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高段 学科:小学语文 太和县第四小学 巩莉萍 2014年5月13日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太和县第四小学 巩莉萍 一、【教材分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五年级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惠”实为文眼,统照全文。后四句叙事,详写杨氏之子的“设果”与“应答”,凸显“聪惠”之内涵。全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本文是高年级学生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又编入“语言艺术”的主题单元。它犹
2、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二、【教学背景】文言文,即用文言写的文章。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教授,在文言教学的反思及建议中,钩沉了20世纪后期50多年来的文言教学改革,把文言教学思路分成“启蒙入门提高”三个阶段。“启蒙”阶段在小学的中高学段,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三、【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
3、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五、【教学准备】1、精心制作课件。2、课文插图。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解读课题。1、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2、出示故事: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讥讽的
4、口吻说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实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妙在哪里?【过渡】像这样体现语言经典的故事,古今中外流传了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的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请看课题,齐读一遍。【板书课题,解释课题】 读过文章的同学请
5、举手,你读过几遍?来,告诉大家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这就是与我们现代文章的区别,一起大声的再把题目读一遍,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吗?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这是古人的说话方式,请你也用这样的方式介绍自己。(生介绍自己) (二)【初读正音】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朗读 师正音 生再读 (三)【再读,读出节奏】(1)其实呢,在古时候,人们写文章是不加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都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上去的,那我们仅仅按照标点符号把它读出来,可能还不太合适,所以有些地方还要估些停顿,老师来读读可以吗?(2)出示停顿的文章(3)师示范读(4)生自由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氏之子 10 之子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