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与你同行.doc
《让我与你同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与你同行.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让我与你同行一、中学生使用网络现状21世纪是信息与通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1999年我国网民人数为400万人,到200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250万,而到了2003年底,我国网民已达5910万,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以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中学生上网的比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到2002年底,我国中学生上网人数为总上网人数的17.6%.然而由于调查的片面性,这一数据并不完全代表了我国中学生上网的真实情况,据笔者在贵
2、州省贵定县第一中学和贵阳市一些网吧进行的调查显示,这一数据远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为高。笔者在贵定县第一中学口头调查显示,该校高中一年级的231人中,从没上网的为55人,占总数的23.8%;经常上网的为42人,占18.6%;偶尔上网的为134人,占57.6%。这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已经在接触网络,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生上网情况,笔者在贵阳市的一些网吧进行了走访,在一间营业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网吧内,有大约60台电脑,在上网的50多人中,有25人是中学生,占了总人数的40%强,25位上网的中学生中,有15位在玩网络游戏,且全为男生,经询问,他们每天的上网时间为3小时以上,而且经常因为上网而旷课。
3、其余的10人中有8人在聊天,2人在浏览网页。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使用网络的用途是和学习无关的,甚至还极大的影响到了学习。由此可见,我国中学生使用网络存在着非常大的误区,更因为许多不正确的使用,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产生了许多“网络心理障碍”患者,更由于网络中信息的无节制,让许多中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本文章仅是从教育的角度,在了解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对“网络心理障碍”的心理成因和如何对中学生上网进行合理的引导,全面的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让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真正的做到为中学生服务。二、中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障碍”心理
4、障碍包括广义的心理障碍和狭义的心理障碍,广义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异常(mental abnormality)。狭义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异常各种表现中的一种类型,也称之为心理失常。本文所指心理障碍是狭义的心理障碍。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丰富而刺激,在其间你可以体会到由电脑和网络共同合成的一种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在虚拟实在中,你可以遨游于星际太空,也可以潜行于海底深渊,你可以做万恶的枭雄,也可以当伟大的英雄。此外,网络的互联还构筑了一个虚拟社会。在网络社会的互动中你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角色:你可以装作成熟老练的长者,也可以做天真无邪的孩童;你可以是侠胆豪情的男子汉,也可以变
5、成柔情可人的小妹妹。网络圆了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为人提供变换角色的机会,但必须警惕,这个虚拟世界很容易使意志薄弱者发生心理障碍。由于中学生心理不成熟,意志较弱,容易受网络的引诱而沉湎于其中,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症”。“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上网成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进行聊天、玩网络游戏等活动,进而迷恋网络,离开网络就会产生各种病症,以致损害健康,造成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失调。典型的表现是:厌食、失眠、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冷漠、孤僻、丧失兴趣。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色情成瘾、网恋等。1. 孤
6、独抑郁:网络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人机对话来实现的,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相比,它掩盖了许多丰富的内容:眼神、微笑、手势、语调等非语言符号,存在情感深层交流不足的缺陷。如:在网上,人们无法体验到现实中的直接情感交流所带来的愉悦;人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特别是其内在的亲和动机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因而,长期在网上交流,会使人们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紧张感,孤僻与冷漠则乘虚而入,从而害怕与周围的人交往。而这种孤独感让中学生更加依恋网络,一旦离开则无所适从、烦躁不安,整个人呈现出电脑化、网络化的状态,易产生人际情感谈漠,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等现象,进而渐渐走向个人的孤独世界,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2.游戏成瘾
7、:所谓成瘾是指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虽然这样做会给自己或已经给自己造成某种不良后果,但仍然无法控制的行为。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视力下降。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恢复操作电脑游戏后,精神状态便恢复正常。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因此,被人称之为“电子海洛因”。之前的人们一般认为,游戏可益智,但是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计算机游戏
8、只刺激了视觉和运动有关的那部分脑的活动。无法取到真正益智的作用。3.色情成瘾:现今的网络已成为最大的色情供应渠道,一些色情网站为了增加浏览人数,往往用一些十分巧妙的名字,引人误入陷阱。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性生理迅速发育,而性心理还处在发展阶段,对性知识充满了好奇,网络上不健全的宣传方式,常常使他们获得一些不健康的性知识,并产生性冲动,由于家长的忌讳和学校性教育的缺乏,致使中学生的性知识教育跟不上他们的发育需要,这样一来,网络上丰富的色情资源趁虚而入,让许多中学生迷恋其中,欲拔不能。因而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为,损害身心健康,更有甚者造成犯罪,酿成不可补救的后果。4.网恋:中学生因为在现
9、实生活中的早恋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限制,转而在网络上寻求恋爱的对象,但是网恋是十分虚幻的,一不小心还会上当受骗,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如果过多的接触网络,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做事急躁、冲动,对网络恋情寄以厚望。如果再遭受网恋的打击,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并且把这些情绪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三、“网络心理障碍”的心理成因“网络心理障碍”的发生与中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中学生个体心理学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现象,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要求理解与难为他人
10、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而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与“克隆”,如果中学生的上述心理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与释放,再加上个体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就可能使中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找到缓解这些矛盾的途径而不能自拔。具体地说,引起“网络心理障碍”的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矛盾影响下的交往心理的作用。中学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中学生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自我中心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交往
11、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网络上的交往事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又由于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和网上传呼等手段进行联系与交流,就使交往双方避免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面对面的压力,而且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这样就使这部分中学生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不但避免了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心理,又满足了交往的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2.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中学生正处在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成熟的阶段,且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一方面,由于心理幼稚,意志力不坚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加上当前获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