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税法概述.pptx
《第二章 税法概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税法概述.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税法概述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和特征一、税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税法的地位和体系二、税法的地位和体系 三、税法的渊源和效力三、税法的渊源和效力 四、税法的基本原则四、税法的基本原则 五、税收法律关系五、税收法律关系 六、税法课税要素六、税法课税要素 七、我国税法的历史与现状七、我国税法的历史与现状一、税法的概念和特征一、税法的概念和特征(一)税法与税收(一)税法与税收 税法是税收活动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税法是税收活动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障。(二)税法的调整对象(二)税法的调整对象 税法的调整对象即税收关系,主要税法的调整对象即税收关系,主要包括:包括: 1 1、税收体制关系、税收
2、体制关系 (1 1)纵向效力从属关系;)纵向效力从属关系; (2 2)横向协作分配关系。)横向协作分配关系。2 2、税收征纳关系、税收征纳关系(1 1)税收征纳实体关系)税收征纳实体关系(2 2)税收征纳程序关系)税收征纳程序关系 税务管理关系税务管理关系 税款征收关系税款征收关系 税务检查关系税务检查关系 税务行政处罚关系税务行政处罚关系 税收争讼关系税收争讼关系(三)税法的概念(三)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总称。(四)税法的特征(四)税法的特征 1 1、税收立法权限
3、的多层次性和表现、税收立法权限的多层次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性 2 2、税法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的、税法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的统一性统一性 3 3、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 4 4、税法的成文性和强制性、税法的成文性和强制性 5 5、税法规范的技术性、税法规范的技术性 二、税法的地位和体系二、税法的地位和体系 (一)税法的地位(一)税法的地位 主流观点认为税法是经济法的亚部门法(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 1、税法与宪法、税法与宪法2 2、税法与行政法、税法与行政法3 3、税法与民商法、税法与民商法4 4、税法与刑法的关系、税法与刑法的
4、关系5 5、税法与国际法、税法与国际法(三)税法的体系(三)税法的体系 根据税法的调整对象即税收关系内容的不同,税法可以划分为税收体制法税收体制法与税收征纳法。与税收征纳法。 此外较重要的税法分类还有: 按照税收立法权限或者效力的不同,按照税收立法权限或者效力的不同,可分为有关税收的宪法性规范、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收协定等。 按照税法形式的不同,按照税法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税法和单行税法。 按照税法制定的主体和适用范围的按照税法制定的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 三、税法的渊源和效力三、税法的渊源和效力 (一)税法的渊源(一)税法的渊源 从
5、形式意义上来说,税法的渊源是指税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 1 1、宪法性规范、宪法性规范 2 2、法律、法律 3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 4 4、政府规章、政府规章 5 5、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 6 6、国际条约、国际条约(二)税法的效力(二)税法的效力 税法的效力是指税法的适用范围,具体包括税法的对人效力、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 1 1、对人效力、对人效力 (1 1)属人主义原则。)属人主义原则。以纳税人是否具有本国居民身份为征税标准,而不论纳税人的应税行为发生在本国境内还是境外。 (2 2)属地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以纳税人的应税行为或财产是否发生在本国境内或者有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
6、为征税标准,而不论纳税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3 3)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原则。)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原则。为世界各国普遍所采用。 2 2、时间效力、时间效力 (1 1)生效时间)生效时间 实施时间滞后于公布时间; 实施时间与公布时间一致; 特殊情况下实施在先,公布在后。 (2 2)失效时间)失效时间 客观失效; 规定废止; 抵触失效。 (3 3)溯及力)溯及力 一般来说,税收实体法都采取从旧原则,禁止溯及既往。税收程序法采取从新原则,在执行程序上均应适用执行时的新法。 3 3、空间效力、空间效力 (1)中央税法的空间效力 国家主权所及的领域 (2)地方税法的空间效力 本地方行政管辖
7、区域 四、税法的基本原则四、税法的基本原则 (一)税收法定原则(一)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而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尤其是征税权的行使必须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1 1、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 2 2、课税要素明确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 3 3、征税合法原则、征税合法原则(二)税收公平原则(二)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负担必须在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主体之间进行公平分配,在各种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主体地位必须平等。 1 1、经济上的公平、经济上的公平 (1)受益说 (2)负担能力说 消费 财产 所得 2 2、法律上的公平、法律上的公平(
8、三)税收效率原则(三)税收效率原则 税法的制定与执行必须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税收行政效率,有利于减少纳税主体的奉行成本和额外负担,以降低社会成本。 1 1、税收经济效率、税收经济效率 2 2、税收行政效率、税收行政效率(四)实质课税原则(四)实质课税原则 在具体适用税法时不能仅根据外观和形式确定是否应予课税,而应根据经济上的事实关系判断是否符合课税要素,以求公平、合理、有效地进行课税。 1 1、税法客体的经济上的归属;、税法客体的经济上的归属;2 2、无效法律行为满足课税要件;、无效法律行为满足课税要件;3 3、违法或违反善良风俗行为满足课税要件;、违法或违反善良风俗行为满足课税要件;4
9、4、税收规避行为的否认。、税收规避行为的否认。(五)诚实信用原则(五)诚实信用原则 征纳双方在履行各自的义务时,应诚实地履行义务,不得违背对方的合理期待和信赖,实现纳税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平衡。 五、税收法律关系五、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理论模型(一)税收法律关系的理论模型 税收征纳法律关系税收宪法性法律关系税收体制(税收分配)法律关系税收行政法律关系涉外税收征纳法律关系国际税收分配法律关系关系税收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税收立法违宪审查关系(司法审查)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 1、概念、概念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
10、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2、主要特征、主要特征(1)一方主体始终是国家及其征税机关。(2)双方具有单方面的权利与内容。(3)以纳税人发生税法规定的行为和事实为产生前提。(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即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1 1)征税主体)征税主体(2 2)纳税主体)纳税主体 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即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 1)税务机关的权利)税务机关的权利 税务管理权; 税款征收权; 税务检查权; 获取信息权; 强制执行权; 税务违法处罚权。 (2)税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税法概述 第二 税法 概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