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均数(1)授课教师 戚斯慧 授课时间 5.22授课班级 4.1 实有人数 27 出席人数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生: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师: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
2、”。(板书课题:平均数)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生: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生:怎样计算平均数?生: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新课讲授(一)平均数的意义。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平均数?学生讨论后交流。师归纳: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二)平均数的求法。教学例1.出示例1情景图。1.分析问题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
3、矿泉水瓶。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师:你看到什么信息?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生: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什么是平均?生:平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生: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生: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2.方法总结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
4、们4人收集瓶子的简单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生:他们不一样多。师:那怎么办呢?生:可以通过移动瓶子来解决。师:怎样移动?生: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同时利用书本等器材进行简单操作,并交流方法。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想一想: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生:小红的多,小兰的少。师: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生:同样多。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说一说。生:有,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师
5、:怎么算呢?生:先算他们的总数再除以4。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吗?生:(14+12+11+15)4=524=13(个)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师:会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师:52表示什么?生:4个人收集瓶子的总数。师:是呀,是把小红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总数量先求出来,是
6、52个。(教师板书“总数量”)师:为什么要再除以4?生: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出了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生: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师:4就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分成4份,这13个就是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师:那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呢?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师:真不错,大家鼓励一下,向他学习。师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板书: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设计意图: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利用活动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算一算,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
7、经历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求平均数的两种不同方法。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理解怎样使每个花瓶里的花相等是求平均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平均数(2)授课教师 戚斯慧 授课时间 5.23授课班级 4.1 实有人数 27 出席人数一、情景导入师:小明和小刚俩是同桌,小明有课外书5本,小刚有课外书9本,怎样
8、才能让他们两人的课外书一样多呢?生:可以将小刚的课外书给2本小明。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动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那应该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呢?学生回顾交流。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和平均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那么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2)。二、新课讲授教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说说题中所给的信息。1.出示例2情景图。2.分析信息。师:你从表格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每个人踢毽的个数。生:男、女生队比较哪个队成绩好?师:怎样来比较他们的成绩呢?生:用总个数来比较。生:应该用平均数来比较。师:为什么应该用平均数比较呢?生:因为男生比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平均数 条形 统计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