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二框法不可违.doc
《第七课第二框法不可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第二框法不可违.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课 题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认识到法不可违。2、能力目标: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掌握违法行为的分类;能区分违法与犯罪。3、知识目标: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刑法的含义、特征。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相关图片、典型事例。2、教师查找相关图片、事例(重庆去年底的“打黑除恶”行动及判刑案例)。教 学 教 程集 体 备 课 思 路个 人 补 充 调 整一、导入新课:课前谈例,激
2、趣引入二、教学过程:一、课前谈例,激趣引入(事先布置,同课文主题)重庆去年底的“打黑除恶”行动及判刑案例。同学评论 教师点评二、新课导学达标()歌曲导入:雪村的抓贼是一首比较幽默的歌曲,歌曲的内容描述的是一个小偷偷窨井盖,最后被绳之以法的故事,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自然引到本课的教学法不可违。(二)案例展开: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他们该由谁来处理?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第二 不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