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认识 (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认识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认识 (2).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认识摘 要:微时代已悄然而至,逐渐地改变并微化了阅读以及学习方式的习惯。在微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微课程是一种符合认知负荷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并逐步整合到各种学科实际教学当中去。对微课概念的演变及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整合微课之后的一些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可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微时代;微课;信息技术一、微课概念的演变及其特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然而,微课程是什么?它有没有统一规范的概念等一系列的疑问,为此本文将先对微课程概念的演变进行梳理和简单的总结。1.微
2、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在国外,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AMcGrew所提出的60秒钟的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简称OML)。2008年,微课这个名词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一分钟学者戴维彭罗斯提出,并且给出了较新的富有讨论性的微课程概念。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又可以作为知识脉冲。2.微课程在国内的发展我国的微课程的发展起源于电化教育,早期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幻灯、无声电影、录音、电视和录像等,并且有一段狂热时期使用这些媒体技术制作了一大批以T为存储单位具有教学性差、视频
3、质量差、效率低等显着缺点的教学电视节目。这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电视教材不能进入课堂。在我国,首次关注并提出微课程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的胡铁生,他在2011年从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微课的定义,他的最新版的关于微课的定义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出现了几位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分别以他们各自的专业视觉诠释他们对微课的理解:华师的焦建利教授撰写了一篇文章微课及其应用,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认识 2 浅谈 中小学 信息技术 认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