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1 / 9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卷期末测试卷0202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7 分)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荻 港(d)平畴 (chu)辚 辚(ln)锃 亮(zhng) B.挟 着(ji)瞥 见(pi)刀鞘 (qio)窒 息(zh) C.解剖 (po)缥 碧(pio)弧 形(h)诘 责(ji) D.锁匙 (ch)鸢 飞(yun)裹 脚(gu)遁 形(d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静,
2、_自然之美 的精彩呈现,_内心修为的_展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_本质、 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不是而是幽雅探寻B.不单是更是幽雅探究 C.不单是更是优雅探究D.不是而是优雅探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 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 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 5 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 型主题活动。 D.商
3、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 成为市场“新宠” 。 4.古诗文默写。 (4 分) (1)树树皆秋色,_。 (2)_?松柏有本性。 (3) 浣溪沙中“_,_”两句借自然规律表达作者对人生的 慨叹,被称为千古奇句。 (4) 或王命急宜,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_, _。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2 / 9 (5) 饮酒 (其五)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闲适的句子是:_, _。 5.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 不限。 (3 分) (示例)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
4、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 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 _ 6.综合性学习。 (7 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 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3 分) 感受:_ (2)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 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 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 请你写出与 “酒” 有关的一句
5、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 ,与大家分享。 (2 分) 诗文名句:_ 故事:_ (3)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 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2 分) _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3 / 9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43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3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 临泛 王维 楚塞 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
6、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汉江:汉水。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7.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 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 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 礴。 D.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2 分) 象记 明林璐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 以期贡象,必
7、入山告语 之曰: “朝廷诏汝备 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足, 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 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 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 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 ,盖山中偶也;侯已竟去 。守土者廉 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 “今天子神圣, 薄海 内外知天命有归, 带甲者率先以军降, 守土者次第以城降。 汝异类, 敢抗天子不赴耶?”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4 / 9 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 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 “汝爱妻,数数 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 ”象闻之, 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
8、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 ,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8 月版,有删节) 注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守土者:地方官员。备:充任。 思陵: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牝(pn) :雌性的。廉:查访。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数(s)数:数,通“速” ,快。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必入山告语 之曰语:_(2)会 明亡会:_ (3)候已竟去 去:_(4)守土者异 之异: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_ 10.文中的
9、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况。 (4 分) 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 分)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 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儿们努力地贴 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 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 ,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 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
10、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 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 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 寻挖着蒲公英。 “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称)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 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下腰,用 那曾经丰腴饱满而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5 / 9 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
11、啊!为了让孩子 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 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 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 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 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 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教材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