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症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癌症论文定义: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高于正常细胞,且往往可转移到其他组织。.病因: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胞的繁殖、扩散的速度极快,现代医药常常束手无策。癌症病情凶险异常,癌细特点: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
2、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分类: 1、癌瘤:影响皮肤、粘膜、腺体及其他器官;2、血癌:即血液方面的癌;3、肉瘤:影响肌肉、结缔组织及骨头;4、淋巴瘤:影响淋巴系统。常见的癌症有血癌(白血病)、骨癌、淋巴癌(包括淋巴细胞瘤)、肠癌、肝癌、胃癌
3、、盆腔癌(包括子宫癌 ,宫颈癌)、肺癌(包括纵隔癌)、脑癌、神经癌、乳腺癌、食道癌、肾癌等致死原因: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癌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增殖的癌细胞需要消耗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其二,由于病变发生的脏腑部位器官不同,病变发生在哪个脏腑或器官,就破坏哪个脏腑器官的本身功能。于是就出现了疼痛,下咽困难、呕吐、不思饮食、大小便失常、出汗、下坠感、骨坏死等症状,出现脏腑功能退化、紊乱失调的现象。癌症既破坏了人体本身的脏腑功能,又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脏腑功能衰竭,从而致人死亡。世界癌症现状癌症目前是世界上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在目前中低收入国
4、家中癌症发病率、疾病和死亡大大超过防治疾病做出的努力情况下,由领先的癌症专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发展中国家癌症治疗非正式工作组(CanTreatInternational)日”前发布了一份全面的蓝图,以增加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挽救癌症患者生命的机会。 CanTreat在中国深圳举办的国际抗癌大会 (UICC)上发布了“中低收入国家获得癌症治疗的现状 -全球癌症防治的重要部分”报告。纵观整个中低收入国家中 (LMIC),患者面临着需要却不能获得那些在发达国家 可大大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治疗手段。 CanTreat提到的问题有:目前超过一半的癌症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数字将在2030年上升到7
5、0%。到 2050年,预计低收入国家的癌症死亡人数将占到全球癌症死亡总人数的四分之三 ;缺少对癌症数据的准确统计是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癌症的一个主要障碍。截止到 2000年,超过 8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一个缺少癌症发病率监控体系的环境中;癌症存活率或以及能接受何种癌症治疗手段往往与癌症患者所生活的国家或地区有很大联系 ;我国癌症病情现状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字显示, 2003年以来,癌症连续在城市居民死因中位居首位,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自部和科技部开始联合组织了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2006年 6月起,卫生20世纪 70年代,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口约 70万。20世纪 9
6、0年代,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口约为 117万。21世纪初,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口约为 150万。如不加以控制,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在今后 20年中将超过 400万,而癌症总数将达 660万。1.由于癌症种类繁多(已知的癌症近 300种),所以在一些癌症的筛选上本身难度就比较大。如舌癌,唇癌等。2.有些癌症的隐蔽性比较强。如有癌症之王的胰腺癌早期发现概率非常低,一般只有 5%7%,如果医师经验不足,通常容易和肝胆疾病所混淆。3.中国专业的癌症检测中心比较少。一些普通的体检机构无论是在硬件的配备上,还是在专业医生团队的组建上都无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4.检测设备的使用上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作为医疗设备
7、的出口国之一,在大型医疗仪器的操作上拥有先天优势。传统的癌症检测(包括物理、生化、影像、内窥镜)只能检测 5毫米以上的癌细胞。即使最为先进的 PET-CT也只能发现 1毫米以上的癌细胞。而基因检测不仅可以对遗传细胞患癌风险进行数字化评估,更可以对后天因生活习惯、环境、饮食的改变而导致的基因突变进行筛选。让癌症胞检测从毫米级变为“纳米级”。其优势是传统检测手段无法企及的。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癌症最新治愈方法1.生物电脑苏黎世大学的科研人员指出,希望研究出一种“生物电脑”植入人体,识别携带有关细胞健康状态的信息的分子,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如发现细胞异常,就指示采取相应的
8、治疗对策。英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一种新型的“超级”阿司匹林复合物可以缩小癌肿,而且可以对付 11种癌症,目前这一发现已试验于老鼠身上,它使老鼠身上的癌细胞减少了 85%,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给老鼠造成毒害。其原理在于,癌细胞在淋巴系统扩散对肿瘤整个机体内扩散非常重要, 而这种药物能够阻断这一机制。美国科学家则发现癌细胞会大量生成特定的一些蛋白质,而问题在于如何根据这几种蛋白质来识别癌细胞并将其杀死, 科学家们将人工合成的感光分子与人体内的抗体相结合,然后用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这些分子,这些分子便会引导抗体识别并消灭身体里的癌细胞。2.青蛙皮肤可望治疗癌症和其他多种疾病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科研人员
9、发现青蛙皮肤里的一种成分可以用来治疗几十种疾病 ,包括癌症。青蛙皮肤里含有的两种蛋白可以调节血管的生长方式。有关人员认为质成分可以用来治疗恶性肿瘤。,这些蛋白女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肖解释说 ,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就需要生成,就可以减少自己的血管来提供氧和营养以便继续生长。如果能够阻止血管生长肿瘤扩散的可能性并最终杀死肿瘤 ,从而令癌症从绝症转变为慢性疾病。3.新型抗癌疫苗 .佐治亚大学与梅奥诊所研究人员说,他们把研究重点集中在一种名为“ MUC1”的蛋白质上。“ MUC1”是一种高糖基化、高分子量蛋白,又称附膜蛋白,广泛分布并异常丰富地表达于癌细胞表面,在癌的发生与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由
10、于糖基化不完全,“ MUC1”外表覆盖一层糖类。研究员桑德拉亨德勒说:“癌细胞把糖置于细胞表面,以此欺骗免疫系统,让自己可以在身体内部活动而不被发现。”新型疫苗正是利用这一点,“训练”身体免疫系统更有效识别“ MUC1”外层覆盖的糖,从而找出并消灭癌细胞。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新型疫苗能让小鼠身上的乳腺恶性肿瘤体积缩至原来两成。他们估计,这种疫苗对前列腺、胰腺、肠与卵巢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预计能治疗 70%的癌症。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新型疫苗对人体癌细胞的作用。预计两年左右可以开展临床试验。如果一切顺利,这种新型疫苗有望在场销售。2020年进入市研究员扬布恩斯说,一
11、旦新型疫苗能与癌症早期诊断相结合,癌症“就可能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 4.病毒( JX-594病毒)治疗癌症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 9月 1日(北京时间)报道,科学家们在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公布了全球首个利用溶瘤病毒( JX-594病毒)治疗癌症的临床实验结果,研究首次证明,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进入人体的JX-594病毒能持续地在肿瘤内感染和扩散,但不会伤害正常的人体组织;科学家们也首次通过这个实验证明,随病毒进入人体的基因会对肿瘤进行有选择地表达。“在医疗史上,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证明,通过静脉注射方法将病毒注入人体后,其能持续且有选择性地在肿瘤内复制。” OHRI的资深科学家、渥太华大学医学
12、院教授约翰 ?贝尔表示,“最新研究也表明,该病毒疗法可选择性对肿瘤进行表达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为全新的靶向癌症疗法打开了大门。”癌症预防最新研究1.喝茶印度一项研究显示喝茶对健康有一系列好处,现在又多了一个好处:一天一杯茶能大幅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它可以使肿瘤缩小。红茶能杀死癌细胞 .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茶具有健康的抗氧化特性和高含量的类黄酮,使我们患某些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红茶可能有助于防癌,红茶能杀死癌细胞。在这项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对仅在红茶和中国乌龙茶中发现的茶黄素析。结果显示它能杀死癌细胞。-2(TF-2)进行了分研究人员仔细查看了 TF-2是如何导致癌
13、细胞死亡的,并发现它能在 3小时内使此类细胞缩小。当研究人员看到一组杀死癌细胞的特殊基因时,他们发现是 TF-2激活了这组基因。英国每日快报报道,研究还发现 TF-2能抑制一种基因的活动,这种基因可激发一种已知名为 C OX 2的酶,同时 TF-2还能降低其他炎性分子的活动。2.蛋白突破2. PTB蛋白是一种致癌蛋白质,在癌细胞中高表达,而其致癌机制至今不明。科学家们对该蛋白进行了 20余年的研究,证明 PTB蛋白可以通过结合特定的 RNA序列,而抑制靶基因的可变剪接,从而控制靶标基因产生的蛋白质种类和功能。这一结论已被写进许多教科书里,但是仍然无法解释该蛋白质的致癌机制。2005年,美国科学
14、家揭示出 PTB蛋白在细胞外结合 RNA的精确机制,此后各国科学家试图“看清”该蛋白在细胞内是如何与RNA结合和进行基因调控的以及如何在致癌中起作用。在这一场“赛跑”中,武大生科院张翼教授和付向东教授联合指导的研究组率先通过一种新技术,解析了 PTB蛋白在癌细胞基因组里结合位置,发现了受该蛋白质调控的一大批新靶标基因,其中一些可以解释该蛋白质的致癌机制。同时发现和证明 PTB蛋白不仅能直接抑制,还能直接促进靶标基因的可变剪接。该发现打破了已写入教科书的该蛋白质作用机制的定论, 对理解 PTB蛋白的致癌机制和推动抗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3.咖啡防肝癌 新加坡国立大学流行病学系的研究人员提出,咖
15、啡豆中发现的两种油类咖啡醇和咖啡豆醇具有护肝的功效。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咖啡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是错误的。这项始于1993年的研究提供了最新证据。研究涉及超过 6.3万名 45-74岁的新加坡华人据认为,他们患肝癌的风险较高。2008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天喝 4杯或 4杯以上咖啡可能把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 30%。因咖啡含有大量抗氧化剂,这些复合物有助抑制肝癌的潜在作用。不过咖啡是含有一些抗氧化物,但同时也含有咖啡因。如果咖啡过量导致睡不着、免疫力降低,也会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注意适量,一天不宜超过2杯。关于癌症的周边研究1.寿命与风险的权衡数据显示 ,衰老源于细胞增殖减少 ,而非分子损伤。癌症风
16、险随年龄增加 ,而且科学家早就认为 ,较长的寿命和较大的癌症风险之间可能存在一种进化权衡选择。现在 ,福克斯蔡斯癌症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数据中发现了这种权衡的直接证据一种重要肿瘤阻抑蛋白的表达导致小鼠过早衰老。主持此项研究的恩德斯说 :“我没有预料到 p16肿瘤阻抑蛋白增加会如此快速地导致衰老。人们以前认为 p16蛋白与衰老有关 ,我们知道在衰老的后期阶段 ,p16蛋白的表达增加。但其表达足以引发衰老特征的理论让人惊讶。他们的研究还让科学家对 p16如何阻抑肿瘤生成加深了了解。通过密切观察野生鼠和基因改造鼠的肠组织 ,研究人员发现 p16蛋白在肠干细胞中积累 ,阻止干细胞分裂。此外 ,p16
17、表达减少肠癌鼠模型中的肿瘤生成。将这两种结果放在一起考虑,恩德斯和他的同事认为 ,p16遏制癌前干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增殖 ,从而阻抑肿瘤生成。他们目前正在验证这一假设。2.过敏与癌症的两难过敏很烦人,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过敏其实可能有好处,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人其免疫系统或许能防范某些类型的癌症,其中包括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哥本哈根大学根措夫特医院全国过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长期跟踪研究对象罹患癌症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其他人群相比,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人罹患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比例要低得多。研究还表明,与没有接触性过敏反应的女性相比,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比例较低,但在统
18、计数据方面并不显著。不过,研究人员发现,存在接触性过敏的男性和女性患膀胱癌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化学代谢物堆积在膀胱中造成的”。存在接触性过敏的人罹患脑癌、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比例之所以较低,可能与他们的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有关。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证实了免疫监视假说。根据该理论,具有高免疫力的人会受到过敏的困扰。这种高免疫力或许能防范某些癌症。 在过敏时,免疫系统的这种反应是为了清除进入体内的花粉等过敏原, 而在抗癌“动机”的驱使下,免疫系统的上述反应是为了彻底清除那些由于威胁因素而产生、可能致癌的毒素,降低患癌症风险。3.生命之钟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医生已经研发出一套评分系统,
19、癌症病人借此能够可靠地测算出他们的存活时间。医生研发该系统的目的是帮助长期患病者和他们的护理人员更好地规划未来。对 1000多名患者的研究显示,该系统在预测病人能活多长时间方面同临床医生一样准确。目的探讨晚期肿瘤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方法以生存期、体重状况、综合症状评分三要素 ,制定中医肿瘤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与现代医学肿瘤客观缓解率 (R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9例患者 ,按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 36例(73.47%),稳定 8例(10.20%),恶化 5例(18.37%);按现代医学疗效标准 :CR为 2例(4.08%),PR5例(10.20%),NC31例(63.27%),PD11例(22.45%)。RR14.28%(P0.005)。结论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能反映晚期肿瘤的预后、与生存期 ,推荐作为中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感悟:通过这次的生物研究,我们组懂得了很多关于癌症的知识。癌症虽然很恐怖,但是只要我们有健康的作息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吃油炸类食物,多运动,保持健康的心态,那么我们对癌症的抵抗还是很强的。其次,虽然目前世界对癌症的研究正不断加深,但是还未取得里程碑似的突破,所以希望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应为人类战胜癌症而不断努力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