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一.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一.ppt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3月27日质量部李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wISO9000族标准概论w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w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一、ISO9000族标准概论w产生和发展w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w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产生和发展(1/4)w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缩写为ISO)在总结过去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质量保证模式,到目前为止已有三个版本:1987版、1994版和2000版。w 负责制定ISO9000系列标准的委员会是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
2、委员会。产生和发展(2/4)w 87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1986年发布ISO8402质量术语1987年发布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产生和发展(3/4)w 94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1994年对标准作“有限修改”,制定94版ISO9000族标准 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
3、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产生和发展(4/4)w 2000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2000年对标准作“彻底修改”,在2000年12月15日发布了2000版ISO9000族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2002年合并了ISO10011和ISO14010、ISO14011、ISO14012,修订为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在中国进展情
4、况w 1987年我国组成了“全面质量保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w CSBTC/TC151承担ISO9000族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任务。w 1988年12月我国正式发布等效采用ISO9000标准的GB/T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w 1992年5月我国制订并发布GB/T19000-1992 idt ISO9000:1987系列标准。w 1994年发布GB/T19000-1994族idt ISO9000:1994族标准。w 2000年发布GB/T19000-2000族idt ISO9000:2000族标准。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1/4)w 第一部分核心标准ISO9
5、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2/4)w 第二部分其他标准ISO10012:200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3/4)w 第三部分其他文件ISO10005:2005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指南ISO10006:2003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指南ISO10007:2003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1001
6、4:1998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ISO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ISO/TR10017:2003统计技术在ISO9001:2000国际标准中的应用指南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4/4)w 第四部分小册子质量管理原则选择和使用指南小型组织实施指南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1/2)w 通用性强弱化了94版制造业的痕迹,适用于各行各业w 对文件的要求减少提出要有形成文件的程序,从94版的17处减为6处w 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9001和9004具有不同的范围,但具有相似的结构,为持续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创造了条件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2/2)
7、w 标准的相互趋近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相容性增强,为促进组织管理体系一体化创造了条件w 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理论基础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为提高组织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创造了条件ISO9000:2000标准介绍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w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w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w 术语及其关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作用w 指导ISO/TC176编制2000版ISO9000族标准和相关文件w 指导组织的管理者建立、实施、改进本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w 指导所有使用ISO9000族标准的人员(包括认证、咨询和质量工作者)正确理解ISO9000族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w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Customer focus)
8、w 领导作用 (Leadership)w 全员参与 (Involvement of people)w 过程方法 (Process approach)w 管理的系统方法 (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w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w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w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Customer focus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
9、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w 理解要点明确自己的顾客(外部/内部/潜在)调查顾客的需求(当前/未来)研究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满足/超越)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8.2.1顾客满意原则2:领导作用Leadership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w 理解要点确立宗旨和方向(策划未来、设定目标)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创造价值观、规定工作准则、赋予职权、提供资源)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5管理职责、6.1资源提供原则3:全员参与Involvement
10、of people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w 理解要点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激励全员参与(积极性、责任感)人的智力是现代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培训、知识、技能、经验)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5.5.1 职责和权限、6.2人力资源原则4: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w 理解要点过程(输入/输出/活动)过程方法(识别/管理/相互作用)PDCA模式(策划/实施/检查/处置)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0.2过程方法、5.6管理评审、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原则5:管理
11、的系统方法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w 理解要点系统(一组完备的相互关联的过程的有机组合)系统方法(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系统管理)系统方法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同基础/异着眼点)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 4.1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6.1资源提供、7.1产品实现的策划、8.1总则(测量、分析和改进)原则6: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w 理解要点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机制(
12、领导推进/员工参与)提供持续改进的培训(方法/工具)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5.1管理承诺、5.3质量方针、8.1总则(测量、分析和改进)、8.5.1持续改进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w 理解要点决策(针对预定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诸方案中选出最佳的一个付诸实施)数据、信息的充分可靠市有效决策的必要条件统计技术、数据分析是决策过程的重要工具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4.2.4记录控制、8.4数据分析、8.5.1持续改进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Mutually bene
13、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w 理解要点供应链关系说明相互依存的关系(识别选择重要供方、考虑眼前和长远利益、共享)现代商业追求双赢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对市场快速反应,需要和谐供应链w 在ISO9001中体现举例7.4.1采购过程、8.4数据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2条)w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w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w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ISO9001中4.1条款)w 过程方法(八项原则之四)w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ISO9001中5.3、5.4条款)w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八项
14、原则之二)w 文件(ISO9001中4.2条款)w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w 持续改进(八项原则之六)w 统计技术的作用w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w 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w 是12条基础的总纲,说明了4个问题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顾客对组织的重要性顾客对组织持续改进的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就组织能够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产品,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w ISO9001
15、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但没有规定产品要求。w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的产品。是证实组织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w 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是验收产品并满足顾客的要求。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w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八个步骤: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
16、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四、过程方法w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该图表明在向组织提供输入方面顾客(相关方)起重要作用。监视顾客(相关方)满意程度需要评价有关顾客(相关方)感受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表明其需求和期望已得到满足的程度。 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w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两者确定了预期的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w 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w 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其实现需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运行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积极影响。 六、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
17、中的作用w 制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w 通过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整个组织内促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w 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w 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w 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w 确保获得必要资源w 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w 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w 决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七、文件(1/3)w 文件的价值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其使用有助于: 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 提供适宜的培训 重复性和可追溯性 提供客观证据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
18、,它应是一项增值的活动七、文件(2/3)w QMS中使用的文件类型质量手册: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质量计划: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文件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指南:阐明推荐的方法或建议的文件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的文件记录: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七、文件(3/3)w 每个组织确定其所需文件的多少和详略程度及使用的媒体。w 这取决于下列因素组织的类型和规模过程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产品的复杂性顾客要求适用的法规要求经证实的人员能力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需证实的程度 八、质量管理体系评
19、价(1/4) w 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职责是否已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w 综合上述问题的答案可以确定评价结果。w 评价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自我评定八、质量管理体系评价(2/4)w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审核发现用于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声明自身合格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
20、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ISO19011提供审核指南。 八、质量管理体系评价(3/4)w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最高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规则的、系统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这种评审可包括考虑修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需求以响应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评审包括确定采取措施的需求。八、质量管理体系评价(4/4)w 自我评定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具体可参考ISO9004:2000的附录A”自我评定指南”自我评定可提供一种对组织业绩和质量管理体系成熟程度的总的看法
21、。它还有助于识别组织中需要改进的领域并确定优先开展的事项。九、持续改进w 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w 改进活动的八个步骤: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确定改进目标;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正式采纳更改。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十、统计技术的作用w 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w 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w 具体可参考ISO/TR 10017:2003 统计技术在ISO9001:2000国
22、际标准中的应用指南。 十一、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w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致力于使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组织的质量目标与其他目标,如增长、资金、利润、环境及职业卫生与安全等目标相辅相成。w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十二、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1/2)w 优秀模式是通过评选优秀的质量管理企业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某些先进经验和做法。w 优秀模式比较有名的有美国的马尔柯姆波
23、多里奇(Malcolm Baldrige)国家质量奖、欧洲的欧洲质量奖、日本的戴明奖等。w 我国的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选,可参考GB/Z 19579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和GB/T19580 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十二、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2/2)w 两者依据相同的原则: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w 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它们应用范围不同:GB/T19000族标准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业绩改进指南,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可确定这些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优秀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进行比较评价的准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体系 内审员 培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