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0) 院系: 班级:机械一班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22.06.30-2022.07.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录 一题目要求 (3) 二题目解答 1.工艺方法分析 (3) 2.运动功能分析及图示 (4) 3.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 (8) 4.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13) 5.运动方案执行构件的运动时序分析 (19) 6.运动循环图 (21) 产品包
2、装生产线(方案10) 1.题目要求 如图1所示,输送线1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600*200*200,采取步进式输送方式,将第一包和第二包产品送至托盘A上(托盘A上平面与输送线1的上平面同高),每送一包产品至托盘A上,托盘A下降200mm。当第三包产品送到托盘A上后,托盘A上升405mm、顺时针旋转90,把产品推入输送线2。然后,托盘A顺时针回转90、下降5mm恢复至原始位置。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产品输送量分三档可调,每分钟向输送线2分别输送12、18、30件小包装产品。 图1功能简图 2.题目解答 (1)工艺方法分析 由题目和功能简图可以看出,推动产品在输送线1上运动的
3、是执行机构1,在A处使产品上升、转位的是执行构件2,在A处把产品推到下一个工位的是执行构件3,三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关系如图所示。 下图中T1为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2是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由图2可以看出,执行构件1是作连续往复移动的,而执行构件2则有一个间歇往复运动和一个间歇转动,执行构件3作一个间歇往复运动。三个执行构件的工作周期关系为:3T1= T2= T3。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为其工作周期的1/20。 T2=T3 T1 执行机构运动情况 执行构件1 进停进停进停 执行构件2 停降停降停升停降 停顺停顺停执行构件3 停进退停 T
4、3 图2 运动循环图 (2)运动功能分析及运动功能系统图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驱动执行构件1工作的执行机构应该具有运动功能如图3所示。该运动功能把一个连续的单向转动转换为连续的往复移动,主动件每转动一周,从动件(执行构件1)往复运动一次,主动件的转速分别为12、18 、30 rpm。 图3 执行机构1的运动功能 由于电动机转速为1430rpm,为了在执行机构1的主动件上分别得到6、12、 18 rpm的转速,则由电动机到执行机构1之间的传动比i z有3种分别为: i z1= 119.17 i z2= 79.44 i z3= 47.67 总传动比由定传动比i c与变传动比i v组成,满足以下关系
5、式: i z1 = i c*i v1 i z2=i c*i v2 i z3=i c*i v3 三种传动比中i z1最大,i z3最小。由于定传动比i c是常数,因此3种传动比中i v1最大,i v3最小。若采用滑移齿轮变速,其最大传动比最好不要大于4,即: i v1=4 则有: i c= 29.80 故定传动比的其他值为: = 2.67 = 1.60 于是,有级变速单元如图4: 图4 有级变速运动功能单元 为保证系统过载时不至于损坏,在电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加一个过载保护环节。过载保护运动功能单元可采用带传动实现,这样,该运动功能单元不仅具有过载保护能力,还具有减速功能,如图5所示。 图5 过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原理 课程设计 产品包装 设计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