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鱼》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鱼》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 鱼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比较低等的一个类群,教学中比较容易得到实物,便于学生观察。之前,学生在对无脊椎动物中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学习过程中,有了“观察蚯蚓”、“观察蝗虫”两个实验的探究方法和经验,所以,对于“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实验活动应该可以顺利完成,并总结归纳出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3、关注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合理利用和保护。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鱼类的
2、运动和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课时1课时 教学辅助材料鱼的骨骼标本,6条鲫鱼及保鲜盒,黑墨水及注射器,有关课程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年年有余”的剪纸图片 导入:年年有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不陌生,几乎所有和传统习俗有关的节日都会提到年年有余,取的就是鱼字的谐音。 2、展示“女子饭团吞鱼刺,食道化脓丢了命”新闻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应注意细节,那么鱼刺属于鱼的什么结构? 总结:鱼刺是鱼骨
3、骼的一部分。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 1、展示鱼的骨骼标本及鱼的骨骼图片 引导:在骨骼之中有一条纵穿全身的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在图片中用红色箭头指示) 总结:除鱼类外,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在身体内都有脊柱称之为脊椎动物。(板书脊椎动物) 提示:还有一类动物,如蚯蚓,体内无脊柱,称之为无脊椎动物。(板书无脊椎动物) 2、应用指导:生活中,肉中有骨头的动物都具有骨骼,一般都为脊椎动物。 提问:鸡是不是脊椎动物?鱿鱼是不是脊椎动物? 3、总结:我们之前学习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脊椎动物中的第一个代表-鱼类。 板书“鱼” 老
4、师讲解: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因此,鱼的种类十分丰富。 4、图片展示常见的淡水鱼和海水鱼 概括:鱼的主要特征: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5、观察与思考:指导实验 展示实验要求 观察鲫鱼游动时的运动部位(当鱼前进时,哪些部位在摆动?当鱼转向时,哪些部位在摆动?) 观察鲫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的张合(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尝试在鱼口前滴黑墨水,观察水流方向。 讨论: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这对鱼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2)有人说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 (3)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
5、会有哪些变化? 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引导回答。 指导学生观察口和鳃盖的张合及黑墨水的流动。 板书“水流口鳃盖后缘” 、展示鳃盖下的鳃图片 指出:水流经过了鳃盖下的鳃。 提问: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引导回答。 归纳总结鱼的结构特征适合水中生活。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了解鱼鳃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自主阅读 阅读教材20、21页,了解主要的淡水鱼和海水鱼;阅读教材23页,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强调: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 三、课堂小结 PPT展示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一般呈流线型,能减少阻力;体表常有鳞片覆盖,起保护作用;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当堂检测 1提问: (1)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 (2)什么样的动物是鱼? (3)什么样的动物不是鱼? 2讲解:我们知道了鱼的共同特征,就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某种动物是不是鱼。一般来说,在判断某种动物是不是鱼的时候,主要看它们身体的特征,即是不是有鳞、鳃和鳍。 五、作业设计配练P7-8页练习题1-13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