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金融学课件--第十三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ppt
《[经济学]金融学课件--第十三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金融学课件--第十三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20/2022金融学课件2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的定义:中央银行为实现给一、货币政策的定义: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存款准备金政策策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近期中介目标近期中介目标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短期利率短期利率 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再贷款再贷款 远期中介目标远期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 长期利率长期利率 信用规模信用规模 最终目标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稳定物价充
2、分就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7/20/2022金融学课件3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这种目标实际上是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这种目标实际上是指货币政策的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n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值或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度的指标。n充
3、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也只是意味着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充分就业也只是意味着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以减少或消除经济中存在的非自愿失业,而币政策,以减少或消除经济中存在的非自愿失业,而并不意味着将失业率降低为零。并不意味着将失业率降低为零。 n物价稳定物价稳定: :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是指通过实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n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是指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货币
4、支出保持基本平衡收入与全部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n金融市场的稳定:汇率市场、资本市场有分歧金融市场的稳定:汇率市场、资本市场有分歧7/20/2022金融学课件4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n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冲突:菲利普斯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冲突:菲利普斯曲线曲线见下图见下图n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统一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统一的n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冲突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冲突 n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n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冲突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冲突 n 7/20/2022金融学课件5菲利普
5、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 英国的教授菲利普斯对英国英国的教授菲利普斯对英国1861-19571861-1957近百年的统计近百年的统计 失业率失业率图141 菲利普斯曲线P 8%3%04%10%7/20/2022金融学课件6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争论P391n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n不同时期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在发展不同时期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在发展变化变化7/20/2022金融学课件7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略)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略)在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协调不同目标之间矛盾的在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协调不同目标之间矛盾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法主
6、要有如下三种:一是对相互冲突的多个目标统筹兼顾,力求协调一是对相互冲突的多个目标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缓解这些目标之间的矛盾;或缓解这些目标之间的矛盾;二是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采取相机抉择的操二是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采取相机抉择的操作方法;作方法;三是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三是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配合运用。 7/20/2022金融学课件8四、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四、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一)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之争(一)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之争 单一目标论单一目标论 双重目标论双重目标论 多重目标论多重目标论(二)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目标(二)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7、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7/20/2022金融学课件9五、货币政策目标的新发展和争议五、货币政策目标的新发展和争议n新发展:通货膨胀目标制新发展:通货膨胀目标制 实行的国家:新西兰、加拿大、英国、实行的国家: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瑞典、芬兰、澳大利亚和西班牙n争议: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争议: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 相机抉择和规则相机抉择和规则7/20/2022金融学课件10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一、货币政策
8、工具的分类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n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中央银行直接信用管主要是中央银行直接信用管制来对货币供应量或利率进行控制,以便达到中央银制来对货币供应量或利率进行控制,以便达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如信用分配和利率管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如信用分配和利率管制。 n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通过市场手段来是中央银行通过市场手段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进而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市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进而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货币政策。分为:场利率的货币政策。分为: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和经济体系具有对货
9、币和经济体系具有全局影全局影响响的政策工具,包括的政策工具,包括调整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机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机制、制、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和经济体系的影响是对货币和经济体系的影响是局局部而非全局性部而非全局性的。包括的。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保证金比消费信用控制、证券保证金比率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不动产信用控率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不动产信用控制等。制等。 7/20/2022金融学课件11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n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会改变
10、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结构。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会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结构。n法定准备率的作用机制:法定准备率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货币乘数值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货币乘数值的重要因素。提高法定准备率会降低货币乘数值,相反,降低法定准提高法定准备率会降低货币乘数值,相反,降低法定准备率则会提高货币乘数值,从而提高了银行体系扩张货备率则会提高货币乘数值,从而提高了银行体系扩张货币的能力。币的能力。n一般认为,调整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个主一般认为,调整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个主要优点要优点在于,它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在于,它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n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有两个主要的
11、不足。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有两个主要的不足。第一,它是第一,它是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把巨斧,无法进行微调。第二,对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把巨斧,无法进行微调。第二,对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很少调整(固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很少调整(固定化倾向);第三对各类银行和存款结构的影响不一致,定化倾向);第三对各类银行和存款结构的影响不一致,导致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不易把握。导致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不易把握。7/20/2022金融学课件12(二)再贴现机制(二)再贴现机制 n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机制原理: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机制原理:中央银行变动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
12、通过贴现申请贷款的意愿,进而影响其准备影响商业银行通过贴现申请贷款的意愿,进而影响其准备金和基础货币。金和基础货币。 n方式:再贴现率、贴现种类、贴现额度方式:再贴现率、贴现种类、贴现额度n再贴现机制的缺点:再贴现机制的缺点:中央银行的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对再中央银行的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对再贴现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利率调整的高低是有限度的。贴现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利率调整的高低是有限度的。n作用:作用:再贴现机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发挥着中央银行最再贴现机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发挥着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解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动性不足的后贷款人的作用,解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问题。
13、 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它还具有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它还具有“告示效应告示效应”,作为一种信,作为一种信号表明中央银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意向,影响商业银行或社号表明中央银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意向,影响商业银行或社会公众的预期。对短期利率有导向作用。会公众的预期。对短期利率有导向作用。 7/20/2022金融学课件13(三)公开市场操作(三)公开市场操作 n公开市场操作是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n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银行体系
1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会增加,并进一步为银行体系的货币创的准备金会增加,并进一步为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奠定了基础;反之,则会减少银行体系的准备造奠定了基础;反之,则会减少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缩。金,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缩。n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分为: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分为: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和防御性和防御性的公开市场操作的公开市场操作(抵消影响基础货币的其他因素(抵消影响基础货币的其他因素变动的影响使基础货币保持相对地稳定)变动的影响使基础货币保持相对地稳定) 中央银
15、行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证券回购、逆回购、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证券回购、逆回购、和现券交易和现券交易7/20/2022金融学课件14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n一般以一般以短期政府债券短期政府债券为操作工具为操作工具n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的量比较大,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的量比较大,对市场容量较小的股票或债券市场行情具有非对市场容量较小的股票或债券市场行情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常大的影响。 n短期政府债券发挥着基准工具的作用,它的利短期政府债券发挥着基准工具的作用,它的利率变动会引导长期债券的利率的变动。率变动会引导长期债券的利率的变动。n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的调控:公开市
16、场操作对利率的调控:卖出证券,证券卖出证券,证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贷款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贷款需求减少。7/20/2022金融学课件15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n中央银行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时可以主动出击中央银行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时可以主动出击n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性的操作n中央银行主动地位中央银行主动地位n公开市场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可以对公开市场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可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7/20/2022金融学课件16公开市场操作需具备的条件公开市场操作需
17、具备的条件n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必须具有相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必须具有相当的独立性,用以操作的证券种类齐全当的独立性,用以操作的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必需的规模。并达到必需的规模。7/20/2022金融学课件17 经济形势经济形势 政策工具政策工具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总需求(总需求 总供总供给)给) 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总需求(总需求 总供总供给)给) 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证券,回笼卖出证
18、券,回笼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买进证券,投放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7/20/2022金融学课件18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n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优点: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优点: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只是局部的而非全局的,这样就可以使中央银行有针只是局部的而非全局的,这样就可以使中央银行有针对性地进行信用控制。对性地进行信用控制。 消费信用控制(首付最低金额、最长期限、规定购买消费信用控制(首付最低金额、最长期限、规定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和不同消费品的信贷条件等):的耐用消费品种类和不同消
19、费品的信贷条件等):当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就可以紧缩消费信贷;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就可以紧缩消费信贷;当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不振时,则采取措施扩大当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不振时,则采取措施扩大消费信用。消费信用。 证券保证金比率控制:证券保证金比率控制:指证券购买者在买入证券时必指证券购买者在买入证券时必须支付现款的比率。须支付现款的比率。 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规定最高限额、最长期限以及首付款和分期换贷款最规定最高限额、最长期限以及首付款和分期换贷款最低额等。低额等。 优惠利率:优惠利率: 预缴进口保证
20、金:预缴进口保证金: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7/20/2022金融学课件19四、直接信用控制四、直接信用控制n规定存款和贷款最高利率限制规定存款和贷款最高利率限制n信用配额或信贷规模控制信用配额或信贷规模控制n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占存款的比例)产占存款的比例)n直接干预直接干预7/20/2022金融学课件20五、间接信用控制五、间接信用控制n道义劝说:道义劝说: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向各家银行说明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向各家银行
21、说明其立场,利用中央银行的影响力,达到执行货其立场,利用中央银行的影响力,达到执行货币政策的目的。币政策的目的。n窗口指导: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n间接信用控制的特点:灵活,但中央银行要有间接信用控制的特点:灵活,但中央银行要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控制信用的足够的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力和手段。法律权力和手段。7/20/2022金融学课件21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货币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金融学 课件 第十三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操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