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制度.docx





《学校心理辅导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辅导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心理辅导制度 昌乐县实验小学心理辅导制度 一、心理辅导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组员:张永峰刘琳程鑫高慧生刘佳梅 二、工作宗旨: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心理咨询小组,使之成为沟通学生思想的窗口。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工作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准备,集思广益,使每一节课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带动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要有确定时间专门探讨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要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心理健康教育课
2、更生动、更活泼,学生的情感有所体验,行为得到矫正、强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继续加大活动和游戏的份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做到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其次 要充分利用电视、录像等手段,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在课堂中播放有助于身心放松的音乐,使学生在愉快、放松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再次是把心理测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了解自身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 2、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完善心理教育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
3、络。 加强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年级主任的联系,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并为班主任更好了解学生,管理学生提供反馈,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组织做好每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3、建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促进全校健康心理氛围的营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不断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完善心理辅导技术,更深入地、多侧面多渠道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情况,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 (2)安排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时间,促进心理咨询合理化、规范化。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与
4、学生咨询的时间,制定个别心理咨询时间表。 (3)建立学生辅导档案。 二、工作原则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是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它既是心理辅导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一般要求,同时也是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顺利开展,并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共同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基本保证。 1.整体性原则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来全面考察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同时也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开。心理辅导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两方面的
5、含义:一是小学生心理辅导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即通过帮助和指导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心理也能得以健康发展;二是追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各种模式、方法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的各种指导、帮助并不是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影响的客体,而是通过学生的“自助”即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力的提高,实现心理辅导的目标。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心理辅导人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自身需要出发;要采取有效方法并用鼓励、商量的语气让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研究解决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心理 辅导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