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沙县一中备课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一 任课教师石万理科目政治课时学期2015年下期年级高三年级班级K361K362教学目标第九课总要求:抓牢1个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理解2个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把握3个弊端、特征、手段 市场调节的3个弊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3个特征宏观调控的3种手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 过 程知识点一 市场调节1作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方式: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3优点第一,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第
2、二,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局限性第一,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有些物品的生产和流通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第二,市场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特别提醒(1)市场的作用实质上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体现。同时,价值规律的作用又必须以市场的存在为条件。(2)市场调节的第一个优点是价格机制
3、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第二个优点,是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两个优点归纳起来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法指导如何区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1)自发性一般是生产经营者出于获取自身利益采取的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行为。(2)盲目性强调的是生产经营者由于无法准确掌握市场信息而盲目生产或经营的行为。(3)滞后性强调的是信息反映不迅速而导致的滞后生产经营行为。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2012全国卷T13)( )2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2012江苏卷T11D)( )二、选择题常考点典例1(2012江苏高考改编)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
4、,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典例2(2012全国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ABC D知识点二 市场秩序(1)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5、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依赖市场规则维护。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市场监管,要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特别提醒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更高的要求;法律维护市场道德,遵守道德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二者有内
6、在的一致性。学法指导图示如何维护市场秩序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2011广东卷T26A)( )2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2012江苏卷T11D)( )二、选择题常考点典例1(2012天津高考)漫画那是对岸讽刺了经济生活中的哪种现象()A强词夺理,漠视市场法律法规B见利忘义,破坏市场准入规则C置若罔闻,违背诚实守信原则D投机取巧,扰乱公平交易秩序 典例2(2010上海高考)有序性是现代市场的特征之一,下列起到维护市场秩序作用的是()A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内优化配置B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C激发企业采用技术创新手段降低生产成本D允许
7、所有商品生产经营者、购买者都可以进入市场教学活动课后反思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任课教师周立军 科目政治课时学期2015年下期年级高三年级班级K359K360教学目标第九课总要求:抓牢1个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理解2个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把握3个弊端、特征、手段 市场调节的3个弊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3个特征宏观调控的3种手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 过 程知识点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优势1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能够实行科
8、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特别提醒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也不是同等程度的富裕。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共性。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在于宏观调控效果上的差别,而不是有无的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因而我国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2优势(1)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2)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法指导图解社会
9、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2014山东卷T24A)( )2宏观调控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性(2010山东卷T20)( )二、选择题常考点典例1(2013福建高考)2013年3月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禽类市场疲软。对此,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A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C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D价
10、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典例2(2011广东高考)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知识点二 科学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
11、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行政手段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比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别含义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内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有关政
12、策,如调整税收、发行国债等由银行系统发布并执行,如利率的调整、货币的发行等制定者国家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学法指导用关键词区分宏观调控手段1体现经济手段的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发展规划、价格杠杆、财政政策(税收、税率、财政支出、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2体现法律手段关键词: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查处、打击等;3体现行政手段关键词: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政策、规定等。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为了解决低价药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明确规定企业负有保障低价药物供应的责任以及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
13、理干预的力度(2014江苏卷T8)( )2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2014山东卷T26B)( )3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有提供信用贷款(2012海南卷T4)( ) 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税收杠杆典例1(2014江苏高考)为了缓解民众“看病贵”的问题,我国对基本药物实行政府限价,但由于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一些低价药屡屡“玩失踪”,导致部分群众购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为了解决低价药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宏观调控明确规定企业负有保障低价药物供应的责任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
14、以税收优惠等政策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提供支持AB C D命题点二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价格杠杆典例2(2014山东高考)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推出了对电、水、气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实行阶梯价格制度的改革方案,将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量划分为不同档次,各档用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A发挥价格杠杆功能,引导资源合理利用B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C坚持市场定价机制,发挥市场自发作用D稳定市场物价水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命题点三综合考查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典例3(2012安徽高考)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
15、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三、主观题常考点科学的宏观调控(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某某问题。(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3)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不断完善社保体系的原因。(4)运用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典题例证(2014山东高考节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
16、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当前,网络售假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网络售假问题是网友投诉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所示问题。教学活动课后反思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一 任课教师周立军 科目政治课时学期2015年下期年级高三年级班级K359K360教学目标第十课把握三个1 1个目标1个主题1条主线明确3个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个新要求理解4个要求、4项措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4个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17、4项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 过 程(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当前小康社会的现状: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
18、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化理解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1)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等于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而不单指经济目标。(2)全面小康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实现同步小康。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
19、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也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学法指导“新要求”记忆技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2009广东卷T4)( )2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2013天津卷T1)( )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典例1(2014安徽高考)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
20、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ABC D命题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求典例2(2013天津高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ABC D教学活动课后反思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1、考点二 任课教师周立军 科目政治课时学期2015年下期年级高三年级班级K359K360教学目标第十课总要求把握三个1 1个目标1个主题1条主线明确3个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个新要求理解4个要求、4项措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4个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4项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 过 程 知识点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必要性(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2、。2要求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核心立场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
23、本方法统筹兼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理解准确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1)全面: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缺一不可。(2)协调:指的是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3)可持续:要实现社会永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三者的统一。学法指导记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技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五发展”“三战略”以人为本
24、“两点”“一尊重、一保障、一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五位一体”“两协调、一道路”统筹兼顾“重大关系”“五个统筹”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013海南卷T13)( )2新型工业化实现了在资源枯竭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2010海南卷T2D)( )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典例1(2013上海高考)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同时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表明我国()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自己的发展推动世界的进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
25、促进A. B. C. D. 命题点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典例2(2012江苏高考)目前,我国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国有企业只有60%,大型的民营企业仅为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业的利润仅为64亿元,而赣州一地矿山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面对稀土行业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功能A B C D知识点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必要性(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2)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的要求,加快形成
26、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措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
27、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特别提醒“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经济“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
28、变。学法指导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视角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产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它是基础性产业(
29、2011全国卷T15B)( )2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安徽卷T2)( ) 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典例1(2013安徽高考)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的。分析该数据可看出()20042012年我国GDP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年份GDP(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4159 87813.446.240.42006210 87111.748.939.42008314 04510.747.541.82010401 51310.146.743.22012519 32210.145.344.6A.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B农业的基础
30、地位在逐渐减弱C第二产业产值有所减少DGDP增长必然优化产业结构命题点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典例2(2013北京高考)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促进金融、通信等服务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A BC D命题点三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典例3(2012福建高考)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议符合上述要求的有()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
31、效益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A BC D教学活动课后反思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考点一 任课教师周立军 科目政治课时学期2015年下期年级高三年级班级K359K360教学目标第十一课总要求:牢记1个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理解2种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区分3个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3个主要表现把握4个基本原则和措施 世贸组织的4个基本原则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4项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 过 程知识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跨国公司1经济全球化(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
32、、相互联系的趋势。(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特别提醒生产全球化是基础,决定着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反过来,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程度的提高。2跨国公司(1)含义: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2)作用:它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学法指导如何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是强调在生产领域,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资本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如果看到各国企业共同生产某一产品的
33、不同部件等材料,我们可以判断为生产全球化;如果看到某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等材料,我们可以判断为贸易全球化;如果看到国际投资、跨国收购等材料,我们可以判断为资本全球化。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中国出口份额的扩大主要得益于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2011海南卷T1C)(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2011广东卷T24B)( )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典例1(2014安徽高考)读下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
34、势大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ABC D 典例2(2011海南高考)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07年的7.4%提高到2010年的9.6%,呈持续扩大趋势。中国出口份额的扩大主要得益于() A制造业竞争力日益提高 B对外投资大幅增加C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 D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知识点二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特别提醒原因是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2)影响: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
35、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也带来经济波动,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3)正确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学法指导“图示法”记忆经济全球化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013广东卷T24A)( )2经济全球化即一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他国经济发展(2010江苏卷T12B)( )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经济全
36、球化的影响与企业经营典例1(2013广东高考)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B.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C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命题点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典例2(2013天津高考)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A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C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D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
37、断加快教学活动课后反思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考点二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任课教师周立军 科目政治课时学期2015年下期年级高三年级班级K359K360教学目标第十一课总要求:牢记1个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理解2种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区分3个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3个主要表现把握4个基本原则和措施 世贸组织的4个基本原则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4项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 过 程知识点一 国际经济组织(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
38、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3)世贸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4)我国入世的意义: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特别提醒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学法指导如何区分世贸组织的四个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内容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
39、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个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的缔约方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的待遇透明度原则世贸组织成员需公布有效实施的、现行的贸易政策法规自由贸易原则指通过限制和取消一切妨碍和阻止国际贸易开展与进行的所有障碍,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等,促进贸易的自由发展。该原则主要是通过关税减让、取消非关税壁垒来实现的公平竞争原则各国发展对外贸易不应该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能以倾销和补贴的方式销售本国商品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世贸组织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2012广东卷T29)( )2世贸组织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2012广东卷T29)( )二、选择题常考点命题点一世贸组织的作用典例1(2012广东高考)在2011年世贸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世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