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塞腰鼓.doc
《17安塞腰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安塞腰鼓.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安塞腰鼓 刘成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气势; 2、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并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 3、品味文章意蕴内涵,发表自己的见解;过程与方法:4、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与德育:5、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
2、生命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教学重点。教学设想: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学生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教学方法:l朗读(设计说明: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2揣摩(设计说明: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3迁移练习(设计说明:模仿课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课文朗读录音学生:1
3、.掌握生字词 2.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情况教学步骤:一、导入,礼赞黄土高原(投影:黄土高原画面。附“这里是空旷辽远的黄土高原/四野八荒的尘埃/用五千年的岁月铸造了它/秦皇汉武的战车/商旅西出的驼峰/成吉思汗的铁骑/和五千年的岁月一道踏实了它),是啊,有人说,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黄土高原是一条好汉,而激荡了它血液的安塞腰鼓正是它个性的喷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二、生命之节奏感受安塞腰鼓组织学生收看安塞腰鼓视频片段,结合课文内容用以下句式说话:提示:“好一个的安塞腰鼓!你看(听)”1、教师边放视频片段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点拨,突出以下几点:A、火烈的舞蹈场面。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安塞 腰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