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之战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汤沟镇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教案执教人: 钱珊珊 时间:2009年11月29日课 题 :赤 壁 之 战 【教材分析】赤壁之战,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它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它告诉人们知己知彼,看准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同时,本文又是第七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简要的复述课文。而要学会复述课文,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取其精华,去其无用。因此,在考虑如何设计教学时,必
2、须围绕(熟悉课文,理清脉络,为复述课文打下基础)这一训练重点展开。 此外,赤壁之战一文虽叙事较长,但内容丰富,条理清楚,道理深刻,一目了然。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1、思想教育使学生懂得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心所向,在于知已知彼,得天时地利方可扬长避短,获得战争主动权。2、基础知识(1)联系课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非不可”“果然”的用法,练习造句。(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时代背景,体会课文清晰的思路。3、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读”“议”课文,领会中心思想。(2)进行课文条理疏导,了解人物活动、事件发生与发展。(3)朗读课文,
3、学会质疑和释疑。【教学重点】1、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抓住“火攻”这条线索,理解“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安排的巧妙,实施的顺利。【教学准备】挂图、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知道,诸葛亮、曹操、周瑜这些人的名字吗?听过“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吗?读过苏东坡的赤壁怀古的诗词吗?不知道请读读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赤壁之战是其中一个经典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赤壁之战。2、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
4、么时候?什么地方?(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前后,在现在的湖北省蒲圻市)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农民起义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群雄割据的三国各以谁为首呢?3、简介课文历史背景(出示挂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扫除新词障碍。2、再读课文,讨论分段,理清课文层次。(1)出示思考题。(投影)A、课文从哪到哪写了“火攻”这一仗的全过程。(5-11)B、课文中除了写“火攻”全过程外,其它部分又写了什么内容?C、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件发展)(2)准确分段,说出段意。(第一段1;第二段2-4段;第三段5-11)三、学习第一段1、指名范读,思考: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
5、、地点、战斗的双方,战争发生的原因。)2、按照课文,叙述曹(魏)周(吴)两军对阵,理解“隔江相对”。四、教师小结本节课使我们对历史上当年的赤壁之战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课文的第一段介绍了“赤壁之战”的起因是曹操想夺取东吴的领土,他是这场咄咄逼人的争战挑动者。那么当年相比之下,处在被动地位的东吴将怎样迎战强者的曹操呢?交战的经过及结果将是如何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导入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3、战争的发起者是谁?(曹操)曹操的政权早已对江南的东吴领土虎视眈眈,蓄谋已久。这次他认为时机成熟,终于发动了这战战争,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课文。二、学
6、习第二段1、默读课文,思考:凭借长江天堑的东吴使“旱鸭子”的曹军遇到什么难题,曹操是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出示句子: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长江,非坐船不可。(投影)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1)分析句子前后内容的“非不可”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必须)(2)江阔水涌,风高浪急,坐不惯船,却必须坐船。大家帮古人曹操想法解决这个矛盾?(议论)(3)书上是怎样写曹操让士兵连结战船的?(读)(4)再读,连接在一起后战船是什么样子及曹操当时的表情,说话时的语气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议论:曹操很傲慢,轻敌,不可一世)(5)“火攻” 是东吴将领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曹军气焰汹汹,志在必得,
7、可水面上的船机动性差,士兵又不识水性;吴军众志成城,誓保领土,占地利人和)后精心制定的历史策略。可是周瑜说:“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胸有成竹,战争必胜的信念)2、思考: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3、这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三、学习第三段思考、讨论。(投影)1、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出东吴每一步做了什么。2、在“火攻”计这几个步骤中,从哪些地方可以说明周瑜、黄盖对“火攻”计划考虑的十分周密。(1)选了有东南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古代人掌握了天文知识)(2)备“火攻”用的船。(3)想离开敌船办法。(4)接近曹军点火。(5)率兵追杀曹军。3、从那些
8、地方可以看出曹操防御战术上的错误?同时说明骄兵必败的道理。出示一段话:“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果然来投降了。”(投影)(1)理解“眺望”“定睛”“果然”“分明”四个词。让学生想象曹操会怎么想?(让生展开想象或即兴表演)(2)这段话中出现两个“果然”是不是显得重复、罗嗦,能不能去掉一个。(3)进行多样化朗读,加深印象,体会意境。4、这一段中几次提到东南风?东南风与火攻曹营有什么关系?(风助火燃;连体船的位置处在风向的下方)5、领读,想一想火烧曹营的场面,并且理解“不计其数”“丢盔弃甲”两个词。6、总结全文,概括中心。(利用板书,在学生充分发言基础上作小结)赤壁之战东吴以弱胜强,最关键的战略要素:天
9、时地利,扬长避短。战术要素:火攻。四、总结全文1、“赤壁之战”东吴大败曹军的原因是什么?2、“赤壁之战”使你受到什么启示?3、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有哪些?五、课堂达标1、把带点的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sh_ _e t_ _ian率领 计策 眺望 调兵遣将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调兵( )将 丢( )弃( ) 波浪( ) 天不计( )数 ( )不( )力 鼓声( )天 【板书设计】 起因 曹军南下 隔江相对 曹 铁索连船赤壁之战 定计 吴 定计“火攻”“火攻” 假信投降 借风行船 兵船在后火烧曹营 曹军大败【教学反思与体会】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表现出一种自主参与学习的良好状态。尤其是当
10、学生在自读自悟时,学生真正在读书,从他们所作的批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思考,有收获。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能谈出自己的阅读见解,与大家交流讨论,学得比较实在、有效。并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表演中加深体验,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课上下来,我静下心重新审视我的课堂。我觉得,课上,学生能深入读书、思考,有不少同学见解独特,发言中不乏亮点。但在及时捕捉住、即时灵活处理、利用这些“活”资源,进行重组,及时调整教学,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促进更有效的互动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但在倾听别人发言,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把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提出来这一点上做得不是很好,尽管这与平时习惯的培
11、养有关,但如果我在发现学生发言时各谈各的想法,有的出现重复时,我的回应、点拨能更到位,更具及时性、提升性,那课堂将更具创生性。这是其一。其二,我在想,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说,要说,尽管说的时候有些表达不是很流畅,但这也是学生本身一种内在发展过程,学生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自己的,我不忍心打断,这又与课堂教学的推进相矛盾了,怎么办?其三,教学设计只是一个预案,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重建。如当交流到“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时,学生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思考,有话想说了,我却让他们“找出文中描写东南风的语句读一读,想想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如果我当时就让学生先说说火攻与东南风的关系,再回到文中去读,学得会更好、更实在。 我想,不止“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今后的教学中,我在努力提高自己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的同时,更要提升自己判断、重组的能力,在新的水平上更好地胜任教学过程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这一重要角色。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