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10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docx
《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10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赢在微点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10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学案10太平天国运动一、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二、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4军事全盛(1)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西征:西征军打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变乱:1856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三、纲领主要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8
2、53年)(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1)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续表主要内容评价资政新篇(1859年)(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3)开设新式学堂等(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2)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四、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贫困,希望改变经济
3、地位。(2)领导阶层学识与才略有限。定都天京后,领导者糜烂腐化,又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3)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而孤军深入。(4)文化上对传统文化完全推倒,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违背人性的措施,例如在天京强制男女分开居住,不得民心。(5)外交失策:未积极争取外援,清政府因与西方列强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获得支持。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组织的常胜军(洋枪队)围攻下,溃败而亡。五、评价1促进作用(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2)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
4、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3)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碍作用(1)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2)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3)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1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深居宫中享乐,对于政事却不甚关心。这说明太平天国()A完全沉湎于个人享受B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C领导人深谙帝王之术D没有受到近代化影响解析材料说洪秀全个人享乐,不能说整个太平天
5、国都享乐,故A项错误;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贪图享乐,体现了政权的封建化,从这个角度看太平天国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故B项正确;领导人深谙帝王之术,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近代化,故D项错误。答案B2(2019大庆模拟)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把大量藏书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毁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贫困群众,故B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简单粗暴恰恰摧毁了太平天国的文化基
6、础,故C项错误;藏书并未特指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故D项错误。答案A3(2019武汉模拟)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古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B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解析材料仅体现了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不能体现出其试图构建新文化,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删书衙按照拜上帝教的原则删改儒家经典,反映出其试图把儒学改造为适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文化,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是对儒家典籍的删改,不是全力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主张人人
7、平等,故删改儒家典籍不是为严格尊卑等级,故D项错误。答案B4(2019汕头统考)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B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解析两位史学家都认为太平天国的成功是历史“倒退”和“失败”,原因就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运动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不能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故A项正确;B、C两项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5有学者认为,同
8、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所建立的政权依然是封建性质的,所以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故B项正确;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是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只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并未实施,故D项错误。答案B命题点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及其施政纲领史料实证史料一天朝田亩制度的颁
9、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这显然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配方案是错误的、空想的,指的就是它不可能实现,即使短暂的实行了,也会昙花一现,迅即消逝。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史料二兴车马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事洪仁玕资政新篇解读:史料一信息“农民渴望得到土地”表现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分田到户”“家庭为生产单位”表明太平天国仍然固守小农经济;“错误的、空想的”表明纲领的空想性。史料二反映出资政新篇效仿西
10、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与天朝田亩制度在发展经济的主张上是相互矛盾的。史料三(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贼情汇纂解读:史料三反映了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封建帝王思想严重,缺乏科学的世界观,革命进取心减退。这些从侧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探究1】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认识。试答: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性质,但二者的社会经济主张相反:前者主张发
11、展小农经济,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探究2】“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结合史料三,指出太平天国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试答: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多是用拜上帝教等迷信思想宣传组织群众。历史理解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不同点产生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后,走向全盛时期天京变乱后,走向衰落时期社会经济主张企图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迫于当时的形势没有实行历史地位是太平天
12、国的革命纲领,直接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只能是空想是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时代特点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的标志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领袖能够接受新事物相同点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方案,都没有真正付诸实施素养提升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练习1(2019大连统考)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13、。此举反映()A“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B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解析“照旧交粮纳税”是因为革命运动还未完全成功,现实革命形势依然需要,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因此封建地租关系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民领袖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反思,故C项错误;当时的核心问题是巩固革命成果,并进一步进行革命,不是财政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A【思维升华】天朝田亩制度制定颁布后,并没有认真执行,而是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变通,体现了太平天国的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巨大差距。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
14、所有制的主张,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但为了不过分地刺激地主,太平天国政权在实践这一主张的过程中是有所保留的,这就使得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在其统治范围内仍普遍存在。命题点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思史料实证史料一“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解读:史料一反映了马克思认为当时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力量强大,并且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将会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史料二“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
15、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这个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解读:史料二反映了马克思从革命理论的落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革命的最终发展方向等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缺点。史料三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孙中山解读:史料三反映了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只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是一次反对满洲贵族的起义,革命的内容并不先进,不会真正地促进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复习 10 太平天国 运动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