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ppt 61页).pptx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ppt 61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ppt 61页).ppt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十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第二节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第三节 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目的要求u掌握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内涵及区别、抽样审计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内涵和区别;u掌握样本设计与随机样本选取的方法;u控制测试中属性抽样方法的特点、程序及运用;u了解实质性程序中变量抽样程序与方法。主要内容审计抽样的含义;样本设计与选取;抽样结果的评价;审计抽样的具体运用。重点难点样本设计及随机样本选取方法;属性抽样方法的运用。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的内涵 审计抽样的种类 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样本的设计 样本的选取 抽样结果的评价 一、审计抽样的内涵(一)审计抽样定
2、义(二)审计抽样基本程序(三)抽样审计目的与应用范围(一)审计抽样定义audit sampling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理解要点:v审计抽样 不同于详细审计 抽样审计对总体小于100%的审计 详查法对总体100%的审查。v审计抽样 不同于一般的抽查法一般的抽查法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审计抽样是一种专门的审计方法(运用抽样技术、实施抽样决策)。(二)审计抽样基本程序审计审计对象对象总体总体样本样本抽取一定量测试推断总体特征样本样本结果结果(三)抽样审计目的与应用范围目的: 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
3、证据,支持审计结论。范围:v 控制测试检查、函证等程序; 实质性程序控制风险水平低,账户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时。v 不可用于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二、审计抽样的种类变量抽样变量抽样 非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统计抽样属性抽样属性抽样按决策依据不同按决策依据不同按了解总体特征不同按了解总体特征不同(一)统计抽样定义:特点:优缺点:抽取样本采用统计抽样技术(选取随机抽取样本采用统计抽样技术(选取随机样本);推断总体运用概率论理论。样本);推断总体运用概率论理论。样本规模确定科学;随机样本无主观判样本规模确定科学;随机样本无主观判断因素影响,结论可靠;便于规范审计断因素影响,结论可靠;便于规范审
4、计工作。要求内控健全,要求审计人员掌工作。要求内控健全,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抽样技术。握抽样技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并将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并将其方法与审计工作结合(推断总体)而其方法与审计工作结合(推断总体)而产生的审计抽样方法。产生的审计抽样方法。(二)非统计抽样定义:特点:优缺点:审计人员仅凭主观、经验评价样本结审计人员仅凭主观、经验评价样本结果对总体结论。果对总体结论。抽取样本抽取样本 主观经验;主观经验;推断总体推断总体 经验、主观判断。经验、主观判断。 简便易行,审计成本低;简便易行,审计成本低; 审计结论可靠性差,审计风险高。审计结论可靠性差,审计风险高。(三)
5、属性抽样定义特点适用条件种类: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发现抽样。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发生频率而采用的审为了测定总体特征发生频率而采用的审计抽样方法。计抽样方法。估计总体中某种属性的发生率,即通过估计总体中某种属性的发生率,即通过对样本审查,对总体错误(属性)的发对样本审查,对总体错误(属性)的发生频率推断。生频率推断。控制测试较多,如估计总体中对既定控控制测试较多,如估计总体中对既定控制的偏离率(次数);实质性程序有些制的偏离率(次数);实质性程序有些情况使用,如货币单位抽样。情况使用,如货币单位抽样。(四)变量抽样定义:特
6、点:适用条件:种类:均值估计、差异估计、比率估计抽样。样本量较大,用于实质性程序样本量较大,用于实质性程序。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统计抽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估计总体数量特征)。样方法(估计总体数量特征)。估计总体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估计总体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即通过对样本审查,对总体金额或即通过对样本审查,对总体金额或错误金额估计。错误金额估计。三、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v审计过程中离不开专业判断v抽样审计不能取代专业判断四、样本的设计样本设计的含义: 围绕样本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和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的工作称为样本设计。样本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七因素):v审计目标v
7、审计对象总体和抽样单位v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v可信赖程度v可容忍误差v预期总体误差v分层(一)审计目标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 样本特征样本特征样本性质样本性质决定决定具具体体审审计计目目标标界定误差性质如:虚假帐户、无审核等(二)审计对象总体及抽样单位1、审计对象总体 审计对象所有项目及相应资料 (保证与审计目标相关且具完整性)。 2、抽样单位 构成审计对象总体的单位项目。 如发票,每一张为一抽样单位; 明细帐每一笔余额或发生额为为一抽样单位。(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1、抽样风险 定义: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
8、险越低。 分类:1)控制测试涉及的抽样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信赖不足风险导致执行额外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导致执行额外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 信赖过度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导致错误结论,降低审计效果导致错误结论,降低审计效果 2)实质性程序涉及的抽样风险 误受风险误受风险导致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降低审计效果导致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降低审计效果 误拒风险误拒风险执行额外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执行额外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 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会导致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 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会导致不正确的审计结论,达不到预期审计效果,审计人员应给予关注。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因审计程
9、序运用不当及对审计证据的误解所致,与审计抽样无关。 为降低非抽样风险,设计样本时应予以关注,通过适当的计划、控制和监督措施,降低非抽样风险。(四)可信赖程度1、可信赖程度含义 预计抽样结果能代表审计对预计抽样结果能代表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百分比象总体特征的百分比注册会计师要求的可信赖程度与样本量成正比,注册会计师要求的可信赖程度与样本量成正比,与内部控制可信程度成正比,与内部控制可信程度成正比,确定其要考虑样本量及内部控制健全程度等因素。确定其要考虑样本量及内部控制健全程度等因素。与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互补,即与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互补,即1-可信赖程度可信赖程度=抽样风险抽样风险 2、可信赖程度的运用
10、和表达方式 举例:抽样结果的可信赖程度为95%。则表达为: 抽样结果有95%的可能性代表总体特征,还存在5%不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审计风险),或抽样结果不代表总体的可能性不会高于5%。3、可信程度与内控健全程度、风险的关系内部控制健全程度误受风险 可信赖程度健全、有效小高不健全、无效大低(五)可容忍误差1、可容忍误差含义(确定样本量考虑的重要因素)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达到审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总体的最大误差。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是统计抽样中精确限度上限的概念。是统计抽样中精确限度上限的概念。在控制测试中:可容忍误差
11、是审计人员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在控制测试中:可容忍误差是审计人员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信程度而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内部控制实际运行偏离规定要信程度而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内部控制实际运行偏离规定要求的最大比率)。求的最大比率)。实质性程序中,可容忍误差是审计人员能够对某一账户余额或实质性程序中,可容忍误差是审计人员能够对某一账户余额或经济业务分类作出合理评价,所愿意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经济业务分类作出合理评价,所愿意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2、可容忍误差与样本量的关系(反向关系) 可容忍误差 样本量 小 大 大 小 参考历史资料;参考历史资料; 经验判断;经验判断; 以初始样本误差作为预期总体误差。以
12、初始样本误差作为预期总体误差。(六)预期总体误差1、预期总体误差定义2、确定方法审计对象总体预计发生的偏差或审计对象总体预计发生的偏差或错报金额。错报金额。3、预期总体误差与样本量的关系 确定样本量(正向关系)预期总体误差 样本量 审计成本大大高小小低(七)分层1、定义2、目的是将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是将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有相似特征的次级总体的过程有相似特征的次级总体的过程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突出审计重点;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突出审计重点; 减少样本量减少样本量3、分层应注意的问题v每一抽样单位只属于一个特定层次;v可辨别;v可确认抽样单位准确数字。分层举例: 应收账款函证分层层次层次组成
13、(账户金额)选样方法110 000元以上100%函证2500010 000元系统选样310005000元随机选样41000元以下任意选样五、样本的选取(一)样本选取的基本要求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二)样本选取的方法v 随机选样v 系统选样v 随意选样1.随机选样(1)定义 对审计对象总体或次级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一般利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的方法。(2)运用步骤 建立唯一对应关系; 确定起始点及方向; 抽取样本。随机选样举例 审计人员对销售发票审查,从编号100800的销售发票中抽取10张样本进行审查。利用随机数表抽样。 从第2行第一列开始,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依次选取随机数表中的前3位数
14、字。 则样本为:2、系统选样(1)系统选样定义 系统选样又称等距选样。首先计算选样间隔,确定选样起点,然后根据间隔顺序选样的方法。(2)运用步骤 1)计算抽样间隔(=总体容量样本规模) 2)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选择随机起点 3)等距选样(3)优缺点 样本分布均匀;总体非随机排列时,样本缺乏代表性。 系统抽样举例(单随机起点) 注册会计师对某单位1000张销售发票审计,运用系统抽样抽取100张为样本。则 (1) 抽样间距=1000 100=10 (2)确定随机起点为6 (3)等距选样,前10个样本为: 6;16;26;36;46;56;66;76;86;96 3、随意选样(非统计抽样) 根据个人判
15、断和偏好,随意选取样本。此方法随意性强,抽取的样本代表性差,据此结果推断总体其结论的可靠性差,审计风险高。六、抽样结果的评价评价步骤:分析分析样本样本误差误差推断推断总体总体误差误差重估重估抽样抽样风险风险形成形成审计审计结论结论(一)分析样本误差v 分析某一有问题的项目是否为一项误差?v 如:在检查应收账款余额时发现被审单位将某客户应收账款错记在另一客户应收账款账户中,但并不影响应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余额,因此,在评审抽样结果时,不能认为是一项误差。又如:随机数表选样时,某一样本编号对应的凭证是作废凭证,不能认为是一项误差,应另选随机数取代之。v 按既定程序无法对样本取证,应实施替代程序。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ppt 61页 审计 测试 中的 抽样 技术 ppt 6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