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2022年1月6日在东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东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2022年1月6日在东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东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2022年1月6日在东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东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2022年1月6日在东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1年东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21年1月6日在东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布日期:2021-01-07 市长:商建明 一、“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稳增长、谋发展,综合实力在争先进位中加速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连上两个百亿级台阶,2020年达到89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3.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0亿元,3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安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3.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080亿元
2、、725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70%、108%,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单位GDP能耗下降22个百分点,创成中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被表彰为省首批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获得省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14项表彰,连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产业质态在转型升级中持续优化。连续三年入选全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跻身首届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列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56位、排名上升39位。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170.8亿元,年均增长12.4%;四大主导产业规模
3、突破700亿元。销售超亿元、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分别达150家和38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76.5%和58.3%。农业四大特色产业年产值超120亿元,获评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增高标准农田66.3万亩,创成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东台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富安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唐洋镇建成全国智能化养蚕基地。规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12家,认定沈灶青椒、许河冬瓜等国家地理标记农产品9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亿元,获评首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旅游业年收入超100亿元,新创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各2家,黄海森林公园创成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
4、地,西溪景区建成省级影视基地,五烈镇甘港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进入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区域活力在创新引领中竞相迸发。“三去一降一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基层“三整合”改革扎实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获省政府表彰,“时堰模式”获全国金扁担改革贡献奖。被评为省双创环境评价先进地区,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去年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达1.11亿美元和12.3亿美元,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57.8%和72.8%。深化推动开发园区优化整合,经济开发区创成国家级绿色园区,综合实
5、力列省级开发区第9位,沿海经济区创成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高新区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五年翻两番、达213家,跻身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补短板、强功能,城乡面貌在协调融合中呈现新颜。“一城四区”布局更加明晰,“六横十纵”路网全面拉开,城镇化率提高到63%。推动城市微更新、微循环、微治理,改造棚户区、更新老小区225万平方米,创成省优秀管理城市,荣获江苏人居环境奖。实施集镇“十个一”工程,安丰创成全国首批特色小镇,溱东、安丰通过全国文明镇复查验收,三仓、新街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东台镇跻身中国百强镇,梁垛镇临塔村创成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建成省
6、特色田园乡村7个、省漂亮乡村16个,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盐通高铁通车运营,高铁东台站、一级客运站投入运用。新增一级马路120公里,新建提升农村马路1200公里、桥梁880座,创成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建成运行变电站9座,南苑水厂15万吨扩容、首条高压燃气管道等投入运用,供电、供水、供气保障实力显著增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美环境、优生态,绿色底蕴在系统治理中不断厚植。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城市。大力实施“一片林”工程,年均新增植绿2万亩以上,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高标准修复沿海湿地、岸线,自然湿地爱护率达64%,条子泥成为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
7、坚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6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34.4微克/立方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湾滩长制”,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心、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头灶化工园区关停转型到位。扎实推动“三项清理”,盘活土地3637亩、厂房65.8万平方米,被表彰为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惠民生、增福祉,群众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日益改善。坚持民生优先,每年80%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城乡基本养老、失业等保险综合覆盖率超98%。城镇登记失业率限制在2%以内,新增就业再就业10万人。“救急难”互助会
8、获评全国社会救助领域最佳创新实践成果,入选全国公益慈善百强城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4所,四项教化惠民工程推动到位,入选国家教化现代化监测样本县(市)。建成市中医院东院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中国长寿之乡创建通过评审,创成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新图书馆即将开放,“三馆一站”覆盖率100%,东台革命老区发展史获省特等奖,“东台发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化开展平安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全覆盖拉网式平安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区域本质平安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省级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
9、战取得阶段性成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稳步推动,公共平安感、法治满足度居全省前列,市公安局被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七五”普法顺当完成,获评省政府法制工作创新奖,被表彰为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省平安县(市)。 五年来,我们坚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决“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作风效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关切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对口协作、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对台、侨务、科协、
10、档案、地方志、公积金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国内国际形势深刻改变,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市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科学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众志成城,经住了新冠疫情冲击的重大考验。坚持把人民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听中心号令、抓主要冲突、下明确指示、靠人民群众”,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实现确诊病例零重症、医务人员零感染、社区传播零发生。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累计跟踪管理2.7万人,集中隔离视察5559人,核酸检测13.9万份,守住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先后向湖北武汉、黄石捐赠防疫物资,组织18名“最
11、美逆行者”驰援武汉,启动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临床试验,彰显了硬核担当和大爱情怀。克难求进,取得了逆势稳健增长的发展成效。围绕任务不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创新推出“制造业28条”“科创18条”“服务业20条”等一揽子含金量高的激励政策,累计减税降费12.2亿元。踩足复工复产“大油门”,按下经济复原“快进键”,主要指标逐月企稳回升,在盐城领先实现“扭负转正”。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7家,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8家,均创近年之最、列盐城之首。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分别增长1
12、5.2%、13.6%,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1.2%、19.5%。聚力招商,形成了重大产业项目的突破之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第一要事,大力开展“全员全域全年”招商,成立38个专业招商局,设立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新开工、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0个、42个,新增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数居盐城首位。总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康养小镇项目签约落户,国内首个中外合资国华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式投运,年交易额100亿元的中农联东台云仓农商城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上市公司东富龙智能成套装备项目破土动工。12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安排,形成一批高质量新增长点。
13、攻坚会战,掀开了品质城市打造的崭新篇章。聚焦提升城市形态、业态、质态,组织开展城建大会战,实施115项城建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北海路、金海路下穿铁路东延等城市干道加快施工,中南城、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竣工运营,结发街加快推动,草市街建成开放。组织房屋征收攻坚,完成7518户、64.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高标准建设何垛河休闲景观先导段、串场河整治城市景观段,擦亮城市“金腰带”、打造漂亮“母亲河”。着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建成5G基站349座、遮阳挡雨棚38个,治理“城市病”取得明显成效。逐梦前行,实现了全面小康建设的圆满收官。紧扣“高水平”“全面性”两大基点,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高
14、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达97分,居苏北苏中前列。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14376户建档立卡农户全部稳定脱贫,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摘帽,预料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900元、27100元。2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到位。 二、将来五年工作展望 “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仔细落实中心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盐城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以及我市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精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化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
15、列”的使命担当,坚决产业强市、品质兴城、实干惠民的奋斗指向,统筹发展和平安,打造城市新名片,全力推动“强富美高”新东台建设新突破,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70%,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着力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紧紧围绕新定位,系统发力加速全方位跨越。围绕打造全国生态绿色发展样板区,致力健全绿色机制,坚决守住生态爱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大力培育绿色产业,努力走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
16、。着力塑造绿色品牌,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让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同频共振。围绕建设长三角高端康养华蜜宜居城市,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长三角康养小镇为龙头,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细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彰显“水绿”特色魅力,共建高品质城市、共享高品质生活。围绕构建江苏沿海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基地,抢抓5G应用、“新基建”加速布局机遇,突出高端引领、链式发展,加快推动以数字经济为主的新业态新模式与电子信息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龙头牵引、专业协作、产业配套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开拓产业“新蓝海”,打造产业新地标。 二是深化践行新理念,矢志不渝推动高
17、质量发展。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抓牢实体经济根本,提升企业创新实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做新做优、现代农业做精做特。坚持以协调为内生特点,根据“产城融合、功能互补、系统集成”的思路,协同推动“一主、一副、一轴、三片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高水平建设弶港副中心。坚持以绿色为普遍形态,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筑牢生态屏障,提倡绿色发展,全景展示“生态绿+海洋蓝”,打造漂亮江苏“东台样板”。坚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面朝大海,向海发展,以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构建活力高效的开放新高地。坚持以共享为根本目的,聚焦民生诉求,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
18、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立足时代新方位,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化格局。坚持把东台的发展放在长三角的坐标中来定位,放在一体化的背景下来谋划,不断校准方位、调准目标、找准路径,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深度接轨大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以基础设施融入为先导,发挥盐通高铁开通效应,主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东台集聚。以产业发展融入为重点,依托园区共建,策应上海打造“中心节点”“战略链接”的重大部署,争取更多产业项目落户东台。以体制机制融入为纽带,抓住康养小镇建设机遇,在开展合作办医、办学上领先突破,共享上海优质资源;同步推动科技、文化
19、等各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开拓东台开放开发新境界。 四是牢牢把准新路径,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征程。突出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核心技术、高端产品,退出过剩产能、无效供应,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牵引先进制造业整体提质增效,构建千亿产业引领、百亿项目突破、十亿企业支撑的发展体系。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智能化改造升级,共建“云”平台,共享“数”资源,共绘“智”蓝图,共创“+”速度,建设才智城市、数字东台。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价值追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形成共建共治共
20、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五是致力增创新优势,领先示范打造争一流标杆。始终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总目标、总纲领、总要求,加强系统谋划,开展领先实践,争一流、创唯一。以建设世界级生态会客厅为契机,加快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漂亮生态风光带,树立高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实现绿色跨越的典范。以建设高端康养小镇为目标,在产业协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化对外合作,当好接轨上海排头兵、开放沿海先行军,打造扩大沿海开放、建设沪苏合作新高地的样板。以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业全面升级、农村
21、全面进步、农夫全面发展,探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 三、2021年主要工作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强市,重抓质效提升,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坚决产业强市之路,坚守实体经济根本,加速数字赋能,加快制造“智”变,加紧扩量提质,全力构建现代化的强劲经济支撑。 壮大主导产业创地标。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培育安排,深化推动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东台市 政府工作报告 摘登 第十六 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 会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701148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