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解读.doc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解读.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解读磁县教研室 谢艳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分级目标第三部分 分级标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建议 附录 语音、语法、词汇(二级词汇表、五级词汇表)、功能意念、话题、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建议、课堂用语课程标准基本解读第一部分 前言说明课程背景与意义,有助于从宏大背景理解课程,把握英语教育的使命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
2、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英语课程的国家价值。今天的中国不再是1840年以前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改革与开放都离不开外语教育。中国的改革远比开放成功。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们的开放程度。而这需要全民的外语/外文教育。中
3、国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因为义务教育是面向全面的教育。英语教育对于中国发展方向的巨大意义就在于此。这也是英语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千百年不可能再有的使命。如果英语教育没有起到促进中国进一步开放的作用,我们将愧作中国英语教师。英语教育的目标:提高全民素养、培养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英语不只是单词、语法!我们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我们如何提高国民的素养和能力?我们真的有能力去提高培养这样素养和能力?我们自己具有这些素养和能力?或者我们指导如何培养这些素养和能力吗?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学习英语不仅有
4、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2)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3)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英语课程的个人价值英语课程对个人的工具性价值会英语,可以工作、生活得更好,打工、种地等都需要英语。不会英语肯定可以生活在中国,但肯定不如会英语的活得好、活得明白。这是课程标准非常现实、非常实
5、在的一面。对于英语学习存在困难、导致几乎要放弃的学生,要用具体示例说明学习英语对他们个人发展的作用。英语课程对个人的人文性价值这说明英语教育对于个人的人文价值。我国大量愤青的存在,说明开放、包容的心态还没有成为我国国民的主流心态。英语老师的“洋气”(如敢为天下先、不妄自菲薄)应该成为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课堂应该成为我国最具有民主气氛的课堂。我国英语课堂应该像英语国家课堂那样充满thank you等话语。英语课程对个人的未来价值英语知识的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英语课程应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英语课堂应该帮助学生适应这些环境。一、课程性质本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英语教育的性质。英语是语文
6、类课程,不是单纯的语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工具而言,英语是交流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发展工具,不只是交流的工具。认知工具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认知世界。思维工具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发展基于英语特性的思维,弥补基于汉语特性的思维的不足。发展工具则是促进自己终身发展的工具。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
7、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类课程当然具有人文性,这是英语课程本质的回归。为此,我们的教学要做到:尽可能通过英语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这其实也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不只是跨文化能力,其实义务教育段,意识更为重要。二、课程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
8、,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心智发展是英语课程总目标的组成部分。英语课堂要通过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如何发展认知能力?语音、词汇、语法、课文教学都可以发展认知能力,如Im a student. Are you a student, too?的语音语调特性认知、词汇线性结构认知、语句结构特性认知等等。认识世界多样性的意义,是认知促进情商发展的重要基础。英语课堂要面向社会、面向社会问题,如公共场合英语、国际理解、相互帮助等等,社
9、会责任感无处不在。祈使句:Mind意为:你应该在乎这件事什么事?你不摔倒。全句:你应该在乎你不摔倒。意思是:你摔倒了,你就没事了。NGO与社会责任感。哈佛大学录取了一位银川高中生,是哈佛经济学系历史上SAT分数最低的学生,因为这个学生自己创立了一个NGO,组织支教资源配置,提高支教效率。(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
10、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只有是能正常使用母语的学生,都能学好英语。没有学不会英语的学生,只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内容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学习英语的优势。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为他们创造优势,然后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优势进行学习。要把优势与运用能力、评价结合起来。如歌谣、歌曲,对小学生是优势,但没有结合到运用活动,没有结合到评价,成效就大打折扣。(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
11、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第一,英语不是可以学完的。英语本身在发展,英语运用的语境千变万化,无法预料,所以我们不可能教完所有单词,我们甚至不能穷尽英语定冠词the的所有用法。我们只需要教课程标准规定的、我们需要教的内容。第二,义务教育阶段只完成本段任务,不要去完成高中的任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 标准 基本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