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王强 审核人:冯超静王强年级 :七年级 班级:135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根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开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2.识读战国铜壶战国形势图等,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研读材料,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开展个性。3.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了解这一水利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2.难
2、点:都江堰的修建及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三、学与教过程1.温故互查,稳固提升复习第6课动乱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利弊。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平王即位后因为鎬京西面受犬戎威胁和镐京残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首都迁到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法3.独立自学,提出疑难1自学问题提纲1.战国时期的形成过程、战国七雄、代表战役、战争特点;2.商鞅变法的原因、时间、国家、支持者、措施、影响;3.都江堰的修建时间、修建者、构成、功能、影响;2自学指导找出课本中关于以上问题所在段落
3、,逐句分析,用自动铅笔在文本中做出标记。(3) 自学检测1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韩B.赵、燕、魏C.韩、赵、魏D.楚、魏、秦2.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3. 以下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4.互帮互助,解惑释疑1合作问题1.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一说你的理由和认识2.说一说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启示?3.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材料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在历史上共同的奉献是什么?2展示交流,质疑点评4、当堂训练,反思归纳1当堂检测1.“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2.以下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A. B. C. D.3.战国时期发生的典故有 一箭之仇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A.B.C. D. 2课堂小结(3) 知识体系(4) 学后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国时期 社会 变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