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审计学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x(2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审 计计 学学l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什么是审计、审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什么是审计、审计本质、审计产生的基础、审计产生与发本质、审计产生的基础、审计产生与发展、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学的发展、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学的发展、审计学科体系等。展、审计学科体系等。 一一. 审计产生的基础审计产生的基础 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管理权)的分离。 官厅审计官厅审计 社会审计社会审计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二二. 我国审计的发展史我国审计的发展史(一一)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1.古代审计古代审计公元前公元前11世纪至世纪至1840年年 国家审
2、计产生于西周国家审计产生于西周秦汉时期会审分离秦汉时期会审分离 3.现代审计现代审计1949年至今年至今 (1)解放后学习苏联财审合一制度解放后学习苏联财审合一制度 (2)1982年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规定我国建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规定我国建立审计机构,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立审计机构,实行审计监督制度 (3)1983年年9月在国务院设立了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月在国务院设立了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了审计局立了审计局 (4)1984年年12月月17日,中国审计学会成立日,中国审计学会成立 (5)1985年年8月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
3、规定,月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0月公月公布了审计工作试行程序布了审计工作试行程序 (6)1988年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7)1994年八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年八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8)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9)38条审计规范、三化建设、条审计规范、三化建设、2004审计风暴审计风暴 (10)2006年年6月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审计法日,实施修订后的审计法 (二二)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 1.解放前的社
4、会审计解放前的社会审计 (1)北洋政府北洋政府1918年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年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 (2)1921年开始在上海设立会计师事物所,先后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年开始在上海设立会计师事物所,先后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 2.解放后的社会审计解放后的社会审计 (1)建国后很长时间取消了社会审计建国后很长时间取消了社会审计 (2)1979年开始陆续设立会计顾问处,年开始陆续设立会计顾问处,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成立会计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成立会计 顾问处的暂行规定,同年五月开始筹备上海公证会计师事物所顾问处的暂行规定,同年五月开始筹备上海公证会计师事物所 (3)1985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会计法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4)198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师条例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师条例 (5)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6)1995年财政部批准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年财政部批准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三三)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 1、古代的皇室审计与寺院审计、古代的皇室审计与寺院审计 2、民国时期铁路、银行系统的内部稽核、民国时期铁路、银行系统的内部稽核 3、解放初期大、中型企业中的内审部门与专职内审人员、解放初期大、中型企业中的内审部门与专职内审人
6、员 4、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社会主义内部审计1983年才开始建立,年才开始建立,1985年年12月公布月公布 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若干规定,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若干规定,1995年年7月月14日日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后来又作了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后来又作了修改,于修改,于2003年年3月发布,月发布,2000年至年至2003年年4月,中国内部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了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及十审计协会组织了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及十五个具体准则进行制订,并予发布。五个具体准则进行制订,并予发布。 (一一)西方国家审计的发展西方国家审计的
7、发展 1.奴隶制制度下的国家审计奴隶制制度下的国家审计 (古埃及公元前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前年前) 2.封建王朝中国家审计封建王朝中国家审计 3.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审计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审计 (二二)西方社会审计的发展西方社会审计的发展(普华永道、德勤、安永和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安永和毕马威) 1.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萌芽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萌芽 2.英国社会审计英国社会审计 3.美国社会审计美国社会审计 (三三)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 1.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内部审计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内部审计 2.西方现代内部审计西方现代内部审计 3.美国内部审计美国内部审计 一、审计定义 独立检查
8、会计账目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2条对审计所下的定义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与人大版教材有差异,针对独立审计) 从审计的主体、依据、对象、职能、方法、目的和本质角度分析审计的定义。l 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审计的概念l1、审计的主体l2、审计的依据l3、审计的对象l4、审计的方法l5、审计的目的l6、审计的基本职能l7、审计的本质l二、审计的基本要素和内容二、审计的基本要素和内容lAuditlCPA lAICPA(Am
9、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lAuditorl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 ) 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要求精通财会专业、熟悉国内环境、掌握国际惯例、熟练运用外语l三、审计的英文术语三、审计的英文术语 指审计活动中相互有责任关系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包括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委托)人。审计关系人是审计活动的基本方面,缺一不可。 审计人:审计主体审计主体执行者执行者 第一关系人第一关系人( (中间人中间人) ) 被审计人:审计客体审计客体
10、接受者接受者 第二关系人第二关系人( (财产经营者财产经营者) ) 审计授权人:审计委托人审计委托人授权或委托者授权或委托者 第三关系人第三关系人 ( (财产所有者财产所有者) ) l四、审计关系人四、审计关系人审计人审计授权人被审计人 委托 进行审计 报告 表明资信 昭信投资者 确认经济责任关系一一.审计的职能审计的职能 两种不同的观点:单一职能论与多种职能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单一职能论与多种职能论 (一一)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职能基本职能基本职能 (二二)经济鉴证职能经济鉴证职能 (三三)经济评价职能经济评价职能 二二.审计的作用审计的作用 (二重性二重性) 概念概念:审计职能发挥出来以后所
11、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审计职能发挥出来以后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一一)审计的制约作用审计的制约作用 1.揭露违规经营行为揭露违规经营行为 2.揭露资料中错误和舞弊揭露资料中错误和舞弊 3.揭露各种不正之风揭露各种不正之风 4.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二二)审计的促进作用审计的促进作用 1.促进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 2.促进内控完善促进内控完善 3.促进经济秩序健康运行促进经济秩序健康运行 4.促进经济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大版:保证促进和调控人大版:保证促进和调控l三、国家审计的作用l 监督宏观l 维护法纪l 廉政建设l 国有资产
12、l 内审社审l第四节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一一)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 收支活动收支活动 1.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2.会计活动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会计活动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 (二二)审计与会计的区别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1.产生的前提不同产生的前提不同 会计会计 : 因加强经济管理因加强经济管理适应核算与分析需要适应核算与分析需要 审计审计 : 因经济监督因经济监督 确定经济责任需要确定经济责任需要 2.两者性质不同两者性质不同 会计会计:经营管理组成部分,对
13、经营管理反映与监督经营管理组成部分,对经营管理反映与监督 审计审计:经济监督组成部分,管理过程外的独立监督经济监督组成部分,管理过程外的独立监督3.3.两者对象不同两者对象不同 会计会计资金运动过程,经济活动的价值方面资金运动过程,经济活动的价值方面 审计审计会计资料、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其他经济活动会计资料、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其他经济活动 4.4.方法程序不同方法程序不同 会计方法体系会计方法体系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会计方法内容会计方法内容记帐、算帐、报帐、用帐、查帐记帐、算帐、报帐、用帐、查帐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凭证、登记帐
14、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凭证、登记帐 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 审计方法体系审计方法体系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 实施方法实施方法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检查法、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检查法、 审计分析法等。审计分析法等。5.5.职能不同职能不同 会计基本职能会计基本职能记录、计算、记录、计算、反映反映、监督、监督 审计基本职能审计基本职能监督监督( (评价、公证评价、公证) ) 会计检查会计检查检查帐目检查帐目( (针对会计业本身针对会计业本身) ); 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帐目,又包含了审核稽查计算。审计既包含
15、了检查会计帐目,又包含了审核稽查计算。会计检查会计检查审计审计检查帐目针对业务本身检查帐目针对业务本身既包含检查会计帐目又包括审核既包含检查会计帐目又包括审核稽查计算稽查计算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独立的专职监督检查独立的专职监督检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证实财务财政收支活动及其他经证实财务财政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有效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有效检查范围、深度、方式有限检查范围、深度、方式有限检查会计资料是手段之一,但不检查会计资料是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是唯一的手段一、独立性特征一、独立性特征本质特征本质特征 组织上、人员上、工
16、作上、经费上组织上、人员上、工作上、经费上 (形式与精神独立性形式与精神独立性) 行政监督行政监督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执行主体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执行主体 本身具有管理权和处罚权本身具有管理权和处罚权 法律监督法律监督客体是法律关系,依据是法律,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客体是法律关系,依据是法律,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 按法律程序进行按法律程序进行项目项目审计监督审计监督其它经济监督其它经济监督职能职能超脱性超脱性附带监督附带监督内容内容广泛性广泛性与管理范围一致与管理范围一致性质性质强制性、再监督强制性、再监督管理性管理性二、权威性特征二、权威性特征有效行使审计
17、权的必要条件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 1. 组织具有法律的权威性组织具有法律的权威性 2. 人员受法保护人员受法保护 3.审计机关有检查权、强制措施权等审计机关有检查权、强制措施权等 4. 人员的业务能力能保证执业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人员的业务能力能保证执业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5.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决定,否则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决定,否则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6.社会审计报告对外具有法律效力社会审计报告对外具有法律效力 7.内审机构是根据法律规定设置的,应具一定的权威性内审机构是根据法律规定设置的,应具一定的权威性 三、公正性特征三、公正性特征没有公正性,就没有权威
18、性,反映了审没有公正性,就没有权威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计工作的基 本要求本要求 审计人员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实事求是检查,客观判断,审计人员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实事求是检查,客观判断, 公正评价和公正处理。公正评价和公正处理。一一.会计假设与审计假设会计假设与审计假设 二二.国外审计基本假设国外审计基本假设 (一一)毛茨和夏拉夫的基本假设毛茨和夏拉夫的基本假设(8假设论假设论) (二二)托马斯托马斯李的审计假设李的审计假设 (三三)弗林特的审计假设弗林特的审计假设三三.我国审计基本假设我国审计基本假设 1.必要性假设必要性假设 2.可证实性假设可证实性假设 3. 错弊存在假设错弊存在假设 4.衡
19、量标准假设衡量标准假设 5.无反证判定假设无反证判定假设 其他假设:其他假设: 1.审计主体假设审计主体假设 2.审计方法假设审计方法假设 3.审计证据假设审计证据假设 4. 其他假设其他假设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的对象及其发展变化;了解审计目标的计的对象及其发展变化;了解审计目标的历史演变及审计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重点历史演变及审计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重点掌握审计的分类方法和主要审计种类。掌握审计的分类方法和主要审计种类。审计对象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外延上的审计实体,即被审计对象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外延上的审计实体,即
20、被审计单位;其二是内涵的审计内容或审计内容在范围上的限审计单位;其二是内涵的审计内容或审计内容在范围上的限定。定。 一一.审计的一般对象审计的一般对象 概括起来,审计的一般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概括起来,审计的一般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有关资料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有关资料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 (一一)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有关经济资料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有关经济资料 1.会计报表会计报表 2.会计帐簿会计帐簿 3.会计凭证会计凭证 4.其他相关经济资料其他相关经济资料 (二二)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
21、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1.财政收支财政收支 (1)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2)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 (3)预算外资金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粮食资金举例粮食资金举例) 2.财务收支财务收支 (1)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审计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审计 (2)事业组织财务收支审计事业组织财务收支审计 (3)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4)国家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国家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5)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 (6)国外援款、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国外援款、贷款项
22、目的财务收支审计二二.审计的具体对象审计的具体对象 1.国家审计对象:是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国家审计对象:是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 2.社会审计对象:是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社会审计对象:是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 有关经济活动有关经济活动 3.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 及有关经济活动及有关经济活动审计目标是指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审计目标是指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一一.审计目标的演变审计目标的演变 在在20世纪以前的详细审计
23、阶段,查错防弊是审计的唯一目标。世纪以前的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是审计的唯一目标。 在在20世纪初实行的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查错防弊的审计目标已世纪初实行的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查错防弊的审计目标已经退居第二位。经退居第二位。 当审计由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发展到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时,注册当审计由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发展到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确定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性地反映了企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确定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性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证明被审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证明被审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公认会计
24、准则理方法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真实性真实性合法性合法性真实性真实性真实性真实性合法性合法性有效性有效性二二.审计总目标审计总目标 审计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确切些说,是评价经营管理者对资审计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确切些说,是评价经营管理者对资财所有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无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财所有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无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都是其总目标。审计,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都是其总目标。 三三.审计的具体目标审计的具体目标 1.国家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国家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审查和评
25、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2.社会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所反社会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映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3.内部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审查和评价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内部审计的一般目标:是审查和评价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审计的分类是指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审计活动按一定标准,归属于审计的分类是指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审计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学 相关 知识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