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研材料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工作单位:章田寺小学项目名称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胡文兵活动时间2015.9.19活动地点数学办公室活动主题认识线段(如何编写授导型教案)主讲人张仁浩参加对象数学教研组组员申请学时1活动内容及进程确定活动主题: 授导型教案确定活动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集体备课时间:2015.9.19上课时间:2015.9.27活动交流记录:张仁法老师: 授导型教学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形式。严劲松老师: 授导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1、对学习者特征分析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3
2、、教学方法的选择4、教学媒体的选择5、教案的设计由些可以看出,授导型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课堂讲解为主,但同时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融合了小组讨论、课堂演示以及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曹纯杰老师: 授导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1)教学氛围的民主性。(2)课堂交流的多向性。 (3)学习主体的创造性。(4)教学关系的统一性。陈义军老师:接下来我们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活动反思与意见通过学习与参与集体备课,感受授导型教案设计的优越性,学会授导型教案的书写方法及课件的制作方法, 特别是用流程图代替了传统的教学过程设计,形式新颖,更具实用性。利用了丰富的媒体资源,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3、极性。过程确认教研组负责人签字:说明:活动一周内,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认识线段(原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710题线段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直的和可度量,初步认识线段,会判断线段;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用直观、描述方式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具:课件、直尺或三角板、各种直的,弯的实物。学具:直尺、各种直的,弯的实物。教学过程:一 由实物导入,引出线段1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概
4、念(1)课前将实物放在讲台桌上:今天,同学们课前准备做得真不错,只是老师的讲台上看起来有点乱,你会帮老师分类整理吗?说说你准备怎么来分类? 请按直的、弯的分的学生上台分师引导: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弯的,一类的形状是直直的(2)师:这些直的物体中(课件显示),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可能需要师演示,引导):他们都有两端,假如我们把盒子边的一端看作是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在黑板上画出两点),像书本的边也有两个端点,吸管也有两个端点。 而他们这两个端点中间都有一条直直的线。(课件演示)(3)师:谁会把书本上,盒子上这些边从他们身上请下来?试一试。 可请一生上太画 师
5、: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强调:两个端点,直直的线)定义线段:像这样有直直的线,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就叫做线段。今天我们来认识像这样的线段(板书课题)。瞧,像书本的边,盒子的边,直的吸管和铅笔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课件演示)这是线段的两个端点(课件强调),他们起到固定的作用,表示不能再继续延长了。(4)师:看这些线段,他们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2体验与区分(1)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线段了,你能在自己的教室里找到线段吗?(生举例,师给予判断)(2) 判一判课件出示练习一.7,及其他曲线:生用手势判断二 自主探究:量、画线段1量线段(1) 师:我们认识了线段,根据线段的这些特点,你
6、觉得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吗?(生可能说不出来,师可以利用板书加以引导):两个端点起到固定的作用,表示它不能再继续延长了,而且线是直直的,所以可以量出长度。(补充板书:可度量)(2) 量线段师:请你用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量出书上第5页三条线段的长度,并写在线段的下面。生量:还不会量的举手问,师巡视。课件出示校对2画线段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线段,还量了线段的长,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能不能画一条长为3厘米的线段?书上有画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画法:请生叙述画的方法,师在黑板上示范边画边强调方法: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了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边点上端点。a) 每生自己
7、动手画5厘米长的线段师巡视指导,并收集两三例。b) 要求同桌评议判断:A.先看是不是线段 B是不是长5厘米三练习巩固与提升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检验一、下你学得怎么样?1课件出示各种图形,请生判断有几条线段?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1) 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2)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3) 画一条比4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3出示断尺引发思考师:小明只有一把断尺,他能用这把断尺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你知道他是怎么画的吗?请生说画法。4考考你师: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那3个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4个呢?5个呢?请生上黑板画四总结全课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认识线段(修订教案)教学设计表学科 数学 授
8、课年级 二年级1班 学校 章田寺小学 教师姓名 张仁浩 章节名称认识线段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页例4的教学内容的一节新授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一度量,认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学习者分析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因此,在“量长度”这一单元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线段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接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能用刻度
9、尺量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整理米数)。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线段,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了解线段“直”的特征。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在实践和交流中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体会在用刻度尺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数)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线段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绘画来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1 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2 了解线段“直”的特征。解决措施:从学生熟
10、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利用计算机操作,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用刻度尺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解决措施:课件演示,学生动手操作,作品展示点评帮助学生学会画线段的方法教学设计思路1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2 把知识学习置于具体情境中,从课件演示、观察、操作到总结。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操作。通过学习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依据的理论在做中学数学,因材施教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情景创设达到情感激发的目的演示课
11、件“哪匹马先到家”教师谈话,播放课件激发兴趣认识线段知道什么是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课件演示边演示边交流掌握本节课重点量线段,画线段学生学会正确量线段与画线段的方法课件演示,学生操作边演示边总结方法再学生操作掌握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创设两只动物谁先到家,引出课题。2分1.媒体演示出示动画:两匹马沿着不同的路径回家,同学们猜一猜谁先到家?2.今天学的知识就是与线有关的,我们要对线作一个小小的研究,大家有兴趣吗?接下来同学们来看看这些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交流:谁先到家?为什么?2.观察三条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集体 备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