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人教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第3节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doc





《2020版高考物理人教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第3节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物理人教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第3节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节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1.某人掷铅球,出手时铅球的动能为150 J.关于人对铅球的做功情况和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此人对铅球做了150 J的功,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B.此人对铅球做的功无法计算C.此人对铅球没有做功,因此没有能量的转化D.此人对铅球做了150 J的功,将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解析:由于人对铅球的作用力是变力,且位移未知,不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可根据功能关系,人对铅球做功,使铅球动能增加,因此,此人对铅球所做的功等于铅球动能的增加,即150 J,此人是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故只有A正确.2.(2018河南洛阳模拟)物体只在重
2、力和一个不为零的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分别做了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三种运动.在这三种情况下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D)A.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B.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C.由于该拉力与重力大小的关系不明确,所以不能确定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情况D.三种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解析:在三种情况下,外力均对物体做了正功,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选项D正确.3. (2018湖南郴州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一个凹形木块的质量m,弹簧的左端固定,木块在水平面上紧靠弹簧(不连接)将其压缩,记下木块右端位置A点,释放后,木块右端恰能运动
3、到B1点.在木块槽中加入一个质量m0=800 g的砝码,再将木块左端紧靠弹簧,木块右端位置仍然在A点,释放后木块离开弹簧,右端恰能运动到B2点,测得AB1,AB2长分别为27.0 cm和 9.0 cm,则木块的质量m为(D)A.100 gB.200 gC.300 gD.400 g解析:第一次由能量守恒定律Ep=mgAB1,第二次由能量守恒得Ep=(m+m0)gAB2,解得m=400 g,选项D正确.4. (2018山东烟台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的A点先后水平抛出和静止释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1和2,不计空气阻力,最终两小球在斜面上的B点相遇,在这个过程中(C)A.小球1重力做的功大于小球2
4、重力做的功B.小球1机械能的变化大于小球2机械能的变化C.小球1到达B点的动能大于小球2的动能D.两小球到达B点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解析: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重力对1,2两小球所做的功相等,选项A错误;1,2两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其做功,所以它们的机械能均守恒,选项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对小球1有mgh=-,对小球2有mgh=-0,显然,选项C正确;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两小球到达B点时,小球1的速度大于小球2的速度,且小球1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小球2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因此,小球1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于小球2在
5、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选项D错误.5.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C)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解析:如图为物块能向上弹出且离开弹簧,则物块在刚撤去外力时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mgsin =ma,即a=-gsin ,由于两物块k,x,均相同,m不同,则a 不同,B错误;当m
6、gsin =kx0即x0=时,速度最大,设两物块质量m1x2,W1W2,由动能定理可知Ek1Ek2,即v1v2,而此时m2的速度v2已达最大,此后,m1的速度将继续增大直至最大,而m2的速度将减小,故一定是质量小的最大速度大,A错误;从开始运动至最高点,由Ep=mgh及题意知重力势能的变化量Ep=mgh相同,m不同,h也不同,故C正确,D错误.6.“弹弓”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弹射类玩具之一,其构造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B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ACB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在C处(AB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迅速发射出去,打击目标,现
7、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E是CD中点,不计空气阻力则(D)A.从D到C,弹丸的机械能守恒B.从D到C,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C.从D到C,弹丸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从D到E弹丸增加的机械能大于从E到C弹丸增加的机械能解析:从D到C,橡皮筋对弹丸做正功,弹丸机械能一直在增加,A,C错;从D到E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的合力大于从E到C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的合力,两段高度相等,所以DE段橡皮筋对弹丸做功较多,即机械能增加的较多,D正确;在CD连线中的某一处,弹丸受力平衡,所以从D到C,弹丸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错.7.(2018河北保定模拟)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B和CB与水平面均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倾角
8、分别为,OB=h.细线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小物块和挡板之间压缩一轻质弹簧(小物块与弹簧不连接),烧断细线,小物块被弹出,滑上斜面AB后,恰好能运动到斜面的最高点,已知AD=l,小物块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C)A.弹簧对小物块做功为mglB.斜面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C.细线烧断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mgh+mg(+l)D.撤去 斜面AB,小物 块还从D点弹出,将沿斜面CB上滑并从B点飞出去解析:由功能关系可知,弹簧对小物块做功为W=mgl+mgcos +mgh=mgh+mg(l+),细线烧断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mgh+m
9、g(l+),选项A错误,C正确;斜面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Wf=mgcos =mg,选项B错误;撤去斜面AB,小物块还从D点弹出,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此时由能量关系可知:Ep=mgh+mg(l+)=mgh+mgOD,物块也恰能到达B点,选项D错误.8.如图所示,A,B,C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由静止释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0;C的初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大小也为v0.斜面足够大,A,B,C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A和C将同时滑到斜面底端B.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动能最大C.滑到斜面底端时,C的重力势能减少最多D.滑到斜面底端时,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版高考物理人教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第3节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2020 高考 物理 人教版 山东 专用 一轮 复习 练习 第五 功能 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