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人所得税.pptx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个人所得税.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n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和计算方法,明确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法。n重难点提示重难点提示n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n授课内容授课内容n1.个人所得税概述 n2.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概述n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n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n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个人所得所征收,它由原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三个税种合并统一而成。二、个人所得税的
2、特点 n1.实行分项分率课征制 ;n国际上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有总额课征和分项课征两种办法。我国选择的是分项分率课征制。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列举了11个应税所得项目,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税;对其他所得实行20%的比例税率征税。 n2.实行定额和定率相结合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方法 ;n对我国居民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定额扣除3500元,对外国居民和中国非居民每月定额扣除4800元。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n3.计税方式多样性;n 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年计税,分月预缴;其他各项所得均采用按次计税的方法。n4.鲜明的奖限政策 ;n为加强对某些过高收入的调节力度,税法增加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的规定。同时,为鼓励专家学者著书立说,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税法规定对稿酬所得一律减征30%的个人所得税。 n5.以个人为计税单位;n6.计算简便。三、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n 1.有利于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税收体系的完善;n2.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n3.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权益 。第二节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度n一
4、、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判定n1居民纳税义务人的判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居民纳税义务人。 n(l)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即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所谓的“户籍”,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户口,我国公民通常是有户口的。在我国有住所的,一般被判定为居民纳税义务人。 n(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在我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临时离境的,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不扣减日数。 2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 n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非居民纳税义
5、务人。n (l)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这种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没有来中国的外籍个人,他们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形式一般是由于资金、技术或财产在中国境内被使用而获取的。 n(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并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居住不满一年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收入的个人。一般是指短期行为来华的外籍人员,如承包工程中短期作业的外籍个人,到中国境内演出或表演的演员或运动员等。 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 n 1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按照国际惯例,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即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取得来源于全世界范围的所得实施征税权。 n 2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
6、。非居民纳税人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但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华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足90天的个人,其取得的中国境内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转嫁给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税。 三、所得来源地的认定 n1对各项应税所得来源地的认定原则:n(l)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提供劳务活动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n(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其实际生产、经营地为所得来源地;n (3)稿酬所得,以稿酬的支付地为所得来源地;n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该项特许权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n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使用资金并支付利息或者分
7、配股息、红利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n (6)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n (7)财产转让所得,以被转让不动产的座落地或者转让动产的转让地为所得来源地;n (8)偶然所得,以所得的产生地为所得来源地。四、征税对象n1.工资、薪金所得n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n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n4.劳务报酬所得n5.稿酬所得四、征税对象n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n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n8.财产租赁所得n9.财产转让所得n10.偶然所得n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五、税率n1.超额累进税率(7级、5级和3级)n2.
8、比例税率 (20)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多35000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多55000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多80000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个体工商户和承包、承租所得适用税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0元的50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元至1
9、0000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14750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距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 率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2万元的 不超过1.6万元的 20 02 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 超过1.6至3.7万元的 30 20003 超过5万元的 超过3.7万元的 40 7000 适用税率n1. 7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于按月征收税款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n2. 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n3.对个人取得劳务报酬一次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
1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n4.出租居民住用房适用10的税率,自07.8.15日起,储蓄存款税率由20调减为5;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税收优惠n1.免税项目n2.减税项目n3.暂免征项目七、应纳税额计算 n1.一般情况下应纳税额计算n个人每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费用减除的具体标准为(2011.9.1始): n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的中国公民,在扣除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所得的津贴、补贴差额后,每人每月减除费用3500元。 外籍人员的扣除n考虑到外籍人员、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在境外工作的中国公民生活费用较高的实际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个人所得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