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2016822.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20168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201682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 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雨用优美的抒情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万般神奇,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草虫的村落展开丰富的想象,追随者一只爬行得小虫,对
2、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奇丽的美景,抒发了畅游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或化身大自然中的一员感受世界;或根据音响展开想象;或分享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回顾拓展”让学生交流课内外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及自己的感悟,另外再积累体现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深化认识。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爱恋之情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2、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用以指导自己的观察行动。 3、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3、描绘大自然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4、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自读中遇到的问题;与他人讨论交流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5、摘录好词好句,并学会用在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三、教学重难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四、课时安排: 1、山中访友 2课时 2、山雨 1课时 3、草虫的村落 2课时 4、索溪峪的野 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一3课时 回顾拓展一 1课时1、山中访友导学案 第一课时执教者:朱志华 班
4、级:六年级 小组:_ 学生姓名:_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初步感知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初步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学法指导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导语导语: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我们已经欣赏了朱自清笔下春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感受到了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温晴,今天只要你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 丰富的想象,走进
5、山林,走进山涧跟李汉荣到山中访友。预 习案1、生字词我会填。 yo qng p b du qio shn q ( ) ( ) ( ) ( ) jn jn l do f shn nng wng ( ) ( )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唱和 (h h) 树冠 (un un) 旋转(zhun zhun) 扎进(z zh )细数(sh sh )解释词语意思德高望重:_津津乐道:_幽 径:_波光明灭: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你弓着腰,( )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我的名字,露珠与( )。喂,( )的云雀,( )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 )的,
6、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 )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 ),胳膊变成( ),血液变成树的( ),在年轮里( )、( )。 前三个句子把_都当做_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_关系。师生随笔探 究案 1.精心设疑:(1)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2)联系课文内容,对句子的理解。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撞”是否有不友好的意思?被“撞”的感觉怎样?) 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为什么说老桥像“一位德高望
7、重的老人”?请你用“德高望重”写一句话。(学法指导: 感情朗读,在书上画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2.交流展示:(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 检测案1.当堂检测:课文写古桥采用了什么手法?结合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作者歌颂了古桥的什么品质?2.拓展延伸: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填空:老桥你是 的老人,你品德 。脚步踏过你,你 ,马车压过你,你 。车轮碾过你,你 。作业设计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执教者:朱志华 班级:六年级 小组:_ 学生姓名:_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
8、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难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物我两忘之境,体会联想和感受部分。学法指导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导语谈话导入,纠正作业预习案1.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批注自己的感悟。2.预习自测:我喜欢课文的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写出了( )。3.我能熟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一缕(l l) 清晰(x x) 轻盈(yng yn ) 啼啭(zhun zhun) 我能通过( )等方法理
9、解下列词语,并能积累下来。优雅、 清新、 欢悦、 奇妙无比等词语师生随笔探究案1.精心设疑:(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指哪些朋友呢?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3)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法指导:画出重点句子,感情朗读,品读、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交流展示:(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检测案1.当堂检测: 课文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
10、的感情?2.拓展延伸:背诵全文。3.我的收获: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古桥 1. 山中访友 树林 (与大自然深情对话) 热爱大自然 山泉 溪流 评价反思2、山雨导学案 一课时执教者:朱志华 班级:六年级 学生姓名:_明确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2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
11、者对山雨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法指导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导语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预习案1、我会读: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2、照样子写词语例:水淋淋(ABB)_3、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一阵阵()一缕缕()一首首()一丛丛()一()歌谣一()岩石一()树叶一()音符4、我能根据词语写意思。(1)轻盈:_(2)啼啭:_5、初读课文,梳理内容。课文是按 、 、 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用双竖
12、线在文中标示,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师生随笔探究案1.精心设疑:(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句子的理解。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作者将比作“无字的歌谣”。雨声中,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 ”,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 ”,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 美。(2)、山雨这篇散文,是按_、_、_的顺序来写的,作者通过合理而新奇的_和_,并运用_、
13、_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带来的_美和_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 之情。(3)、“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这句话与文章开头哪句话呼应?有什么作用。2.交流展示:(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 检测案理解课文填空。(1)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_、每一片_、每一丛_ _,都变成了_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_,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_都带着幻想的色 彩。(2)山雨到来时,作者抓住了_、_、_的特点来描写。(3)作者是从山雨的_和_中品出它的韵味的;它的声音像一曲_,又像_,它又像_。(4)它的颜色是那样的难以忘怀,它把山林的_、_、_、_、_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_,绿得_。作业
14、设计抄写生字。反思3、草虫的村落导学案 第一课时执教者:朱志华 班级:六年级 学生姓名:_明确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抄写喜欢的语句。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跟随作者进行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难点)4我能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重点)学法指导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导语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预 习案1、看拼音写词语jng m xio xing
15、 qio l du ho qn min( ) ( ) ( ) ( ) ( )png rn d w hng ko yn yn qng wn( ) ( ) ( ) ( )( )把上面的词语再抄一遍: 2、你知道课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吗?游侠 村落远房亲戚的住宅 南国的少女茂盛的森林 两棵大树音乐演奏者 街道和小巷测气候者和工程师师生随笔探 究案精心设疑:(1)请同学说说: “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2)交流反馈。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导学案 20168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