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乡镇干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乡镇干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乡镇干部事迹材料显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显明地体现和主动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须要的精神。这是由事迹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确定的。引领财经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乡镇干部,供大家参考选择。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乡镇干部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行动起先以来,*同志作为县园林局副局长庆坪乡王家川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带领县园林局干部及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队员主动投身到王家川精准扶贫工作当中。情系群众,真心帮扶,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对帮扶的庆坪乡王家川村的脱贫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果,受到了上级确定群众的好评。
2、同时他还主动动员指导单位干部主动参加联系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对全村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绘声绘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广泛动员宣扬,深化开展调研。*同志进村入户中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以干部进村入户为抓手,深化民众、深化基层,仔细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对党和政府的看法建议。反映群众呼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刚好驾驭了解联系户在行路、饮水、就医、上学、住房等所需所盼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做到排民忧,解民难,济民困,助民富。二、建立健全台账,做好信息采集。为了扎实有效的做好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同志进村蹲点,座谈访谈入户,深化开展调查探讨,仔细听
3、取帮扶户诉求,记好民情日记,驾驭发呈现状,制定帮扶安排和措施。截止目前,已进村入户23次,进村入户时间达150天,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入户调查12次。三、找准存在问题,制定帮扶安排。在进村入户的基础上,依据贫困户的实际状况,*同志与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村社干部协调沟通,制定了每户的精准扶贫脱贫安排和帮扶措施。四、立足发展实际,完成脱贫指标。*同志驻村帮扶以来,2022年王家川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6元,全村贫困面下降为1.2%;全村通村、通社道路达11.4公里,通社道路硬化5.4公里,一事一议砂化道路6公里;全村通自来水户数170户,入户率达96%。(7户群众常年外出,未接通自
4、来水);全村除20户新农村未通动力电,其余全部通动力电;全村砖木房占62%,砖混房屋占33%,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2022年异地搬迁10户,2022年危房改造11户;完成村级专业合作社2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67户,中药材贩运5户,养殖户34户,良种育肥牛养殖户8户, 2022年引进基础母牛98头,进一步壮大本村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在好用技术培训方面,共培训496人次,其中176人已拿到培训证书, 84户精准扶贫户实现了全覆盖培训,60人就近务工增收;村内小学在校学生48人,本村义务教化孩子无一辍学,义务教化率达100%;全村1
5、70户参与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村参合率达96% ,其中精准扶贫户参合率达100%;建立村卫生室一所占地面积60平方米;全村465人参与养老保险,108 人领取养老金,全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8%,其中精准扶贫户参保率达100%;建成简易卫生厕所112处,卫生厕所60处;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占地面积60平方米,图书1200册,电视机3台,电脑1台,棋牌桌4张,躺椅8张;通讯设备户均1.2部,覆盖率达100%;中心和省上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市、县区广播覆盖率达到100%,市、县电视节目暂未覆盖;通互联网农户比重达到25%以上,互联网已接通,正常运用;2022年9月25日成立扶贫互
6、助协会1个,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前期已审核发放增信贷款5户50万元,现已有50户农户申请加入协会成为会员;全村共有两后生14人,共培训14人,培训率达100%。五、严格执行纪律,树立良好形象。在深化开展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同志严格执行八个不准。严格要求自己,留意个人言行举止,本着入乡随俗,实事求是、敬重当地群众发展意愿的原则,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解忧排难、答疑释惑,在进村入户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不影响基层的正常工作,不给基层和贫困户添麻烦、增负担,自觉维护干部的良好形象,让领导放心、群众信任、基层满足。总之,*同志在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行动中,以一个领导干部的
7、高度责任心,身先士卒,仔细组织,扎实部署,真抓实干,为全县开展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表率,抓出了成果,受到了同志们和广阔群众的好评。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乡镇干部目前,在东明县黄河滩区豆丹养殖扶贫基地,呈现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喜庆景象,2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大棚里加班加点采摘成品豆丹,连云港、周口、临沂等地的豆丹收购商们排队等候。村主任刘兴豪兴奋的介绍说:今年豆丹反季节养殖,每个大棚可产豆丹200斤左右,现在市场价格每斤100150元算,收益可观,加之黄河豆丹品种优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景。这场景背后对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来说,却有着太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东明竹林新村是黄河滩区迁建第一
8、村,也是省定贫困人口较多村。2022年新村建成后,共搬迁安置新刘乡、西竹林、东竹林等5个滩区自然村,1400户,5120人,共有贫困户239户836人。村里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每亩地除了种子、农药、肥料、收割等费用,每亩收益较少。又因没有产业支持,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如何让群众摆脱洪灾困扰、已经安居的滩区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华蜜乐业的生活,成为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精准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事项。去年5五月中旬的一天,新刘乡自然村村主任刘兴豪对王培源说起这样一件事:连云港盛世豆丹开发公司看中了黄河难区的气候环境,打算在滩区投资,但公司那边对滩区土地流转及农田浇灌方面心存顾虑。村子要发展,
9、必需有产业。黄河滩区土壤肥沃,光照水资源丰富,最适合豆丹养殖。王培源说:豆丹养分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尽快盘活土地资源,引进这个增收致富项目。在随后外出考察了多个项目后,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最终认定发展豆丹种植比较适合。他们先是组织召开了党支部、村两委会,商讨探讨豆丹养殖的可行性分析。得到党支部、村两委同意后,又连夜召开了党员会议,听取党员的看法,统一了思想。为了让广阔村民打心眼里认可这个项目,他爽性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走街串巷,语重心长地讲政策,算效益,最终赢得了广阔村民的支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豆丹养植项目全票通过。经过一系列的深化细致的工作,最终让这个占地1
10、500亩,全国最大的豆丹养殖基地最终落户黄河滩区。因为黄河滩区土质半沙半淤,保湿性强,加之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自然条件优越,大豆长势特殊喜人。然而就在基地翘首以盼,等待上卵的时候,却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连云港育卵基地那边因飞机打药,导致绝大多数种卵中毒死亡。最终只能临时外购到30亩地的种卵 。虽然30亩的豆丹试养胜利,效果也较为志向,但基地第一次豆丹养殖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连云港老板一气之下返回老家,不打算再投资该项目。而此时,村里1500土地已经晚种小麦近20天,村里百姓急等土地租金和农田耕种,最终甚至出现了哄抢大豆的现象。王培源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带人连夜抢收豆种,经过一星期的抢收和
11、凉晒,收获豆种XX万斤,挽回经济损失XX万元。然后,立刻赶到连云港找基地杨总分析失败缘由,总结阅历教训,打消顾虑,坚决信念。杨总深受感动,最终表示不仅要接着做好该项目,还要加大投资力度,搭建反季节养殖大棚。就这样,在王培源细心运作下,基地成立了东明鲁西南豆丹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长年聘请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合作社搭建拱棚140座,并带领村贫困户搭建扶贫大棚60座,带领村民们打响了其次次扶贫攻坚战役。为了加快大棚施工进度,王培源带领合作社及30名贫困群众冒着大雪加班加点赶工期,用了一个月时间,最终赶在春节前将大棚搭建完毕。根据技术管理要求,为了冻杀害虫,大年初三,要把1500米开外的黄河水抽到棚内
12、进行漫灌,由于抽水管道压力太大,多次出现管道爆裂状况,王培源几次跳到水里快速连线接管,双脚和衣服都湿透了,当时河沿边寒风刺骨,冻得他嘴唇发紫,双脚颤抖,几乎站都站不住,但他依旧坚持到浇灌完毕后才肯回去休息,现在还落下了迎风咳嗽的病根。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把关大棚质量,平常他都是吃住在自已搭建的集装箱房里,生怕项目再出现闪失。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4月中旬,大棚内豆苗强壮成长,种卵如期孵化。正值王培源打算松口气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又摆到他面前,让他焦虑担心起耒。原来,天气进入四月后,棚内温度急速升温高,大棚内豆苗急需多次淋灌浇水,这就要求五一前夕,肯定要解决好大棚架线打井等燃眉之急的问题。于是王培源想方
13、设法马上筹集资金20余万元,在田间地头加班加点,带领施工队伍,鏖战三天三夜,如期建立变压器1座,打造600米深水机井6眼,架高压线路2000米,一举解决了困扰滩区群众多年的浇灌难问题,也才让这个扶贫项目走出了逆境和僵局。五一节过后,豆苗长势良好,前五棚投放的种卵几天便从密密麻麻的小米粒长成了柔弱可爱的小绿虫。王培源和技术员每天吃住在大棚里,细致视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细心呵呵护着这来之不易的虫宝宝们。即使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却又差点让他全部的心血化为泡影。原来,因为基地管理粗放,大棚纱网门没有刚好封闭,豆丹的天敌蜘蛛突然蜂涌而入,急速产卵繁殖,专吃豆丹幼虫,而放卵后的大棚又不能用药物消毒,
14、造成幼虫大量被蜘蛛毒杀,基地大棚无一幸免。在通过人工捕获和蝇拍捕杀无效的状况下,王培源彻夜难眠,到处请教有关专家,探讨解决方法,最终确定请来蜘蛛的天敌来帮忙,到村头的养鸡厂,免费借用500只虫子鸡,每棚10 只,放进尚未投放豆丹虫卵的大棚里进行虫害捕杀,没想到这些鸡籽们在大棚里异样活跃,战斗力极强,每棚两三天即能将蜘蛛歼灭殆尽,虫卵也如期得以平安投放,最终终于是化险为夷,平安度过了这一难关。五月中旬,基地大棚豆丹养殖最终喜获丰收,同时也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新型产业兴村致富之路。俺家的地离村较远,来回有30多里路,收种都不便利,地不种吧荒那儿啦,怪惋惜的;种吧又不合算,现在好了,地不用种,每亩还
15、有1000元净收入村民刘兴阁乐呵呵地说,这样不仅省心省事,闲时还不耽搁务工挣钱,两全其美。通过这个项目建设不但能帮助俺村贫困户脱贫,还能带动村民共同富有。刘兴豪兴奋的说;村里有劳动实力的5名残疾人和30个贫困户都在基地干活,帮着除草,打药,摘虫,他们每人一季能挣3000多块钱,豆丹植卵及采摘季节,全村人都能跟着创收。一花绽放不算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王培源并没有满意现状,在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产业兴村之路后,他还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品牌,在竹林老村复耕的370亩旧址上,规划建设集特色水果采摘,黄河鲤鱼垂钓,水上乐园,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东明黄河滩区农业生态园,总投资约900多万元,日前,该生
16、态园已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黄河滩区居家养老示范基地项目也开工在即,预料十月初即可建成入住,两个开发项目建成后,将为新村带来更加美妙的发展前景。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乡镇干部XXX,男,生于XXXX年XX月,中共党员,XXXX扶贫办主任。自2022年从事扶贫工作以来,该同志严格根据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开展全乡精准扶贫工作。在单位上,她仔细探讨精准扶贫政策;下乡入户时,深化了解贫困群众实际状况。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探究践行农村扶贫工作新思路新途径,使XXXX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立足乡情实际,深化探讨理思路XXXX同志自从事扶贫以来,为了快速转变角色,
17、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学习成了最有效的途径。精准扶贫工作是党中心提出的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为了实现精准她在仔细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学问政策,将惠民政策吃准的同时,更多的精力则用于下乡调研。立足本职工作,勤于探讨精指导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工作人员,XXXX同志深刻相识到精准扶贫工作整体性部署和延展性规划的重要性。在脱贫状态专项整改行动和制定贫困户脱贫政策工作中,她结合实际、悉心探讨,根据时间节点,制定脱贫状态专项整改行动方案和XXXX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路径,为全乡精准脱贫工作开展确定了路途图。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发展求实效结合本乡实际,以XXXX村为试点村组,对全乡XXXX户贫困户状况逐一进行了核实,根据县直部门、乡直部门供应的材料,要求每一项收入都做到有材料支撑;以管理区为单位,对全乡的扶贫档案进行重新梳理,做到脱贫有依据。严格根据动态调整相关工作要求,顺当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年来,全乡完成脱贫1402户2228人,脱贫率93.7%。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