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有些同学做阅读题时,全凭自己的感觉答题,其实,答阅读题也是有技巧可寻的。一、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二、 用原文答题法: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
2、张。具体作法是:把所问问题中的关键词句还原到原文中去,再靠船下篙,一般来说,答案就在该关键词句的上下面。例如:2新集中学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作者所说的“常想一二”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原文第10段紧靠着问题中关键词“常想一二就是”后面的句子就是本题的答案。三、 两步法 阅读题中时常会问到: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做此类题:第一步:我们首先看这个句子(段落)是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如果是在开头,则有以下几种可能: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是在中间,则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如果是在结尾,则起到画龙
3、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第二步:答题格式可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省略号内容再具体到上一步去相对应)例如:陕西省课改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第13题:“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涉及到我帮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从全文结构来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注意,本题只问到结构)答案是:修改作文一事既是文章的缘起,又对交换饭卡起了铺垫和衬托作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四、 三步走法 在说明文当中经常出此类问题,即问“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三步:不能;解释该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
4、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例如:山西省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第13题:“文中加线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答案:不能,“据说”说明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所引资料是听来的,去掉则变成肯定,与事实不符,也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五、 三析法 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莫过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其实这类题目也不一定的答题技巧: 我们可以首先分析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再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哪个是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义。例如: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中第12题“第(11)段中“期待和自豪的
5、泡沫怎样理解?”(3分)首先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其次,分析其表意为:所有的期待和自豪都像泡沫一样;最后分析其中的关键词为“期待”和“自豪”、“泡沫”,结合语境,答案为: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为自己有这么多的子孙而自豪;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六、 进入角色法中考复习指南考试说明中指出考察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概括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做这样的题,我们最好进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去,这就好比让你去主演一部电影,只有你感情投入,用心体会,把握文章的角度才会更准确一些
6、。例如:河北省年课程改革实验区毕业考试中第22题:“西尔维娅对年轻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第23题:“西尔维娅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答这样的题,用此法再合适不过,如果我们以小女孩的身份进入到文章中去,不难发现,小女孩“我”刚见到年轻人时感到很害怕;和年轻人相识后心里产生了爱慕之情;年轻人离去后,西尔维娅时时思念他;我们也不难发现,西尔维娅是一个天真、有主见、热爱大自然的小女孩。七、其他方法:(1)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是在指代词的前面找,找到之后,再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2)某句(某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及有何作用?找出方法并不难,关键是后一问,我们可以按
7、照下面的模式:准确(生动、形象、科学)地说明(论证)了本句(本段)的说明中心(中心论点、分论点);(3)评价赏析一句话,先评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概括文段事例,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当然,现代文阅读,内容包罗万象,题型层出不穷,形式千变万化,但我们答题时只要注意:(1)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后作答,不能望文生义,轻易作答;(2)熟记各种文体的阅读知识,避免知识错误;(3)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的解题技巧。把握以上几点,相信,我们都
8、会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针对一节中的主题句应在这一节中找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结尾处最重要。 3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
9、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8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9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 中考 现代文 阅读 答题 技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