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田煤矿“一矿一策”瓦斯综合治理方案.docx
《马家田煤矿“一矿一策”瓦斯综合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家田煤矿“一矿一策”瓦斯综合治理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家田煤矿“一矿一策”瓦斯综合治理方案.doc 贵州织金马家田煤业有限公司“一矿一策”瓦斯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2022年4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3) 第一节交通位置 (3) 第二节、地形地貌 (4) 第三节、矿区地质概况 (4) 第四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9) 第五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1) 第六节、煤层各参数鉴定 (12) 第七节、通风与瓦斯抽采 (13) 第二章矿井瓦斯灾害因素分析 (13) 第一节、矿井瓦斯储量及可抽量 (13) 第二节瓦斯涌出来源与构成分析 (15) 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23) 第一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 (23) 第二节区域突出
2、危险性预测 (23) 第三节区域防突措施 (24) 第四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32) 第五节区域验证 (36) 第四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37) 第一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基本程序和要求 (37) 第二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39) 第三节工作面防突措施 (43) 第四节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46) 第五章安全防护措施 (50) 第一节远距离爆破 (50) 第二节设置反向风门 (51) 第三节紧急避险系统 (52) 第四节压风自救系统 (58) 第五章技术经济 (62) 第一节机构设置及防突管理 (62) 第二节技术培训 (66) 一、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监
3、管总局令82号)有关规定,全面提升我矿煤与瓦斯防突管理水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精确、科学、高效”治理瓦斯,有效防范和遏制我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我矿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瓦斯参数、开采技术条件,特制定本矿“一策一矿”实施方案。 二、编制设计的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 2、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 4、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2号) 5、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印发毕节地区煤矿安全生产禁令的通知(毕署通18号) 6、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区煤矿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若干问题的通知(毕地安监明电39
4、号) 7、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第37号令 8、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毕府通3号) 9、关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毕府办发3号) 10、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煤矿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毕府办通38号) 11、毕节市安委会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关键环节管控的通知(毕安委20221号)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交通位置 马家田煤矿位于织金县城南西267,距织金县城约45km,行政区划属织金县后寨乡管辖。其地理座标:东经10530001053300、北纬263830264000。矿区由9个拐点圈定,其形状为一
5、近东西向展布的不规则多边形,矿区面积11.4531km2。 矿区有公路经三塘、后寨与织金县城相通。矿区中部马家田至三塘为乡村公路,里程16km;三塘至织金为县道,里程32km。织金县有省道通贵阳、安顺等地,公路交通相对方便。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图111 井田交通位置图 图1 交通位置图 第二节、地形地貌 本井田地处构造剥蚀侵蚀低中山区,区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井田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受构造和地层岩性影响,北东向脊状山梁与“V“形侵蚀谷地平行相间展布,最高点在井田西部的大尖山,标高+2212.5m,最低点在井田中部长菁河出境处,标高+1800m。北东向脊状山梁和侵蚀沟谷分别构成了本井田
6、的局部分水岭和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分别为+2000+2100m和+1800+1850m。 第三节、矿区地质概况 一、地层 井田内出露地层从老至新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 2m)、峨眉山玄武岩(P 3 )、二 叠系上统龙潭组(P 3l)、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 3 c+ d)、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 1 y)、 第四系(Q)。其分布与岩性特征分述如表1-3-1。 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 2 m) 出露于井田北部边缘。为灰色厚层至块状细晶灰岩,局部含少量燧石结核及白云质斑块。出露厚度大于30m。目前为止,井田范围内钻探没有钻孔揭露该组地层。 表1-3-1 井田地层简表 2)峨眉山玄武岩组(P 3
7、 ) 井田西北部,在龙潭组(P 3l)与茅口组(P 2 m)之间出露有层状峨眉山玄武岩和辉 绿岩,与上、下地层间均为假整合接触。出露区厚度平均大于300m。 井田范围内钻孔多数揭露了峨眉山玄武岩上部最大揭露厚度25.31m,物性特征: 视电阻率曲线呈中高阻幅值变化的锯齿状反映,密度变化较小曲线幅值较低,自然伽玛和中子孔隙度曲线幅值较低,低于上部地层,呈明显的台阶变化。 3)二叠系上统(P 3 ) 本井田二叠系上统地层有龙潭组(P 3l)、长兴组(P 3 c),自下而上叙述如下: (1)龙潭组(P 3 l) 为本井田的含煤地层。该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迥沉积组成。厚度为301.01341.31
8、m,平均厚度为317.67m。出露于本井田西部,出露范围内局部为第四系覆盖。 本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迥沉积组成的含煤岩系,由灰深灰、灰黑色泥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灰褐灰色细砂岩、灰黑色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据本井田资料,本组地层含煤一般2937层,M2、M6、M14、M16、M30煤层为本井田的重要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稳定、零星可采或不可采。 根据煤系地层的岩性,岩相组合及含煤性特征,可将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第 一段(P 3l1)、第二段(P 3 l2)和第二段(P 3 l3)。 第一段(P 3 l1) 从P 3 顶界至B7(标志层)顶界,厚度为83.00
9、107.61m,平均为93.61m。上部为浅灰至灰薄层状含铁粉砂岩、含铁细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状粘土岩及煤层;中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状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浅灰色薄层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炭质粘土岩及煤层;下部夹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底部为1.5m左右厚的灰白色铝土岩、铝土质粘土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全段含煤10层。 第二段(P 3 l2) 从B7顶界至B4底界,厚度134.55164.34m,平均厚度142.79m。中上部以灰色薄层粉砂质粘土岩为主,夹浅灰色薄层细砂岩、菱铁质细砂岩、菱铁质粉砂岩、灰色厚层状粘土岩及煤层,下部灰色薄层状粘土质粉砂岩为主夹灰白色薄层状粗砂岩及煤层。 一
10、般含煤14层,其中可采煤层1层(M16),局部可采煤层1层(M14 下 )。 第三段(P 3 l3) 从B4底板至P 3 c底界,厚度68.8397.41m,平均厚度81.28m。上部浅灰至灰色薄层状细砂岩、灰至深灰色薄层状粉砂质粘土岩夹灰色薄层状粘土质粉砂岩、灰色中至厚层状细晶灰岩、浅灰色薄至中厚层中砂岩及煤层;下部为菱铁质粉砂岩、菱铁质粘土 岩夹煤层及炭质粘土岩;底部为浅灰至灰色薄层菱铁质中粒砂岩(B4),为P 3l3与P 3 l2 的分界标志层。含煤7层,其中基本全区可采煤层1层(M6)、大部可采煤层1层(M2)。 4)长兴组(P 3 c) 出露于井田北部。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泥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家田 煤矿 一矿一策 瓦斯 综合治理 方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