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溶解度(第1课时)教案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浓溶液”和“稀溶液”与溶液“饱和”和“不饱和”的关系教学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教学难点:“浓溶液”和“稀溶液”与溶液“饱和”和“不饱和”的关系学习过程(情境创设:在半烧杯水中倒入一包食盐(大约50g),搅拌,让学生观察,看能不能完全溶解)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实验9-5、6)1.定义: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就是不饱和溶液。2.定义中的两个前提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
2、确定的意义。(表达:在表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先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另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4.饱和溶液的应用:海水晒盐(35页)(思考:让学生先阅读海水晒盐的图示,思考一下海水晒盐中几个“池”的作用,与今天学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二“浓溶液”和“稀溶液”与溶液“饱和”和“不饱和”的关系(情境:用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的量的多少的实验来引入“浓溶液”和“稀溶液”与溶液“饱和”和“不饱和”的关系)1.浓溶液:溶质含量相对较多的溶液;稀溶液:溶质含量相对较少的溶液。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本节小结:(由学生来完成)布置作业:1.思考:怎样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量的大小?2.教材40页第1题、第6题(第一课时课后反思:在上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感觉还不错,但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表达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1.思考问题欠全面;2.对问题的表达还不专业,显得随心所欲。在下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表达的训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溶解度 第一 课时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