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黄河特大桥引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黄河特大桥引桥部分,起止里程为K64+952K65+552。 桥梁上部结构型式为: 2030m先简支后刚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分左右幅。下部为双柱墩,基础分别为41.5m或81.2m钻孔桩。桥台为承台分离、耳墙式桥台,基础为81.2m 钻孔桩。 地形、地貌:本合同段属黄河级阶地及黄河河漫滩,受河水洪冲积作用,地势起伏缓和,地面标高在375400m之间。 地质情况及地震:据勘察及收集资料综合分析,沿线地层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地形地貌简单,地层岩性变化复杂。本区地震活动频繁,基底隐伏构造复杂,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差。本项目区域地
2、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按度设防。 气象:本合同段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候基本特征是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温暖多风,秋季凉爽连阴,气候宜人。多年平均降水量480mm,雨水多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下旬。全年无霜期150多天,沿线以偏北风和偏南风为主,最大风速13-24m/秒。 水文特征:根据地层含水介质的特征、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本标段沿线勘探深度内赋存的地下水均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埋藏条件及地貌单元可分为浅层水和中层水。桥位处10%洪水频率流量为16180m3/s,水位为380.68m,流速为2.48m/s。桥位处所在河段历史上是堆积性河流,河道处于缓慢
3、的淤积抬升状态,抬升速率0.08m/年。本河段河床自然演变冲刷主要为“揭河底”冲刷,自然冲刷深度5.0m,一般冲刷7.27 m,总冲刷水深26 m 二、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01-202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62-202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1-89 公路桥涵通用规范 JTG06-202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 三、桥梁主要部位施工方案 (一)、钻孔桩基础 1、施工场地准备 根据墩位处的环境情况,位于地面上的平整场地,清除地表杂物,挖除地表层软土,夯压密实;位于水上的
4、,拦河截水流后,夯压密实 2、施工测量放样 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基点、水准基点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 查、核对,引入工地。然后采用全站仪根据设计测量出各钻孔桩的中心位置,放设护桩,对护桩采取水泥砂浆加固,设立明显标志,随时用交汇法交出中心位置。 3、埋设护筒 护筒用8mm厚钢板卷制而成,直径比钻孔桩直径大2040cm,长度为1.52.0米,顶端留有高40cm、宽20cm的出浆口。护筒埋设方法采用挖孔法埋设:先在桩位处挖比护筒底深50cm,直径比护筒大4050cm的圆坑,然后在坑底回填50cm厚的粘土,分层夯实,安放护筒周围的粘土亦分层夯实。护筒高出地面至少50cm,护筒的孔口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5、5cm,埋设斜度不得大于1%。 4、选取泥浆参数 选择粘土:为保证钻孔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选择优质粘土制成泥浆。具有下列特征的粘土均可制造泥浆: 、自然风干后,用手不易掰开捏碎; 、干土破碎时,断面有坚硬的尖锐棱角; 、用刀切开面时,切面光滑,颜色较深; 、浸湿后有粘滑感、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直径小于1mm的细长泥条,用手指揉捻,感觉砂粒不多; 良好的制浆粘土的技术指标是: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造浆能力不低于2.5L/kg。 泥浆的性能指标 比重:入孔泥浆比重为1.11.3为宜,施工过程中经常用比重计检测,及时调整。 、粘度:一般地层中以1622S为宜,用手指插入泥浆中,拨
6、出手后手指附有均匀泥皮,不见肉纹,可认为粘度合适。松散易坍地层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含砂率不宜大于4%,循环泥浆不得超过8%。 、胶体率:新制泥浆胶体率不应小于95%。 、PH值:泥浆的酸碱度PH值要大于6.5。 5、钻进成孔 立好钻架并调整和安设好起吊系统,将钻头起吊,徐徐放进护筒内。 启动卷扬机把钻盘吊起,垫方木于钻盘底座下面,将钻机调平并对准钻孔。 装上钻盘,要求钻盘中心同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同一铅垂线上,钻杆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cm。 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盘,如有倾斜或位移,应及时纠正。使用带有变速器的钻机时,要把变速器放平。安装在变速器板上的电动机轴心应和变速器被动轴的轴心
7、放在同一水平线。. 在方钻杆上端安装提引水龙头,在水龙头上端连接输浆胶管,将输浆胶管接到泥浆泵上,把提引水龙头吊环挂到起吊系统的滑轮吊钩上。取走钻盘中心的方形套,启动卷扬机吊起方钻杆穿过钻盘并牢固地联结到钻头,装好方形套夹住方钻杆,准备钻进。 为防止堵塞钻头的吸渣口,应将钻头提高距孔约2030cm,将真空泵加足清水,关紧出水控制阀和沉淀室放水阀使管路封闭,打开真空管路阀门使气水通畅,然后启动真空泵,抽出管路内的气体,产生负压,把水引到泥石泵,通过沉淀室的观察窗看到泥石泵充满水时关闭真空泵,立即启动泥石泵。当泥石泵出口真空压力达到0.2Mpa以上时,打开出水控制阀,把管路中的泥水混合物排到沉淀池
8、,形成循环后,启动钻机慢速开始钻进。 打开出水阀门后,若压力减到0.2Mpa以下时,可关闭出水控制阀,减少排量,或者在操作中反复启闭控制阀门以提高泵内压力。 当一节钻杆钻完时,先停止钻盘钻动,并使循环系统延续工作至孔底沉渣基本排净,然后关闭泥石泵接长钻杆;在接头法兰盘之间垫3mm5mm厚的橡皮圈,并拧紧螺栓,以防漏气、漏水;然后如上述工序,一切正常后继续钻进。 出渣 采取正循环法出渣。 6、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标高,经终孔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孔底的清理。清孔采用换浆法。当钻进至与设计标高差1m时,改用稠泥浆,钻到标高后,将钻头提起离孔底约30cm,同时供给稠泥浆,直至将孔内含碴泥浆换完
9、,然后停钻检查合乎要求后,即可灌注水下混凝土。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坍孔。 7、钻孔检查 在钻孔完成后,需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仪器进行成孔检测。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所有钻孔作全深的孔径自检,未经检查或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钻孔不得灌注混凝土。钻孔允许误差如下: 平面位置:任何方向在10cm; 钻孔直径:不小于桩的设计直径; 倾斜度:对垂直井孔为1/100; 孔深:不短于设计规定。 8、钢筋笼的制作安装 钢筋笼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制作:采用箍筋成型法,在每段钢筋笼两端及一个中部箍筋或加强箍筋内将主筋位置 作上记号,依次将主筋与它们焊牢,然后再焊其它箍筋及加强箍筋。 焊接:焊接时,主筋内缘光滑,钢筋接头
10、不得侵入主筋内净空。钢筋笼下端整齐,宜用加强箍筋全部封住不露头,使砼导管及吸泥管能顺利 钢筋笼允许偏差 升降,防止与钢筋笼卡挂。钢筋笼上端的弯钩宜在未成型前弯成,避免以后弯筋困难。 保护层:钢筋笼吊装就位,与孔壁保持设计保护层距离,可在其上下端及中部每隔一定的距离(一般2米左右),于同一截面上对称设置四个钢筋“耳环”,耳环钢筋直径一般为1012mm。 安设:钢筋笼采用钻机吊装。为防止在起吊时钢筋笼变形,在钢筋骨架内设若干个圆形和十字支撑加强钢筋,吊装时临时绑扎钢管增加骨架刚度。起吊时尽量竖直对准孔位轻放,慢放。若遇阻碍,可徐起徐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下放过程中,要注意观
11、察孔内水位情况,如发现异样,马上停止,检查是否坍孔。 由于钢筋笼比较长,需分节安装,一般每节7米,各节在孔口焊接接长,入孔接长采用单面搭接焊,使上下节主筋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笼入孔定位标高应准确,允许误差5cm,并使钢筋笼底部处于悬吊状态下浇灌砼。 骨架最上端定位,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护筒顶端。两工字钢或槽钢的净距大于导管外径30cm。其后撤下吊绳,用短钢筋将工字钢或槽钢及定位筋的顶吊圈焊于护筒上。一方面可以防止导管或其它机具的碰撞而使整个钢筋骨架变位或落入孔中;另一
12、方面也可起到防止骨架上浮的作用。 9、水下混凝土灌注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采用导管法。 导管 a、安装砼导管及储料漏斗 采用内插扣式导管,内径273mm,壁厚6mm,分节长度一般为2.5m,另有0.5m和1m 的调整节。在使用前,先进行承压、抗拉,接头水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时先在孔位旁分段拼装,在吊放时进一步拼装。分段拼装前检查变形和密封圈磨损情况,并保证管内壁光滑顺直、局部无凹凸,粘附的灰浆清理干净。储料漏斗的容积使首批砼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下端出料口圆管比导管内径略小(约1020mm),导管安好后,将储料漏斗圆管直接插入导管,无需连接,插入导管长度为1520cm。 砼:钻孔
13、桩砼在拌和站内集中拌和,砼内掺加缓凝剂,延缓砼的初凝时间。每根桩浇灌时间不超过8小时,以防止顶层砼失去流动性,提升导管困难,增加事故的可能性,要求每小时的灌注高度不小于10米。一经开始灌注,应连续进行直至完成,中途任何原因中断灌注皆不得超过30分钟。桩尖最先灌注的0.51.0立方米混凝土可由灰浆组成,其稠度和强度应与混凝土的规定相同。 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任何时候不得小于2米,一般控制在于26米。在灌注混凝土开始时,导管底部至孔底应有2540cm的空间。 为防止钢筋笼被砼顶托上升,在灌注下段砼时,尽量加快,当孔内砼面接近钢筋笼时,保持较深的埋管,放慢灌注速度,待砼面升入钢筋笼12米后,减少导管埋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工程 施工 课程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