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设备部管理制度汇编.docx





《物资、设备部管理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资、设备部管理制度汇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资、设备部管理制度汇编 物资、设备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1 为提高建筑安装企业施工管理水平,使现场材料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达到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目的,制订本制度。 2 凡施工所需各类材料,自进人施工现场进行保管、使用直至工程竣工,余料清退出现场为止的全过程,均属于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范围。 3 施工现场必须由专职材料员进行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材料员必须通过考核,持证上岗;材料员的人员配置以能够使生产及管理工作正常运行为准。 4 现场要有切实可行的料具管理规划、各种管理制度及办法,并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标明各种料具存放位置。 5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
2、预算编制,上报单位工程用料进料加工等计划并根据变更洽商及增减预算及时上报变更计划,数据必须准确真实。 6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有关的材料技术节约措施,制订并实施材料节约计划,并建立效果考核台账。 7 材料进场必须以施工用料计划为准,严格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有关资料(送料凭证、合格证、材质证明等)必须齐全。 8 现场必须设有材料三级明细账并及时记账,材料保管员必须做到现场库存材料账物相符,并定期进行材料盘点。 9 现场材料保管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 l )需在施工现场外临时存放在施工程用料时,必须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按规定办理临时占地手续且材料码放不得妨碍交通和影响市容; ( 2 )现
3、场内露天存放的在施工程用料必须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标明的位置,分类、分规格码放整齐,底垫高度不得小于100mm,地面要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大堆料存放应界限分明,避免混放; ( 3 )现场临时仓库中存放的料具必须分类分规格码放整齐,易燃易爆及剧毒物品必须专库存放; ( 4 )凡施工现场存放的材料,必须依照其物理及化学性能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进行保管,如防潮防雨防晒等措施; ( 5 )料区管理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10 施工用料发放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 l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限额发料制度,并设立材料定额员; ( 2 )在施工程用料必须进行限额发料,其中主要材料必须建立定额考核台账; ( 3 )限
4、额发料单必须根据施工任务书或施工预算编制; ( 4 )凡超限额用料,必须查清原因,及时签补限额发料单; ( 5 )按照在限额考核台账上的登记,及时进行材料核算。 11 现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必须执行如下规定。 ( l )水泥库内外落地灰必须及时清用; ( 2 )砂浆混凝土倒运时必须有防撒落措施,拌合站及施工现场的落地混凝 土应及时清用; ( 3 )砖、砂、石及其散料必须随用随清,不留料底; ( 4 )合理使用钢材、木材等料具,严禁随意截锯; ( 5 )及时回收施工现场剩余料具及包装容器,并妥善保管及时清退; ( 6 )施工操作人员必须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 7 )施工现场应设垃圾分拣站,
5、及时集中分拣、回收、利用、清运; ( 8 )施工现场周转材料的使用及管理按周转材料管理规范执行。 12 现场要设立材料监督员,以监督检查现场料具的进场使用和管理,要求做到情况有记录,原因有分析,责任有落实,处理有结果。 13 现场材料员要及时登记材料账目,做到日清月结,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材料报表。 14 现场材料核算员要及时做好材料核算工作,做到数据准确、齐全并有分析。 15各种原始资料齐全,单据装订成册,报表立卷,账目成本,妥善保管。 16 凡违反现场材料管理规范的,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 l )对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责任单位,罚款200元,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罚款500元。
6、1 )现场无专职材料员或材料员无上岗证的; 2 )现场无材料管理制度而造成现场材料管理混乱的; 3 )未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的; 4 )现场保安措施不严而造成材料丢失的; 5 )浪费能源的(长流水、长明灯等); 6 )现场料具管理未达到建委下发的文明安全现场管理标准的合格标准的。 ( 2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应予以损失额的40的赔偿。 l )上报计划不准或无依据,而造成积压和浪费者; 2 )超越权限,违反规定渠道,擅自处理现场材料造成经济损失者; 3 )对进场材料不认真验收,造成经济损失者; 4 )对现场料具保管不善,造成经济损失者; 5 )在材料发放中不执行限额领料制度,造成材料超耗和浪费者; 6
7、 )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料具损坏和浪费者; 7 )违反规定擅自外借、转租料具造成经济损失者; 8 )违反规定,擅自处理废旧料具及包装容器者; 9 )违反物资政策、物资纪律和廉洁规定,以物谋私,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者。 17 必须作好相关记录 ( l )材料需要用量计划表; ( 2 )材料供应计划表; ( 3 )申请定货计划表; ( 4 )采购加工计划表; ( 5 )材料储备计划表; ( 6 )国外进口材料计划表; ( 7 )材料出人库台账和领料、发料、退换料台账; ( 8 )工程竣工材料消耗单统计表。 物资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1 仓库保管员一旦接到采购部门转来的“采购单”,即应按物资类别、来源和入库
8、时间等分门别类归档存放。 2 物资在待验入库前应在外包装上贴好标签,详细填写批量、品名、规格、数量及人库日期。 3 内购物资入库 ( l )材料人库前,保管人员必须对照“采购单”,对物料名称、规格、数量、送货单和发票等一一清点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到货日期及实收数量填人“请购单”。 ( 2 )如发现实物与“采购单”上所列的内容不符,保管人员应立即通知采购人员和主管。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不予接受入库,如采购部门要求接收则应在单据上注明实际收料状况,并请采购部门会签。 4 外购物资入库 ( l )材料进厂后,保管人员即会同检验人员对照“装箱单”及“采购单”开箱核对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并将到货日期及实
9、收数量填入“采购单”。 ( 2 )开箱后,如发现所装载材料与“装箱单”或“采购单”记载不符,应立即通知进货人员及采购部门处理。 ( 3 )如发现所装载物料有倾覆、破损、变质、受潮等现象,经初步估算损失在2000元以上者,保管人员应立即通知采购人员、公证人员等前来公证并通知代理商前来处理,此前应尽可能维持原来状态以利公证作业。如未超过2000元,可按实际数量办理人库,并在“采购单”上注明损失程度和数量。 ( 4 )受损物品经公证或代理商确认后,保管人员开具“索赔处理单”呈主管批示,再送财务部门及采购部门办理索赔。人库以后,保管人员应将当日所收料品汇总填入“进货日报表”作为人账依据。 5 交货数量
10、超过“订购量”部分原则上应予退回,但对于以重量或长度计算的材料,其超交量在3以下时,可在备注栏注明超交数量,经请示采购部门主管同意后予以接收。 6 交货数量未达订购数量时,原则上应予以补足。但经请购部门主管同意后,可采用财务方式解决。届时保管部门应通知采购部门联络供应商处理。 7 紧急材料入库交货时,若保管部门尚未收到“请购单”,收料人员应先询问采购部门。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 8 验收与退货 ( l )为保证企业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须高度重视来料质量标准问题。质量管理部门应就材料重要性及特性等,适时召集使用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生产要求制订“材料验收规范”,呈总经理核准后公布实施,作为采
11、购、验收依据。 ( 2 )属外观等易识别性质检验的物料,验收应于收料后一日内完成。 ( 3 )属化学或物理检验的材料,检验部门应于收料后三日内完成。 ( 4 )对于必须试用才能实施检验者,由检验部门主管于“材料检验报告表”中注明预定完成日期,一般不得超过7d。 ( 5 )检验合格的材料,检验人员在外包装上贴合格标签,交保管人员入库定位。 ( 6 )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检验人员在外包装上贴不合格标签,并于“材料 检验报告表”上注明具体评价意见,经主管核实处理办法,转采购部门处理并通知请购单位,通知保管部门办理退货。 ( 7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办理退货时,应开具“材料交运单”并附“材料检验报告表
12、”呈主管签认,作为出厂凭证。 9 本制度呈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修订时亦同。 材料采购供应管理制度 1 为提高建筑安装企业材料管理水平,实现采购供应工作程序化、规范化,达到及时配套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2 凡施工、临设、周转材料自采买开始至供到工地验收时止,均属于采购供应管理范围。 3 材料采购供应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物资工作纪律,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4 材料采购供应应由公司级以上单位确定的专门机构和岗位的专业人员办理,必须持证上岗,严格岗位责任制,无上岗证不准从事采购工作。 5 材料采购订货计划编制 ( l )单位工
13、程一次性用料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材料分析进行编制,在工程开工前提出; ( 2 )构配件加工订货计划:根据技术翻样资料编报; ( 3 )材料需用计划:根据施工方案,按需用的品种、规格、数量及用料进度进行编制; ( 4 )采购供应计划:根据编制的材料需用计划,考虑期末储备量、期初库存量、本期到货量,进行综合平衡,确定本期采购量,编制采购计划、用款计划、运输计划; ( 5 )计划执行过程中,遇有设计变更和技术洽商,应及时提出变更计划,据此调整原需用计划、采购订货计划,以避免造成损失。 6 采购订货 ( l )采购订货必须依据采购订货计划、采购原则和市场行情,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所需材料的
14、采购和订货,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 2 )采购订货要坚持“三比一算”、“先看后买”的原则,不得盲目采购;对有安全规定的材料必须到指定厂家购买; ( 3 )采购时必须向供销单位索取产品合格证及材质证明,具备有关的检测试验等资料;对无材质证明的材料和产品一律不得采购; ( 4 )大宗及特殊重要的材料订购,必须考虑供方信誉、供应能力及生产技术资料,须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 ( 5 )凡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加工订货,必须事先携带图纸会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事后进行技术验收;必要时在加工期间进行质量检查; ( 6 )凡不能及时结清的采购订货,必须按合同法的规定,认真签订合同并严格履行; ( 7 )企业
15、必须制订内部合同管理办法,明确签约权限、责任、义务、程序,设立合同台账,检查合同履行情况以及合同履行的制约条款; ( 8 )采购人员必须设有采购登记台账,借款报销台账;企业应对采购订货工作的质量效益进行定期考核分析。 7 采购订货验收 ( l )对采购订货的材料,应根据采购计划,合同产品技术标准和有关抽样检查规定,严格检查验收; ( 2 )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及产品要按合同条款,由责任方承担全部经济责 任,由采购人员负责找供方协商处理; ( 3 )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应在当日签署有关交接手续或凭证,并按票证流转程序传递。随时清结财务手续。 8 在采购供应过程中对正常途耗或非正常量差的处理规定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资 设备 管理制度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