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编)23出师表(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编)23出师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精编)23出师表(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2 出师表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 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同时,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也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 末以来书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 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 , “或为出师表, 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 )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重点) 2.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重点)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难 点) 一、文本导入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
2、山时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今天我们学的出师表则是 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为后主刘禅设计,从而实现自己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动纲 2 领。千百年来,本文被公认为是“至情之文”,让我们一起“披文入情”吧。 二、预习交流 1 走近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 2 相关知识 (1)关于刘禅: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 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公元 234 年,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他逐渐信 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 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 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
3、无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的人 的代称。 (2)关于表: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 )。表的主要作用 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出 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3 背景探源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 曹魏、孙吴鼎足而立。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 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 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 “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 。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诸 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
4、,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 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 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 ,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 3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 以告诫和劝勉。 4 文言知识梳理 (1)生字注音 崩殂 (c ) 疲弊 (b ) 侍 (sh )卫 郭攸 (y u) 之费祎 (y ) 恢弘 (hu h n) 攘 除(r n)咨诹 (z u) 遗诏 (y zh o) 猥 (w i) 夙 (s )夜斟酌 (zh n zhu ) 倾颓 (q n tu )
5、妄自菲 薄(f i ) 裨 (b ) 补阙 (qu )漏以遗 (w i) 陛下 性行淑 均(x n sh )行 (h n )阵和睦 以彰 (zh n )其咎 (ji ) 以塞 忠谏( s) 陟 (zh )罚臧否 (z n p ) 庶竭驽钝 (sh ji n d n) (2)通假字 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 (3)古今异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行不端,思想败坏)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4 先帝知臣谨慎 (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做事小心)
6、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开放、扩大;今义:商店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臣本布衣 (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4)一词多义 5 (5)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 (名词动用,发扬光大 ) 恢弘志士之气 (形容词动用,发扬光大 ) 此皆良实 (形容词名用,善良诚实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 (形容词动用,亲近、疏远) 深入不毛 (名词动用,长庄稼 ) (6)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皆良实。(这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也” ,判断句标志) 倒装句: 6 苟全性命于乱世。(状语后置,应为“于乱世苟全性命” )
7、 临崩寄臣以大事。(状语后置,应为“临崩以大事寄臣” ) 省略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省略主语“陛下”)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省略主语“臣”) (7)出自本文的成语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不毛之地:形容荒凉、贫瘠。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形容在紧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亲贤远佞 :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 三、互动探究 (一)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划
8、分文章的结构。 【点拨明确】第一部分( 1、2 段) :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 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7 第二部分( 3 段) :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 4 段)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2 朗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和谆谆教诲之情。 (二)深层赏析 1 文章开头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当前局势的?他为什么要从分析当前形势入手? 【点拨明确】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时刻,希望 刘禅能“思危”;后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犹在,意在促
9、刘禅励精图治,也引出下 文用人的问题。 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方面:先帝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去世了,三国中蜀国实力最弱。 这样说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机感,不能养尊处优,鞭策刘禅发愤图强。形势不容乐观, 但也不要悲观,因为还有有利条件:无论是宫廷守卫,还是守关将士都在尽心尽力,浴血 奋战。这是激励后主,要有信心,并为下文提建议做铺垫。 点明天下形势,隐含创业之艰难,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重视和深思。 2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用原句回答 ) 【点拨明确】(1)诚宜开张圣听;(2)昭平明之理;(3)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4)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5)亲贤臣,远小人;(6)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精编 23 出师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