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doc





《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课标要求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4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顺序:(1)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4)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1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水反应NaH
2、2O常温下,反应剧烈,酚酞变红色失电子能力:NaMgMgH2O加热反应缓慢,酚酞变浅红色与酸的反应MgHCl反应剧烈,生成大量气体失电子能力:MgAlAlHCl反应较剧烈,生成气体结论失电子能力:NaMgAl2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较钠镁铝氢氧化物比较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碱性逐渐减弱结论失电子能力:钠镁铝1元素原子失电子数目越多,失电子能力越强吗?提示:不是。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只与失电子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失电子的多少无直接关系。2如何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单质失电子能力?提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从左到右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应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
3、即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失电子能力越强。(2)比较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3)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一般来说,碱性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4)比较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弱。(5)比较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在水溶液里若XnYXYm,则Y比X失电子能力强。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碱性:NaOHMg(OH)2Al(OH)3,故还原性:NaMgAl()(2)金
4、属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3)Mg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Na不能,故金属性:MgNa()(4)熔点、硬度:AlNa,故金属性:NaAl()(5)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2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解析:选D金属性强弱不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或电子层数的多少,A、B错误。选项C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同等条件下,与酸反应越剧烈,放出H2
5、越快,则金属越活泼,与放出H2的多少无关;选项D正确,因为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才能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H2,而较不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3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解析:选B由于金属活动性:KBaNa,故金属钡与水剧烈反应:Ba2H2O=Ba(OH)2H2,则A、C、D三项不正确。Si、P、S、Cl得电子能力强弱比较元素(单质)SiPSCl与H2反应高温, 很难反应磷蒸气和氢气能反应,但相当困难硫加热和氢气缓慢反
6、应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气态氢化物化学式SiH4PH3H2SHCl稳定性不稳定不稳定较稳定稳定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4SiO4H3PO4H2SO4HClO4酸性不溶性弱酸中强酸强酸比H2SO4酸性强由弱到强结论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越难,生成相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提示:不对。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越易,生成相应的氢化物才越稳定。2由H2SO4的酸性大于HClO的酸性,可推断S的非金属性大于Cl的非金属性?提示:不对。因为HClO不是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判断两者的非金属性强弱。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即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单质与氢气化合的
7、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表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2)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元素非金属性越强。(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表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4)置换反应:对于特定的置换反应,一种非金属单质能把另一种非金属单质从它的盐溶液或酸溶液里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元素非金属性较强,被置换出的非金属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弱。(5)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PH3的稳定
8、性比SiH4强()(2)第3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3)酸性:HClO4H2SO4H3PO4()(4)同周期元素X、Y,若半径:X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2下列不能说明氯原子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原子强的事实是()HCl比H2S稳定HClO氧化性比H2SO4强HClO4酸性比H2SO4强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ABCD解析:选A含氧酸的氧化性强弱不能用来比较元素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故不符合题意;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等因素共同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不
9、能仅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比较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故不符合题意。1递变规律项目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从左右)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7(第1周期除外)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主要化合价一般情况下,最高化合价17(O、F除外);最低化合价4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生成由难到易,稳定性由弱到强离子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由弱到强,阴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2理论解释1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10、依次增强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解析:选C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也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2已知X、Y、Z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高化合价按X、Y、Z的顺序减小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解析:选C同一周期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其最高化合价逐渐增大,故A错误;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故B错误;由已知得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
11、质的氧化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D错误。三级训练节节过关1能说明钠比铝活泼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比铝原子少B相等物质的量的钠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钠产生的气体少C钠与铝的电子层数相等D常温下钠能与水剧烈反应,而铝不能解析:选D能说明失电子能力NaAl,取决于其失电子难易程度,不决定于其失电子多少。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NaMgOB热稳定性:HFH2OH2S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选DNa、Mg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NaMgO,A项正确;B项正确;Cl、S、P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少,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最
12、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C项正确;碱性NaOHMg(OH)2Al(OH)3,D项错误。3能够说明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的理由是()AA、B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半径ABB通常条件下,元素A的单质是气态,元素B的单质是固态C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分解温度高D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解析:选CA项,A、B电子层数相同且原子半径:AB,说明得电子能力:BA,即非金属性:BA,A错;B项,单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项,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B,则非金属性:AB;D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13、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4用“”或“(2)(3)(4)(5)5.请判断:硫、碳、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请从下列给出的试剂中选择合理的实验试剂,利用所给装置验证你的结论(提示:H2SiO3难溶于水)。实验试剂:浓盐酸、稀硫酸、饱和H2SO3溶液、大理石、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甲仪器中盛_,乙仪器中盛_,丙仪器中盛_。(2)乙仪器中的现象是_。(3)结论:酸性_。解析:根据硫、碳、硅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或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来比较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结合题目中提供的试剂可知,应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14、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答案:硫碳硅(1)稀硫酸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2)产生大量气泡(3)H2SO4H2CO3H2SiO31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最易跟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是()A硼B氮C氟D碳解析:选C非金属性:FNCB,则最易与H2反应的为氟。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与Al为同周期元素,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BNa与Mg为同周期元素,且Mg的核电荷数比Na的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强CNaOH为强碱,而Al(OH)3具有两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DZn2Fe3=Zn22Fe2,所以Zn的金属性比Fe强解析:选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018 2019 学年 化学 同步 鲁科版 必修 课时 认识 周期 元素 性质 递变 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9831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