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4. 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 15 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 “称、秤” ,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2. 过程与方法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 才会想出好办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教学时间: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
2、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导入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
3、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 课件出示反馈时, 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读对了的, 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 3 遍。) 3.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4. 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5. 去掉拼音读生字:(1)同桌比赛读( 2)男女比赛读( 3)全班齐读。6. 开火车认读生字。7. 指名读文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4、(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 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 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1. 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 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2.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1.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 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2. 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3. 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五、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1. 出示“我会写”中
5、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2. 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候”等。3. 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六、拓展练习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作业设计:一、我会读:在会读的词语后面的打“。称象官员象腿柱子议论称杆一艘下沉停止微笑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 ) 象一( ) 秤一( ) 船四( ) 柱子两( ) 树一( ) 线三、比一比,组词。官( ) 称()柱()象()宫( ) 秤 ( ) 住 ( ) 像()
6、第 2 课时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设计意图: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1 引导学生读 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 “直摇头”?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官员:造秤宰象割块2. 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 ) 这叫直摇头吗 ?谁再做做看 ?“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 现在请大家试着
7、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 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 个来读。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过渡:七岁的曹冲, 听了官员们的议论, 边听边思考,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设计意图: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演
8、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1. 引导学生读 4、5 自然段,请大家用“ -”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2. 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 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板演: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师:谁能解释一下这四步的做法?3. 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 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 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4. 师生或生生合作, 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 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
9、进行评价。 )5. 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 请学生回答,师点拨)(1) 大象上船后 , 船为什么下沉 ? (2) 象上船后 , 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 象上岸后 , 往船上装石头 , 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 再读这一段 , 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6. 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
10、曹冲的办法? 7.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适时板书:以船代秤以石代象8. 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四、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1. 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2. 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3. 小结: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 7 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 是很了不起的。 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
11、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 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1. 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2. 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3. 自由练写,展示评价。六、课外延伸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称象官员们曹冲造秤以船代秤宰象割块以石代象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 ,称出(重量);先然后再把再作业设计:1连线组词语,再读一读。称员栏下官子倒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柱象微秤议艘大
12、笑鸡腿沉没一论不止2选字填空。在再象相像这件事过几天 ( )说吧! 河边来了一头大 ( )。你不要 ( )他一样贪 (t n) 玩。你现 ( )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 ? 朋友之间应该互 ( )帮忙(b ng m ng)。3用词语写句子。一边,一边。微笑。4按顺序把句子排起来,组成一段话。( 填序号) (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 )然后称船上的石头。 (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3、- - -第 6 页,共 25 页5玲玲的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自主识字,朗读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读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法引导,感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3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 老师知道大家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在古时候,有一个小男孩, 他动
14、脑筋想办法, 从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还记得他的谁吗?(司马光)还有一种鸟,它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乌鸦)师: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很可爱,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认识她吗?(出示头像) 她的名字叫玲玲, 我们一起和玲玲打个招呼吧!一起喊喊玲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的名字。(出示“玲” )这个字就读“ l ng” ,也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字,跟老师一起读。( 指名读 )“玲”多用于人名, 第二个音读轻声, 来和老师一起读。 玲玲!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左面一个王字旁,
15、右边一个令。) 它还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 领、零、岭、龄 ) 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学写“玲”)现在我们把玲玲的名字写在田字格里,就起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师边写边说笔画) 。同学们会写了吗?我们在本子上写上玲玲的名字。 (生写,师巡视)看谁写得既美观又漂亮。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他写的是不是好看,如果他写得漂亮,就在那个字的旁边画上一颗小星星。(相互检查 ) 2. 大家写得真好看, 如果你在坐的精神点, 老师就更喜欢你了! 玲玲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5 课玲玲的画。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齐读)
16、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合作学习不懂的词语。3. 汇报交流。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王令玲讠羊详口十八叭月庄脏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 岭一山王玲副一刂巾幅从“三好生” 奖状上识记:奖;从养了一只小狗识记:狗。在读课文时识记:糟、催。4.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端详:认真仔细地看。懒洋洋:指无精打采的样子。来不及:因为时间短促无法顾及或赶上。(二)再读课文,初知内容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17、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2. 自由读文,小组交流。3. 汇报交流,师总结。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 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一)指导写字1. 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2. 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 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3. 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4. 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
18、 个别辅导, 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5. 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 说说哪些字写的好, 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6. 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二)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 2 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 出示生字长,指名读2. 开火车朗读课文。二、自读自语1. 师指导朗读、范读。(1)读第 13 自然段,要读出玲玲为自己的画感到“满意”的样子。(2)读第 46 自然段,要表现出事情突发后玲玲紧张而着急的情形。(3)朗读第 7 自然段,读出爸爸处事沉稳。(4)朗读第 8 自然段,要表达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
19、意”心情。(5)第 9 自然段要读出爸爸高兴的语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2. 小组再分角色读,师巡视发现读得好的同学。3. 读得好的同学,全班表演读。4. 理解爸爸说的一句话: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学生齐读这句话。(2)师: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4)汇报交流。(这两句话的“糟”是指出现的情况让人担心、伤心。本课指把画弄脏了。)( “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坏事变成好事
20、:指坏事转化成了好事。 )(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 又来不及再画一幅, 这是一件坏事。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拘,巧妙地掩盖了弄脏的地方, 使画增添了家的温馨,结果得了一等奖变成了好事。)(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 我们不能惊慌失措, 要沉着冷静, 开动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师:同学们对课文掌握得很好,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玲玲这类的事情呢?把坏事变成好事,大家想想,说一说。1.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启发。2. 自由交流。生甲: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裤子弄破了,回家怕妈妈打我。于是我用卡通人物粘贴在破洞上, 没想到回家妈妈还夸我。 后来她把这一举
21、动设计在衣服上,在童装上加了一些卡通人物,销量很好。生乙:我爸爸一不小心把落地扇中间的支柱弄断了,不能再用, 爸爸灵机一动,找到扁铁、冲击钻、膨胀螺丝,把落地扇改成了客厅的壁扇,并粘上一些装饰品,成为客厅的亮点。我和妈妈看后赞不绝口。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好事坏事是可以转化的。 )(只要善于思考,坏事情也会变成好事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板书设计25 玲玲的画端详满意不小心弄脏只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动脑筋画狗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2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6. 一封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 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3. 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 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1. 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2. 懂
23、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 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2. 揭示课题:一封信。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1. 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师: 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5 页(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识记生字封(一封信)(密封)削(削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2 年部编人教版 小学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三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