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设计与制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冲压设计与制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设计与制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冲压设计与制造考试试题及答案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到题目的空格处) 1.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_A_。 A、光亮带 B、毛刺 C、断裂带 2.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_C_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 A、凸模 B、凹模 C、凸模和凹模 D、凸凹模 3.落料时,其刃口尺寸计算原则是先确定_A_。 A、凹模刃口尺寸 B、凸模刃口尺寸 C、凸、凹模尺寸公差 4.当冲裁间隙较大时,冲裁后因材料弹性回复,使冲孔件尺寸_A_凸模尺寸,落料件尺寸_A_凹模尺 寸。 A、大于,小于 B、大于,大于 C、小于,小于 D、小于,大于 5.对T形件,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采用_C_。 A、多排 B、直对
2、排 C、斜对排 6.冲裁多孔冲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应采用_A_的方法来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冲件。 A、阶梯凸模冲裁 B、斜刃冲裁 C、加热冲裁 7.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_C_的优点。 A、模具制造简单 B、冲件外形复杂 C、冲裁力小 8.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 _A_。 A、推料力 B、卸料力 C、顶件力 9.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_C_的作用点。 A、最大分力 B、最小分力 C、合力 10.冲制一工件,冲裁力为F,采用刚性卸料、下出件方式,则总压力为_B_。 A、冲裁力+卸料力 B、冲裁力+推料力 C、冲裁力+卸料力+推料力
3、 11.如果模具的压力中心不通过滑块的中心线,则冲压时滑块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零件 _B_。 A、正常磨损 B、非正常磨损 C、初期磨损 12.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_ C_。 A、导板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13.用于高速压力机上的模具是_B_。 A、导板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14.用于高速压力机的冲压材料是_C_。 A、板料 B、条料 C、卷料 15.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_B_的定位方法。 A、固定挡料销 B、侧刃+导正销 C、固定挡料销+始用挡料销 16.材料厚度较薄,则条料定位应该采用_ C_。 A、固定挡料销+导正销 B、活动挡
4、料销 C、侧刃 17.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_B_导向。 A、导筒 B、导板 C、导柱、导套 18.在导柱式单工序冲裁模中,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采用_C_。 A、H7/m6 B、H7/r6 C、H7/h6 19.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_A_冲压 件的生产。 A、大批量、小型 B、小批量、中型 C、小批量、大型 D、大批量、大型 20.推板或顶板与凹模呈_A_配合,其外形尺寸一般按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_F_制造。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D、H8 E、m6 F、h8 21、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_C_步距。
5、 A、 B、 C、 D、 22.对于冲制小孔的凸模,应考虑其_A_ A、导向装置 B、修磨方便 C、连接强度 23.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_A_凹模形式。 A、直筒式刃口 B、锥筒式刃口 C、斜刃口 24.为了保证凹模的壁厚强度,条料定位宜采用_A_。 A、活动挡料销 B、始用挡料销 C、固定挡料销 25.弹性卸料装置除起卸料作用外,还有_C_的作用。 A、卸料力大 B、平直度低 C、压料作用 26.压入式模柄与上模座呈_A_的配合,并加销钉以防转动。 A、H7/m6 B、M7/m6 C、H7/h6 27.中、小型模具的上模是通过_B_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 A、导板 B、模柄 C、上
6、模座 28.大型模具或上模座中开有推板孔的中、小型模具应选用_B_模柄。 A、旋入式 B、带凸缘式 C、压入式 29.旋入式模柄是通过_B_与上模座连接。 A、过渡配合 B、螺纹 C、螺钉 30.小凸模冲孔的导板模中,凸模与固定板呈_A_配合。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31.对角导柱模架上、下模座,其工作平面的横向尺寸一般_C_纵向尺寸,常用于_A_。 A、横向送料的级进模 B、纵向送料的单工序模或复合模 C、大 D、纵向送料的级进模 E、小 F、 横向送料的单工序模或复合模 32.能进行三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_B_。 A、对角导柱模架 B、后侧导柱模架 C、中间导柱模架 3
7、3.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可采用_B_。 A、长方形侧刃 B、成形侧刃 C、尖角侧刃 34.中间导柱模架,只能_C_向送料,一般用于_B_。 A、级进模 B、单工序模或复合模 C、纵 D、横 35.四角导柱模架常用于_A_。 A、自动模 B、手工送料模 C、横向送料手动模 36.凸模与凸模固定板之间采用_A_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 A、H7/h6 B、H7/r6 C、H7/m6 37.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了减少孔的变形,应先冲_A_和_D_的孔,后冲_B_ 和_C_的孔。 A、大 B、小 C、精度高 D、一般精度 38.整修的特点是_A_。 A
8、、类似切削加工 B、冲压定位方便 C、对材料塑性要求较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的空缺处) 1.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大小的参数是_B_。 A、y/ B、r/t C、E/S 2.弯曲件在变形区的切向外侧部分_A_。 A、受拉应力 B、受压应力 C、不受力 3.弯曲件在变形区内出现断面为扇形的是_B_。 A、宽板 B、窄板 C、薄板 4.弯曲件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限制弯曲件产生_C_。 A、变形 B、回弹 C、裂纹 5.塑性弯曲时,由于变形区的曲率增大,以及金属各层之间的相互挤压作用,从而引起变形区内的径向压应力在板料表面_A_,由表及里逐渐_E_,应力至中性层处达到_C_。 A、达
9、到最大 B、达到最小 C、等于零 D、增大 E、减小 F、最大 G、最小 6.材料的塑性好,则反映了弯曲该冲件允许_B_。 A、回弹量大 B、变形程度大 C、相对弯曲半径大 7.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_A_。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8.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较厚材料的弯曲,常采用_B_。 A、清除毛刺后弯曲 B、热处理后弯曲 C、加热 9.需要多次弯曲的弯曲件,弯曲的次序一般是_C_,前次弯曲后应考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 A、先弯中间部分,后弯两端 B、先弯成V形,后弯成U形 C、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 10.为保证弯曲可靠
10、进行,二次弯曲间应采用_C_处理。 A、淬火 B、回火 C、退火 11.对塑性较差的材料弯曲,最好采用_C_的方法解决。 A、增大变形程度 B、减小相对弯曲半径 C、加热 12.在进行弯曲模结构设计时,应注意模具结构能保证弯曲时上、下模之间水平方向的错移力_C_。 A、达到最大值 B、等于零 C、得到平衡 13.材料_A_ ,则反映该材料弯曲时回弹小。 A、屈服强度小 B、弹性模量小 C、经冷作硬化 14.相对弯曲半径r/t大,则表示该变形区中_B_。 A、回弹减小 B、弹性区域大 C、塑性区域大 15.弯曲件形状为_A_ ,则回弹量最小。 A、形 B、V形 C、U形 16.r/t较大时,弯曲
11、模的凸模圆角半径_C_制件圆角半径。 A、 B、 C、 17.弯曲件上压制出加强肋,用以_A_。 A、增加刚度 B、增大回弹 C、增加变形 18.采用拉弯工艺进行弯曲,主要适用于_B_的弯曲件。 A、回弹小 B、曲率半径大 C、硬化大 19.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_B_。 A、防止回弹 B、防止偏移 C、防止弯裂 20.弯曲件为_B_,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 A、形 B、V形 C、U形 1.拉深前的扇形单元,拉深后变为_B_。 A、圆形单元 B、矩形单元 C、环形单元 2.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_A_,切向尺寸_A_。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 3.拉深
12、过程中,坯料的凸缘部分为_B_。 A、传力区 B、变形区 C、非变形区 4.拉深时,在板料的凸缘部分,因受_B_作用而可能产生起皱现象。 A、径向压应力 B、切向压应力 C、厚向压应力 5.与凸模圆角接触的板料部分,拉深时厚度_B_。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6.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_B_的断面。 A、位于凹模圆角部位 B、位于凸模圆角部位 C、凸缘部位 7.用等面积法确定坯料尺寸,即坯料面积等于拉深件的_B_。 A、投影面积 B、表面积 C、截面积 8.拉深过程中应该润滑的部位是_A、B_;不该润滑部位是_ C_。 A、压料板与坯料的接触面 B、凹模与坯料的接触面 C、凸模与坯料的
13、接触面 9._D_工序是拉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A、酸洗 B、热处理 C、去毛刺 D、润滑 E、校平 10.需多次拉深的工件,在两次拉深间,许多情况下都不必进行_B_。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角度出 发,应尽量减少这个辅助工序。 A、酸洗 B、热处理 C、去毛刺 D、润滑 E、校平 11.经过热处理或表面有油污和其它脏物的工序件表面,需要_A _方可继续进行冲压加工或其它工序的加 工。 A、酸洗 B、热处理 C、去毛刺 D、润滑 E、校平 1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_A_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 A、凸缘相对直径 B、相对高度 C、相对圆角半径 13.在宽凸缘的多次拉深时,必须使第一次拉深成
14、的凸缘外径等于_C_直径。 A、坯料 B、筒形部分 C、成品零件的凸缘 14.为保证较好的表面质量及厚度均匀,在宽凸缘的多次拉深中,可采用_C_ 的工艺方法。 A、变凸缘直径 B、变筒形直径 C、变圆角半径 15.板料的相对厚度t/D较大时,则抵抗失稳能力_A_。 A、大 B、小 C、不变 16.有凸缘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_A_无凸缘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17.无凸缘筒形件拉深时,若冲件h/d _C_极限h /d ,则可一次拉出。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18.平端面凹模拉深时,坯料不起皱的条件为t/D _C_。 A 、(0.090.17)(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设计 制造 考试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