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2.1.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2.1.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2.1.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2.1.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从容说课这节课通过对数列通项公式的正确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通过经历数列知识的感受及理解运用的过程,作好探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教学难点 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2.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数列知识的感受及理解运用的过程;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作好探究性实验;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等内容,哪位同学能谈一谈什么叫数列的通项公式?生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师 你能举例说明吗?生 如数列0,1,2,3,的通项公式为an=n-1(nN*);1,1,1的通项公式为an=1(nN*,1n3);1, , , ,的通项公式为an= (nN*).合作探究数列的表示方法师 通项公式是表示数列的很好的方法,同学们
3、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示数列?生 图象法,我们可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n为横坐标,相应的项an为纵坐标,即以(n,an)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1, ,为例,作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y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师 说得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 师 下面我们来介绍数列的另一种表示方法:递推公式法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同时还要应用于生活,用其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同学们来看右下图:钢管堆放示意图(投影片).观察
4、钢管堆放示意图,寻其规律,看看能否建立它的一些数学模型. 生 模型一:自上而下第1层钢管数为4,即141+3;第2层钢管数为5,即252+3;第3层钢管数为6,即363+3;第4层钢管数为7,即474+3;第5层钢管数为8,即585+3;第6层钢管数为9,即696+3;第7层钢管数为10,即7107+3.若用an表示钢管数,n表示层数,则可得出每一层的钢管数为一数列,且an=n+3(1n7). 师 同学们运用每一层的钢管数与其层数之间的对应规律建立了数列模型,这完全正确,运用这一关系,会很快捷地求出每一层的钢管数.这会给我们的统计与计算带来很多方便.让同学们继续看此图片,是否还有其他规律可循?
5、(启发学生寻找规律)生 模型二:上下层之间的关系自上而下每一层的钢管数都比上一层钢管数多1,即a1=4;a2=5=4+1=a1+1;a3=6=5+1=a2+1.依此类推:an=a n-1+1(2n7).师对于上述所求关系,同学们有什么样的理解?生 若知其第1项,就可以求出第二项,以此类推,即可求出其他项.师 看来,这一关系也较为重要,我们把数列中具有这种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推进新课1.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n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注意: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如
6、下列数字排列的一个数列:3,5,8,13,21,34,55,89.递推公式为:a1=3,a2=5,an=an-1+a n-2(3n8).2.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函数的表示法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数列来说也有相应的这几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例题剖析【例1】 设数列an满足.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师 分析:题中已给出an的第1项即a1=1,题目要求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因而只要再求出二到五项即可.这个递推公式:an=1+我们将如何应用呢?生 这要将n的值2和a1=1代入这个递推公式计算就可求出第二项,然后依次这样进行就可以了.师 请
7、大家计算一下!生 解:据题意可知:a1=1,a2=1+ =2,a3=1+ =,a4=1+ =,a5=师 掌握递推公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中的递推关系,同学们要注意探究和发现递推公式中的前项与后项,或前后几项之间的关系.【例2】 已知a1=2,an+1=2an,写出前5项,并猜想an.师 由例1的经验我们先求前5项.生 前5项分别为2,4,8,16,32.师 对,下面来猜想第n项.生 由a1=2,a2=22=22,a3=222=23观察可得,我猜想an=2n.师 很好!生 老师,本题若改为求an是否还可这样去解呢?师 不能.必须有求解的过程.生 老师,我由a n+1=2an变形可得an=2a n-
8、1,即,依次向下写,一直到第一项,然后将它们乘起来,就有,所以an=a12n-1=2n.师 太妙了,真是求解的好方法.你所用的这种方法通常叫迭乘法,这种方法在已知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的问题中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对应的还有迭加法.知识拓展已知a1=2,an+1=an-4,求an.师 此题与前例2比较,递推式中的运算改为了减法,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去求解呢?生1 写出:a1=2,a2=-2,a3=-6,a4=-10,观察可得:an=2+(n-1)(n-4)=2-4(n-1).生2 他这种解法不行,因为不是猜出an,而是要求出an.我这样解:由an+1-an=-4依次向下写,一直到第一项,然后将它们加起来,
9、an-a n-1=-4an-1-an-2=-4an-2-an-3=-4an=2-4(n-1).师 好极了,真是触类旁通啊,这种方法也请同学们课后多体会.教师精讲(1)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由初始值和相邻几项的递推关系确定的,如果只有递推关系而无初始值,那么这个数列是不能确定的.例如,由数列an中的递推公式an+1=2an+1无法写出数列an中的任何一项,若又知a1=1,则可以依次地写出a2=3,a3=7,a4=15,.(2)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由递推公式可能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能求不出通项公式.学生活动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投影片)(1)a1
10、0,an+1an(2n-1)(nN);(2)a11,a n+1 (nN);(3)a13,an+13an-2(nN).(让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请三位学生分别作答)解:(1)a10,a21,a34,a49,a516,an(n-1)2.(2)a11,a2,a3=,a4,a5 =,an.(3)a131+230,a271+231,a3191+232,a4551+233,a51631+234,an123 n-1.注:不要求学生进行证明归纳出通项公式.合作探究一只猴子爬一个8级的梯子,每次可爬一级或上跃二级,最多能上跃起三级,从地面上到最上一级,你知道这只猴子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爬跃方式吗?析:这题是一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人教 必修 系列 教案 2.1 数列 概念 简单 表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