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圆的周长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科 小学数学 教师姓名 陈敏婷 学校名称广州市八旗二马路小学 授课班级 六年级章节名称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 11册第4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一学时)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圆周长测量方法和圆周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对学生进
2、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学习 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4.1-14.1-24.1-34.1-4知道理解掌握理解掌握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掌握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正确灵活地计算圆的周长 学生掌握计算公式后,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例题,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小结。最后解决一个课开始时提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主要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和课件的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来测量圆的周长,并对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长度作比较,从而
3、得出圆周率的意义,最后通过介绍祖冲之的成就加深理解。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4.1-04.1-14.1-2(1)4.1-2(2)4.1-2(3)4.1-2(4)4.1-2(5)4.1-4激趣认识掌握设疑探索理解知道应用课件课件课件模型课件课件课件课件重温长、正方体周长认识圆的周长测量圆的周长的两种方法抡动绳球在空中形成圆长短不一的绳球形成的圆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实验关于圆周率的小知识例1BEDGGCAKECHEFDGH激趣引课,建立网络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验证学生的实践操作要探索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圆的周长取决于
4、直径的长短概括出圆周率的意义认识祖冲之正确计算圆的周长15秒30秒45秒30秒15秒60秒50秒120秒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板书设计圆 的 周 长围成圆
5、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C/d=3.141592653 约为3.14 C=dC=2r例1 3.14 X 0.95=2.983(平方米) 答:(略)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合作互动的小组教学 教学过程结构: 激趣引课,建立网络1、指出课件中长、正方体 课件 铺垫引入的周长,并复习周长单位。 4.1-02、回忆所学的圆的知识,通过做呼啦圈引出课题。 学生自己先摸一摸纸圆 课件 认识圆的周长。的周长,试说什么是圆 4.1-1 的周长。 学生分小组讨论测量圆 课件 周的方法,然后利用学具 4.1-2 测量周长的两种方法。 实践各小组交流方法。 (1) 教师引导各小组作小结,得出两种测量方法都是
6、把周长转化 模型为线段。教师做绳球实验得出 4.1-2 抡动绳球形成圆。实物测量周长有局限,必须探 (2)求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课件 4.1-2 圆心相同,半径不等 (3) 的两个绳球旋转。 学生观察课件后讨论:(1) 这两个圆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2)圆的周长的长短由什么决定的?最后得出圆的 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操作实验:分别测出3个圆(d=5cm,10cm, 课件 20cm)的直径和周长,用计 4.1-2 圆的周长与直径 算器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 (4) 的关系实验。 值,并找出规律。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学生的活 动媒体的应 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 教师 课件 对学生提出
7、的 4.1-2 关于圆周率的小知识“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 (5) 倍多一些”作引导,引出 圆周率这一概 念。 学生回忆圆周率的概念,得出 C/d=,据此学生自己推导出 求圆周长的公式C=d,又根 据d=2r,学生再推出C=2r。 学生运用公式独立尝试解答例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课件 接着学生解答引入时提出的 4.1-4 例题1 实际问题:做一个r=4cm的 呼啦圈要多长的胶管。 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练 习 题 目 内 容4.1-54.1-64.1-7熟练掌握综合应用思考提高1、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1) 圆周长约是半径的3.14倍( )(2) 圆周率就是
8、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2、选择题:(1) 圆周率是一个( )小数。 A、有限 B、循环 C、无限不循环(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14 B、3.14 C、=3.14(3)A圆的直径6厘米,B圆的直径2分米,圆周率( ) A、A圆大 B、B圆大 C、一样 3、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只列式不计算) r=45米 d=10厘米 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2米。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只列式不计算) 想一想:半圆的周长等于与它半径相等的圆的周长的一半吗?为什么?形成性评价形成性练习题中的基础题完成得很好,准确率达到95%以上,而在综合应用题部分学
9、生也注意到了审题和正确选择计算公式解题,列式准确率非常高,思考提高题学生觉得比较难,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小组讨论,问题自然就解决了。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都很热衷于小组学习及实验操作,学习中投入性与主动性非常高,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能很好的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又非常感兴趣。批改课后作业发现学生已掌握圆的周长的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但学生对“”值的计算不够准确,今后要多加练习。 关于方案设计的说明 一、关于教材 圆的周长是小学数学第11册圆的周长和面积中第一教时的内容。学生本节学习的曲线图形知识与过去的直线图形知识相比,不论是
10、教材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空间观念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教材首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懂得“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从而说明“圆周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归纳出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利用公式进行解题练习,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可知,如果学生能理解“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归纳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二、关于教法 各种教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所以我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法的实施程序,方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
11、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我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我选择教法的原则。为此,本节课我在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思想的前提之下,主要选用了如下教法:1、谈话激趣法。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抓住时机进行启发式的谈话,能营造一种民主合作、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课开始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疑问:你知道做一个半径是4分米的呼啦圈,至少该剪多长的胶管才行呢?你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圆的周长。这样引课,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激起了他们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当教完新课及例题时我又回应到这一问题,让学生
12、马上动手算一算,因为可以帮老师解决问题学生的兴致都很高,这样可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2、直观演示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是小学几何图形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直观演示,能使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具体实物变化中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3、实验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探究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的目的。三、关于学法1、掌握观察思维的方法。为了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时我特地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即通过软件演示两条长短不一的绳球在空中旋转,使两个小球
13、滑过的轨迹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引导学生观察之后,让学生围绕圆的周长讲一讲有什么发现。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将直观想象和空间想象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2、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在探讨圆周长的测量方法与探索圆周率的意义等关键处和学生思维的转折点上我都放手让学生分小组去实践、去探索,再加上适时点拨、启发,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阵地。同时还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都获得丰收。、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小组探索过程中形成主动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教学活动在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之中展开,充分发挥了学具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个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很好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练习题的设计,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题的设计还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题,又有面向特长生的综合题和思考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年月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