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所得税制的还富于民.docx
《我国所得税制的还富于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所得税制的还富于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所得税制的还富于民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所得税改革 (一) 摘要与关键词1、 摘要 西方发达国家向来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等为目标,不断的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并形成了以所得税为主题的税制模式,朝着“拓宽税基、降低税率、减少档次、简化税制”的基本方向发展。我国一向是以流转税与个人所得税为主的双主体税制为主,而目前的调整和改革必须置于全球税制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转换税制模式、调整税率结构等措施。构建高效、公平、科学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以求逐步实现与国际个人所得税制的接轨。如何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税收制度的情况下,改善目前所得税征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真正做到以所得税保证
2、效率与公平,做到还富于民,使得这次的改革做到人民与国家的双丰收,这是本文讨论的问题核心。2、 关键词 西方所得税制度 我国所得税改革(二) 目录 1.发达国家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及现今在税务制度中的地位 2.我国所得税征求发展,功用及当今现状 3.当今中国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4.借鉴西方经验,改革所得税使其换富于民 (三) 正文内容1.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的发展及其经验(一)美国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在10年繁荣之后明显减速。所以,2001年5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被布什称为“对付经济下滑的保险政策”的减税法案,宣布在未来10年内美国将减税1.35万亿美元。其主要内容
3、有:1.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到2006年,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将从39.6%降到35%,36%、31%、28%三档税率也分别降低3个百分点。目前,15%的最低档税率也将从2005年开始逐渐降低。此外,每个纳税人每年可以得到最高300美元的退税,一个单亲家庭可以得到500美元的退税,双亲家庭则可以得到最高600美元的退税。2.提高遗产税免税额。遗产税的免税额由目前的67.5万美元提高到2002年的100万美元及2009年的350万美元,2010年实现全免。同时,如果将遗产捐献给私立大学、宗教团体、科研机构、文化组织等,也可免缴遗产税。3.增加对个人教育支出的税收优惠。在20022005年间,个人
4、用于教育支出的税前扣除最低限额从5000美元调整到2000美元,例如,年收入在13万16万美元之间的纳税人高等教育费支出在2000美元之上的部分即可获得税前扣除,而不必是以前5000美元以上的部分才允许扣除。另外,取消了以前对学生贷款利息税前扣除的限制,并增加了可获得税收优惠的教育储蓄账户的限额,由5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此次减税计划是美国近20年来最为庞大的减税计划。(二) 德国德国19992001年间税制改革法案推出的改进措施主要有:1.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最低税率分三步自25.9%降到19.9%,最高税率从2000年起自53%降到48.5%.2.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最低应税所得由
5、12386马克(1998年)提高到14100马克(2002年);子女免税额由每月220马克提高到250马克。3.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公司所得税税率自30%降到统一的25%;公司出售所持另一公司股份(持有期限在1年以上),所获利润自2001年1月1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公司所得税使用的特殊最高税率自47%降到45%,累积公司利润适用的公司所得税率自45%降到40%.2000年2月德国政府又批准了从20012005年分3个阶段对目前税收体制进行改革的方案,其核心是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减轻私人税负。2001年包括合资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从2000年的40%降到25%,公司出售股
6、份所得不再征税。个人所得税的最低税率2000年为23.9%,到2001年时降到19.9%,到2003年时进一步降到17%,到2005年将最后降为15%;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1998年为53%,到2001年时降为48.5%,2003年为47%,2005年为45%.税收计划全部完成后,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和最低税率都将降低近10个百分点。(三) 加拿大2000年2月加拿大政府宣布了约580亿加元的减税计划,其主要内容有:1.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到2004年,个人所得税中,高档税率的收入分界点分别由现在的4.49万加元和8.98万加元增加到5.31万加元和10.62万加元,中档税率由26%降
7、至23%.逐步取消对高收入者5%的个人所得税附加税。同时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生计扣除。2.逐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自2001年1月起,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8%逐步降低,到2004年将降至21%.3.减少对资本所得的征税。自2000年2月27日起纳税人投资所获投资收益的应税比例由现行的3/4降至2/3;延迟职工持股收入的纳税时间,对年持股不超过15万加元的职工应税时间推迟到出售股票时。此外,为鼓励小企业的发展,纳税人投资于小企业获得的资本收益,如继续投资于其他小企业,其应纳税款允许抵免。2000年10月18日加拿大又宣布了一项减税计划。从2001年1月1日起,加拿大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将全面下调,其中中等
8、以下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17%调至16%;中等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24%下调至22%;年收入在610万加元之间者适用的税率将从29%调至26%;年收入10万加元以上者继续使用29%的税率。这两项约1000亿加元的减税计划是加拿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减税计划,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和小企业的负担,同时能扩大税基,增加政府收入。1.西方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以所得税制为主的税制改革,税制改革贯穿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且有进一步深入的趋势。此次改革规模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步调之一致,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一)经济形势变化,致
9、使政府所依据的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应运而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自30年代后被大部分西方国家采纳。按凯恩斯学派(凯恩斯及其后继者)的理论,经济衰退、高失业率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但私人部门由于悲观预期难以启动有效需求,所以,扩大有效需求的重任自然落到政府身上。为了扩大有效需求,政府可用增加政府支出、扩张财政赤字、增发货币等手段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几十年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能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的税收制度,其主要特征是高累进、多优惠。凯恩斯主义在战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滞胀”时期,失业率和通胀率
10、剧增,经济的实际增长率普遍降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05%,法国为2.3%,联邦德国为1.65%,英国为1.15%,日本为3.7%,意大利为1.8%,这比20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低得多。面对这种情形,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与政策已显得力不从心,而各种反凯恩斯学派的非主流学派如货币学派、供应学派等新经济自由主义乘机而起。这些学派的经济理论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旧税制造成纳税人横向不公平,而高度累进的税率造成人们的重税感,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对私人储蓄和投资的刺激力,致使经济缺乏活力,效率日见低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
11、逐步发展的税收理论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西方国家税制的消极作用税收额外负担息息相关的有两个问题:一是相对于税后工资的劳动供给弹性,二是相对于税后收益率的储蓄弹性。随着对效率测算手段的提高,对现实中弹性符号及大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结论也在不断地被修正。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代研究”没有发现所得税对劳动的显著影响;稍后“第二代研究”的结果认为家庭中主要收入赚取者之劳动供给对税收反应不敏感,而非主要收入者则比较敏感;而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成果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劳动供给的税后工资弹性为正。关于税后收益率储蓄弹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表明储蓄弹性也
12、是比较高的。研究结果的深化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直接税尤其是社会保障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作用的质疑。这一切构造出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税收制度,即税率合理、税基宽广、优惠极少的“中性”税制美国人称之为“水平运动场”。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入主白宫,撒切尔上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法国除外)也大都由保守派执政。这些政府信奉并采纳新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采取了减税、削减或控制社会福利支出、控制货币发行量等一系列经济措施,以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回升。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简化税制等为基调的税制改革了。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取得了成效,到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经
13、济普遍回升,赤字大幅度缩减,有些国家还出现了盈余,如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但好景不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又进入低迷阶段,这使得信奉实用主义的各国政府再度怀疑自己的政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萧条的阴云密布全球,更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去检讨自己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减税刺激经济,从而增加供给、扩大税基仍是主旋律,但各国又开始注重重新启用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政策。1998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的一篇题为干预经济学的文章,公开支持重新启用干预经济理论。1999年7月英国卫报刊登了题为从亚洲危机中获得的经验是重新采用凯恩斯主义的著名文章,在具有自由主义传
14、统的英国肯定了国家干预理论。总之,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一直在增税与减税、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均衡点,表现在税制改革中,既有减税以促进需求与供给,又有给高收入者增税以保持社会公平,在有增有减的“双向”税收调节中达到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结合。(二)税制存在若干弊端,改革税制成为必然1.边际税率过高,抑制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私人储蓄和投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所得税制的突出特点是档次多、累进程度高,有的国家的最高边际税率甚至超过80%.但实证研究证明,劳动力的参与率和参加劳动的时间对边际税率比较敏感。当边际税率过高时,替代效应明显增强。高度累进的所得税制固然对增进纵向公平起着良好
15、的作用,但却损失了效率,不利于经济增长。2.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严重脱节,“高税率”未必能增加收入。西方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前的名义税率普遍较高,但由于存在着名目繁多的减免、扣除及其他优惠规定,致使实际税负率大大低于名义税率(见P37附表)。这一方面不利于提高税收透明度,造成了人们的重税感;另一方面国家在高税率下并未取得高收入。3.若干减免、扣除及其他优惠规定使税收制度复杂化。不仅给纳税人申报、计税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给偷逃税行为以可乘之机,给税务机关执法带来了困难。德国、美国此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三)财政支出与财政赤字的矛盾要求进行税制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衰退,财政状况不断
16、恶化,赤字连年上扬,到1983年赤字占GDP的比重创出新高,美国为4.1%,法国3.2%,加拿大6.9%,英国3.9%(1984年),意大利12.6%(1985年),OECD国家平均为5.4%,这个比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值。但是凯恩斯主义“悖论式”的政策不能帮助发达国家缓解赤字压力,所以只有求救于新经济自由主义。为了削减赤字,防止财政恶化,供给学派主张减支,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认为这将在短期内通过降低税率和扩大税基使税收收入保持不变,长期内却能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收入,达到消灭赤字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税制改革因赤字而起,反过来也削减了赤字。
17、但到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各国减支不力,再加上经济不景气,财政赤字又有所回升,并于1993年达到顶峰,OECD国家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的平均值高达4.5%.赤字水平再一次达到税制改革前的水平,使得各国不得不再次对原来的税收措施进行修正。美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其他国家也有类似对高收入者增税的举动。受赤字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意大利的税制改革。19811994年间,意大利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一直在9%以上,其中有7年在11%以上。为了降低赤字,也是出于征管落后的原因,意大利没有采取与其他发达国家类似的措施,而是通过提高税率来削减赤字。直到1997年赤字占GDP比重降到3%以下,意大利才
18、开始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四)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各国税收竞争使各国税制出现趋同化各国的开放政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间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有:1.国际贸易迅速增加。1996年全世界出口总值突破了5万亿美元大关,达到5.1万亿美元,世界服务出口贸易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2.国际资本流量扩大。1996年全世界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比1995年增长了32%,总额高达1.7万亿美元,而20世纪70年代仅为几百亿美元。3.直接投资增加。近20年来直接投资增长了12倍,达到31500亿美元。作为全球化重要标志的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
19、生产总值的40%和国际贸易额的50%.4.劳动力流动加快。5.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也极为迅速。目前世界上已建立了24个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等形式的区域集团。经济全球化使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而要素之所以全球流动是为了寻求最优税后回报率。所以影响要素流动的因素中除了资源和投资环境外,税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因而税前回报率差别并不大,税收对要素流动有较大的影响,税收竞争成为发达国家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形式。一旦一国降低生产要素的税负,世界上的生产要素就会迅速向该国流动,这会造成其他国家生产要素和税基的流失,使其在竞争中
20、处于不利地位。为了防止“产业空心化”和税基流失现象的出现,其他国家会马上采取类似的减税措施。这就是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地进行税制改革的重要原因。2.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1.从纳税人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同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2.从课税范围看,税基普遍较为宽泛。除了赡养费、社会保障收入等所得项目外,其他所得类别几乎都要纳税。3.在扣除项目上看,大多数发达国家有个人宽免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扣除必要的生计费用,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对必要的经营费用,多数国家允许纳税人进行扣除,扣除方法分为
21、标准扣除、分项扣除:对非经营费用,多数国家限制扣除或不允许扣除;对于亏损,多数国家都不允许冲减所得,少数国家允许分项弥补经营亏损和资本利亏。4.从税率和级次看,各国税制改革的趋势是降低税率、减少级次。5.从申报身份的选择看,主要有夫妻合并申报、夫妻各自申报、自行选择申报等三种申报选择,其中夫妻合并申报评价较高。6.从征收管理看,一是管理趋向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二是强化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实行个人所得税指数化:四是税收征管高度信息化,强化征管和监控。2.我国所得税的情况介绍(一)我国所得税的发展历程我国个人所得税始于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公布了所得税条例,但未真正实行。直到193
22、6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后,才真正开征了个人所得税。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法,包括了个人所得税内容。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80年之前这段时间,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一时期,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简单,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较低,个人收入差距不大。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了解决来华工作的外国人的所得征税问题,国家财税部门开始研究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度。1980年9月1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于同日公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该法规
23、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住满1年的个人和虽然不在中国境内居住但是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个人。征税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利息等6类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按照6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税率从5%45%不等,其他5类所得均按照20%的税率计税。为了适应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并对其中的高收入者进行税收调节,1986年1月 7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自1986年度起施行。条例规定:纳税人为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行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城乡个体工商户。征税所得包括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其每年收入总额减除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所得 税制 富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