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福群论文1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解福群论文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福群论文13.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尧都区刘村联校乔亚克所谓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需要想象,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数学似乎与想象关系不大。其实,数学也需要想象,甚至比文学更需要。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这样说起他的一位改行的学生:“他去当诗人去了。对于数学来说,他太缺乏想象力了。”足以说明想象力在数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 第一、丰富学生的表象。想象的水平是以一个所具有的表象的质量和数量的情况为转移的。表象越贫乏,其想象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
2、。因此,在教学中,要使用教具、模型、实物和画图等直观手段,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为想象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认识100以内的数,可以利用实物计数建立表象。而认识较大的数,就可以依靠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较小数的表象进行想象。再如学习分数,开头可以通过等分物体来建立分数的直观形象。但分割物体的演示仅限于等分的份数不太多的情况。当等分的份数较多时,实际分割就有了困难,这时,学生就需凭借已经积累的经验在头脑中想象着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至于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应当先通过对直观材料的直接观察、实验,形成清晰、生动的表象,再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和完善头脑中的形象,使学生生动的理解和正确地掌握
3、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第二、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要发展想象力,必须大胆想象。如前所述,想象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所以也是一种求异思维,如果只能人云亦云,或者跟着老师的屁股后面走,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根本谈不上想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使他们敢于想象。而要敢于想象,首先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不要用各种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而对他们表达的不够清楚,不合要求,则不要过分苛求,但是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格式都作了规定,例如老师问:“2加3等于几”。学生回答说:“等于5。”则是“不完整”,应该说:“2加3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论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