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诗歌欣赏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诗歌欣赏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诗歌欣赏教案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诗歌欣赏教案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2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人文素养。3了解诗歌常识。第一课时动静交错生意趣目标:了解古典诗歌动静交错产生丰富意趣的特点。重点:用重点字句切入的方法欣赏。步骤:一、引言世界万物,有动有静,变化不尽。动和静,这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 人的意识反映世界的动静, 文学艺术表现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静的艺术,如绘画,所用的物质手段是静止不动的。然而,高明的画家,却能暗示出对象的动态, 给人以动感。画中之竹,静止不动,但因为画出了包孕着变化的瞬间,从这瞬间的姿态, 可以想象得出那竹子正在暴风雨中摇动。动的
2、艺术,如音乐,所用的物质手段是连续运动的声音。但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明的音乐家通过那运动的声音也能暗示出对象的静态。几声鸟鸣、笛音,衬托出了山岭早晨的寂静; 箫鼓数声, 越发显出春江花月夜的宁静。文学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 比起其他艺术来, 有更自由的表现力,写景状物,动中见静,静中见动,动静交错,变化无穷。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典诗歌的动静交错的艺术。二、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的欣赏同学们,人在水中乘船行, 放眼四周看动静, 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看下面一首诗:出颍口
3、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这是苏轼三十六岁那年去杭州赴通判任,路过安徽,乘船出颍口,初见淮山,写下的在船上观山感受的诗。分析作者怎样用动静交错的手法,使诗歌产生意趣的。使诗歌产生意趣的重点字词是(久低昂)明确:诗人在船上看淮山,烟雾迷濛,远近难辨。但是,那青山却象行船一样在高低起伏。 这是诗人当时的真实感受。 舟中看山,那山和船一起时低时昂。其实,青山并未低昂,而是船在水中起伏,人在船上也随之波动,看岸上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诗歌欣赏教案 2022 诗歌 欣赏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