊政策及数据构成的过程所得到的证据。(三)按审计证据的说服程度分类1. 充分信任。意味着某些审计证据不需要佐证证据的支持,就可以支持内部审计师作出审计决定。2. 部分信任。意味着某些审计证据只有部分证明力,必须在其他佐证证据的辅助下,才可以支持审计师作出审计决定。3. 不可信任。意味着某些审计证据本身不具有证明力,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依靠其作出审计决定。(四
18、)按审计证据的法律概念分类1. 直接证据。指不需要推测或推理就能证明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2. 旁证:为证明尚待证实事情的真相而提供的一种声明。3. 最优证据或首要证据。证实需要证实的事情的最圆满和最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4. 次要证据。比首要证据的说服力弱一些,因为它经常由原始凭证的复印件或相关内容的口头证据构成。5. 意见证据。因为其潜在地存在偏见,所以通常不能算作有用的审计证据。但是,在所需的知识领域超出了一般人所了解的范围时,专家的意见可以是例外。6. 附属证据。通常是从首要证据中推断出来的。属于间接证据。7. 确证证据。指那些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佐证,可以无可争辩的推出唯一一个结论的审计证据
19、。8. 佐证证据。指可以支持其他审计证据的审计证据。第二十一条 审计证据的确认审计人员现场收集的审计证据,应当经过审计小组组长复核后列入底稿。在必要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以视证据的重要程度、复杂程度等,由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确认。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对其出具的审计证据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证据或另附的材料上注明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原因和日期。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原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证据仍可以作为审计证据。第二十二条 取证的要求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必须遵守下列要求:(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防止主观臆断,保证审计证据具有客观性;(二)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
20、、判断,决定取舍,保证审计证据具有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相关性;(三)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保证审计证据具有充分性;(四)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保证审计证据具有合法性。第二十三条 证据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可靠程度:(一)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二)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三)审计人员自行获得的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四)内部控制较好时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的内部证据可靠;(五)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更为可靠。第二十四条 取证时的应有的考虑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时应考虑如下问题:(一)应考虑收集多种类型的审计证据;(二)应考虑审计目标;(三)应考虑风险因
21、素,包括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四)收集的证据应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提高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五)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反馈信息。第二十五条 重新取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有异议的审计证据,应当进行核实,对确有错误和偏差的,应当重新取证。第二十六条 证据分析审计小组应当对收据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分析和评价,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便形成相应的审计结论。第二十七条 证据鉴定审计小组应当在编写审计报告前,对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有用性、相关性、充分性进行鉴定。经过鉴定,发现审计证据不够充分、有力、可靠的重要事项,审计人员应当进一步收集审计证明材料。(一)可靠
22、性。指通过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审计证据;(二)充分性。指审计证据是真实的、恰当的和有说服力的,可使一个谨慎精明的人能够得出与内部审计人员相同的结论;(三)相关性。指审计证据能够支持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并且与审计目标相一致;(四)有用性。指审计证据能够帮助组织保证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证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保护资产的安全;保证遵循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合同等。第二十八条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对审计取证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应编制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审计过程记录主要包括:(一)实施具体审计程序的记录及资料;(二)审计测试评价的记录;(三)审计人员的判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公司 内部 审计 项目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