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外国诗二首(三)名师导航.doc
《(整理版)外国诗二首(三)名师导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外国诗二首(三)名师导航.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 外国诗二首(三)名师导航内容感知 老虎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版画家布莱克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力量的颂歌。这首诗选自布莱克的诗集经验之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诗集是天真之歌。两部诗集展示了“人类心灵的两个方面”。天真之歌以羔羊为代表,展现了一幅欢乐、纯洁、善良、和谐的农业文明图。经验之歌以“老虎”为中心意象,展现了一幅正在生长的痛苦、邪恶、分裂的工业文明图景。这首诗被认为是对法国革命者所拥有的暴力的颂歌。布莱克把革命的暴力看作是一种极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摧毁一个压制、禁锢人的旧世界,可以改造人的灵魂,从而建立起一个地上的天国。本诗典型地体现了布莱克诗歌想象力丰富、语言节奏铿锵有力、象征主
2、义深刻的特征,是英语诗歌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豹的作者是里尔克,奥地利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也是德语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现代诗人,西方现代派的重要代表。里尔克被称为“祈祷诗人”,他的诗,早期以抒情为主调,带有新浪漫主义的风格。其后在罗丹的影响下,诗人加强了诗歌中的雕塑性和象征性,成为别具一格的象征诗人。豹是里尔克“物体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所谓“物体诗”,就是指借助外物的形态,赋予它无形的情态,把内心深处的激情、痛苦、幻觉用物化的形式巧妙地展现出来,使物体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显露出人类特有的情怀。全诗巧妙地把现代人生存的困境喻寄在笼中的“豹”身上,实现了传神的艺术再造,不愧为里尔克“物体诗
3、”的典范之作。字词梳理脑髓(su) 铁砧(zhn) 昏眩(xun) 雷霆(tng)强韧(rn) 穹苍(qing) 眼帘(lin) 草莽(mng)围绕(ro) 掐(qi) 骇(hi) 乌有:虚幻;不存在。穹苍:即苍穹,指的是天空,因押韵需要而倒置。雷霆:这里指雷暴或霹雳;也比喻威力或怒气。步容:脚步呈现出的一种状态。昏眩:头脑昏沉,眼花缭乱。甚么:即什么。草莽:这里指草丛。静寂:即寂静。疑难妙句1.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烧穿了黑夜的森林和草莽,/甚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能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剖析:这是第一诗节和第六诗节的反复,描绘老虎给人的总体印象,赞叹老虎“火一样的辉煌”和“一身惊人的匀称
4、”。诗人把老虎比作火,非常传神,充满神奇的想象力。首先,老虎和火之间的颜色和给人的第一印象比较接近。烧穿黑夜的森林和草莽的野火是金红色的,非常醒目,而身上有着黑与黄色斑纹的老虎在阴森的森林草莽里也显得非常醒目。在精神上,二者都有着让人恐惧的破坏力、威慑力和让人赞叹的美丽,会让人产生恐惧和赞叹对立的情感反应。其次,把“老虎”放在“黑夜的森林”这一环境下,可以表达出老虎身上那种力量之美。同时,也是老虎的生活环境,这样的环境中,老虎才是山中之王。事实上,诗人也正是由老虎在黑夜森林中奔跑的震撼人心的情景联想到了燃烧着黑夜和森林的火焰。第三,反问句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的语气和劲猛的节奏感,并且气势流贯地表
5、达了诗人对老虎热烈的赞美。2.到临了,星星扔下了金枪,/千万滴银泪洒遍了穹苍,/完工了再看看,他可会笑笑?/不就是造羊的把你也造了?剖析:这一诗节从侧面烘托描写老虎的威力,老虎在与代表统治势力的星星的战斗中,取得了绝对胜利,连上帝都笑了,体现了诗人对老虎身上所具有的暴力的赞美。在布莱克的象征体系中,星星是理性、法律和秩序的化身。它们认为上帝(造物主)创造老虎的同时也破坏了他自己制定的秩序。因此,它们“千万滴银泪洒遍了穹苍”。上帝造完了老虎后,“可会笑笑”?这一想象出人意料:因为温良、平和的羔羊和野性、凶恶、暴力的老虎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上帝当然始终在倡导温良和平和。这里有一丝对上帝的揶揄,但是
6、更多的是诗人对老虎的暴力的赞美。3.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杆后便没有宇宙。剖析:囚禁在动物园的“豹”,它本身就是现实中动物命运的真实写照。只限于在动物园或影视里看到过豹的我们,依然能够透过铁栏杆看到它柔软的毛皮下鼓动的肌肉,懒散的脚步中透出的机敏。面对这样一个大自然中强悍膘壮的尤物,使人感到铁栏的畏缩、阴暗,更令人愤怒制造铁栏杆者的卑劣、阴险。眼睛同样也是动物内心世界的窗户,诗人正是抓住豹的“目光”进行细致描写,从而深入刻画豹的内心世界的。这“目光”为什么是这般“疲倦”呢?原来被“走不完的铁栏”“缠”的,多么绝望的心理状态
7、!一个“缠”字形象地把铁栏比作蟒蛇或柔软但越勒越紧的绳索,豹被束缚得精神和意志由疲倦、失望变得麻木。那空虚的目光里“什么也不能收留”,显得无限悲凉,“千条的铁栏杆”把它牢牢地限定在小小的笼中,失去了整个宇宙的它,已然失去了生命的真义。在更深的层面上,“豹”其实也是人类在现代文明的异化中艰难挣扎的艺术再现。这第一个诗节留给读者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这“豹”的世界难道不是“人”的世界吗?4.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剖析:诗人观察描写的角度从豹的眼睛转移到豹的脚步和身影,透视了豹那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被困铁栏中的悲剧状态昏
8、眩。豹的脚步是“强韧”有力,并且非常“柔软”无声的,这正是一项超级猎手在追杀猎物时所应该具备的状态,但是在猎场上如此优秀的脚步现在却只能在极小的铁栏之内转圈、旋转。这样的状态就如同强大的力量在围绕一个中心舞蹈着,本来等待着这个中心指挥着它们来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但是在舞蹈中心,那个伟大的意志却昏眩过去了。后两行不仅运用比喻相当贴切,并且可以看作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受到铁栏杆束缚的“豹”,只能无可奈何地“旋转”,“力之舞”悲哀地“旋转”,心灵的痛楚、思想的绝望也都在“旋转”,它的力量、潜能、精神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它更担心的是,“伟大的意志”会在日削月磨中渐渐丧失殆尽,即使处于“力之舞”的中心,最后
9、只能以可怕的“昏眩”为结局。这情境与诗人的境遇是何等相似,也许,诗人有着热烈的追求,有着勃发的热情和深远的梦想,但是诗人只能围着那个中心打转,这在诗人看来,不也是“伟大的意志昏眩”吗?5.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剖析:“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一句,几乎是字字传神。一是这无声的“撩”里充满了多少苍凉!从这“撩”里,可以推知“疲倦”时的眼帘是下垂的,由下垂到“撩”起,这极其细微的变化中,我们绝对可以理解到豹的精神和意志并没有完全被打垮,“有时”还会忽然闪现出来。二是一个“浸”字又有多少日积月累的沉淀!它在眼帘撩起的瞬间“浸入”的是一幅怎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外国 诗二首 名师 导航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