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清洁消毒制度汇编.docx
《医院清洁消毒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清洁消毒制度汇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清洁消毒制度汇编 院内清洁消毒制度及方法汇编 XXXXX医院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 含氯消毒液配置方法: 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 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 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
2、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谈话。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连台手术之间。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
3、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包布干净无破损。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九、
4、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术前进行湿式清洁,每周设置固定卫生日,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进行全面清洁。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十、手术间地面和用物如无明确污染可用清水清洁,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则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接触频繁的仪器、设备表面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乙醇擦拭或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行保洁、消毒处理。各种管道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十一、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疾病诊断及感染状况。隔离手术间应有隔离标志;工作人员固定,控制出入;凡病人体内的物质如血液、体液、呕吐排泄物、已切除的病变脏器与组织、 被污染的诊疗器具等,不经处理不能
5、带出手术间;污染的手套、手术衣、鞋套等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和物品进行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送检时有“当心感染”标志;按照隔离种类对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定时消毒。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三、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封闭运送。 十四、普通手术间每日至少两次(清晨、手术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每月一次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十五、每月对手术室内无菌物品、消毒液、物体表面和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按规定对各种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 麻醉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麻醉科工作人员应遵守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
6、关规定。 二、麻醉师进入手术室前应严格执行卫生、更换手术衣裤、鞋、帽,戴口罩。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三、定期检查科内一次性医疗物品、药品等有效期及包装是否符合规定等。 四、麻醉监测系统、麻醉机及其他相关设备的表面应保持清洁。所有设备使用一次后,须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五、有管腔的器械清洗前须先将腔内通条或盖子取出。气管内插管最好采用一次性。 六、麻醉及呼吸器械应给予相应的消毒与灭菌,耐高温、湿热者可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热的可采用低温灭菌。灭菌后存放在密闭的无菌物品柜内备用。 七、储气袋、面罩等,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清洁器械柜内保存备用。 八、麻醉机应定期消毒。凡
7、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麻醉机应加用细菌过滤器,并在使用后立即进行麻醉机消毒。 九、气管内润滑剂应使用小包装,一人一用,防止因重复使用引起交叉感染。 十、麻醉中使用的注射器、吸痰管等,宜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所用药液尽量采用小瓶包装,用过一次后剩余药液应废弃。一次性物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放入手术间内。 十一、遇有特殊感染患者,麻醉人员应配合实施各项必要的隔离技术。 产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 一、产房医院感染管理 (一)清洁消毒管理 产房周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并有明显标识。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着专用工作衣,
8、换拖鞋。进入分娩室,应戴口罩、帽子。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产妇入产房分娩,需要换清洁衣裤,并换入室拖鞋。 保持室内整洁,采用湿式清扫。台面、地面等应每天擦拭,若有污染时立即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处理。分娩后及时更换产床上物品,消毒清洗。室内定时通风并空气消毒。 每周大扫除,刷洗地面、墙面、产床及其他物品,定期清洗空调出风口。 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及工作人员咽拭子作微生物监测,并有记录。拖把、抹布应分区使用,每次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备用。 (二)医疗用品的消毒及无菌技术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制度 产包一经打开、超过4小时应视为已污染,需更
9、换。无菌敷料建议使用小包装。助产用的器械视为相对污染,必须与处理脐带的器械分开使用,严禁用侧切剪刀断脐。 婴作脐带剪需压力蒸汽灭菌。 碘伏、酒精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氧气湿化瓶一人一用,用后送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医疗废物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 (三)隔离分娩室 肝功能异常或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在隔离分娩室分娩,各种污染器械按消毒供应中心要求处置。 各种注射用品、敷料、胎盘及其他废弃物放黄色塑料袋内,密封、标记、统一处理。 分娩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地面、产床等污染物品,关闭门窗进行空气消毒。 二、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 1、母婴室内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5.5-6.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清洁 消毒 制度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