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B卷.doc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B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太
2、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2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时周王对诸侯的控制B西周时周王对诸侯失控C春秋时诸侯列国的纷争D周代分封制度逐渐崩溃3西周中晚期的大量“册命金文”显示,周王对官员的册命通常伴有土地赏赐,且赏赐力度不断增加,但这样的赏赐并不以
3、官员效力王室的时间长短或工作分量的大小为转移。据此可知当时A分封仍以宗法制为原则B汉字开始成为成熟文字C周王统治依靠官僚政治D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4周初的一些文献把周克商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这主要体现了A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B儒家经典在周初已成熟C儒学否定周克商是进步D周人谋求权力的合法化5东周后半期诸侯各国“政逮于大夫”,政自大夫出,诸侯的土地人民逐渐被少数强宗夺去。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的土地人口被夺走B东周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C卿大夫与诸侯共同执政D卿大夫逐渐演变为最强宗6据秦律置吏律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4、。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7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B惩处犯罪的效果性C对犯罪证据的采信D制定法律的出发点8嬴政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并在重要物品上铭刻诏令。下图为刻有诏文的“权”,意在显示A嬴政功盖三皇五帝B皇权不可僭越C效法商周制度的决心D秦重视商业发展9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5、”。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A以年龄为准则B以血缘为纽带C以等级为核心D以德才为标准10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A废除宗法制度B弘扬三纲五常C取消分封制度D维护皇权尊严1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秦汉,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宗法制度的影响B小农经济的产生C儒家思想的发展D郡县制度的发展12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
6、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3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14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
7、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15汉书诸侯王表载:“武(武帝)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实质上反映了:A诸侯不参与政事B西汉推行附益法C君主专制到顶峰D中央集权的加强16汉武帝在位54年任命了13位丞相,这些丞相离职情况分析如图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独尊儒术”使得皇权稳固B中央集权统治空前强化C丞相“位高权重”局面改变D中央政治斗争残酷激烈17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
8、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B限制丞相权力以强化专制C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D反击匈奴的军事战争需要18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19明代皇帝在处理密疏时,既不需内阁的票拟,又不必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批答后也不必经过六部驳正发抄。这反映出A明朝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B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C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D内阁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20剑桥中国明代史指出:胡惟庸的权力不断膨胀,这促使御史韩
9、宜可在御前当面攻击胡惟庸及其盟友。告发胡惟庸等人不忠于皇上,僭越皇权。材料反映的是A相权与皇权的矛盾B明初社会矛盾的激化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宰相废除的根本原因21明代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行省之下有府、州、县,县是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最基层单位。每个县有一个县官,根据省籍回避制度,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明代推行“省籍回避制”A激化了社会矛盾B有利于中央集权C净化了官场风气D推动了地区交流22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增设管理财政的“三司”,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政治制度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
10、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深刻影响了国家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23随着大量汉民流入蒙古地区,漠南地区逐渐形成半农半牧或农业区。对此,康熙帝在张家口等地设置专管汉民的县丞,嘉庆帝在吉林、盛京、直隶等口外毗连地区设置府、州、县、厅。这些设置A普及了内地管理制度B巩固了清朝国家统一C促进了蒙古农业发展D动摇了封建领主经济24清初将长城以内的汉地划分为十八行省基本沿用明朝旧制,在东北、外蒙古和新疆则设置了五个将军辖区由中央委派重臣兼管军政民政,在西藏青海则设置办事大臣监管当地事务,在蒙古采取其民族的盟旗制度并定期会盟,西南则广设土司,这些做法A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B表明统治者实行民
11、族歧视政策C大大加强了当时中央集权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古代中国,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凡是周围的国家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反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清晰稳固的边界却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疆域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朝贡体系自汉末就得到了确认,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定制,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
12、巩固边关。摘编自葛兆光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
13、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与近代中国疆域边界观念不同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7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朋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突出政治现象,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论。北宋时期欧阳修作朋党论,指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建议君王支持真朋党安定天下。清朝雍正亲自写御制朋党论,批评欧阳修观点为邪说,“罔
14、上而行私,安得为道?修之为道,小人之道耳”。指出朋党“假同道之名,以济同利之实”,干扰皇帝决策,必须坚决打击。御制朋党论虽为雍正个人所撰,但颇能说明历代帝王对朋党深恶痛绝的心态。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材料二 自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即是一个组织松懈,纪律欠严的组织,由此辛亥革命后很快被袁世凯分化瓦解。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曾多次改组国民党,但因按指模宣誓等封建方式引发党人不满,最终均无疾而终。到1924年,国民党虽号称有20万党员,实际上多为“挂名党员”。全党没有组织、没有会议,偶尔发布的宣言,常被作为“趣闻”刊登在几家报纸上。在借鉴俄共布尔什维克组织模式基础上,改组后的国民党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政党
15、组织体系。此后国民党连续执政20余年,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摘编自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材料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协全国委员会成为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国事的机关。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明确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的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1993年全国人大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存在与发展”写入宪法。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欧阳修与雍正观点的异同,并指出朋党屡禁不止的制度根源。
16、(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24年国民党改组的历史背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9个)(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8分)2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体制,自秦建立,经汉、唐、宋、元不断发展完善,至明清达到顶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材料二 在唐代,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这些招书的颁发或敕令的下行取得门下省的同意。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若中书省起草的文稿有不当之处,门下省可批驳,甚至将其封还重拟。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认可才成。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
17、摘编自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4分)(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新举措,简析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历 史 答 案第卷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在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
18、奴隶制趋向崩溃,答案为C。ABD是分封制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具体表现,不能反映实质,排除。【答案】C2【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现象,当时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表明了西周时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关系,答案为A。从“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可知周王控制诸侯,B错误。春秋时诸侯列国的纷争是周王无力控制诸侯,与材料内容不符,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崩溃,D错误。【答案】A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中期周天子册命官员通过厚赐来获得官员的支持,可见周天子的权威在下降,选项D正确;材料中提及“赏赐并不以官员效力王室的时间长短或工作分量的大小为转移”,可见当时分封并不完全以血缘为原则,
19、选项A排除;选项B与材料无关,排除;西周政治是贵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选项C排除。【答案】D4【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初期文献肯定周灭商的主要目的。周初的文献主要是官方修撰的,其中把周克商说成是正义、高尚对荒淫无道的胜利,实际是在强调周克商的合法性、正义性,故D项正确。“真实看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 儒学在春秋时期才由孔子创立,因此不可能在周初出现,也不会对周克商事件做出评判,故排除BC项。【答案】D5【解析】“政自大夫出”等字眼反映了分封制度的瓦解,即分封制遭到破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现象而非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也是现象而非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周王仍然为最强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B卷 备战 2020 年高 考高三 一轮 单元 训练 第一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