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金属凝固理论重点总结 .pdf
《2022年金属凝固理论重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金属凝固理论重点总结 .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金属凝固理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能量起伏 :金属晶体结构中每个原子的振动能量不是均等的,一些原子的能量超过原子的平均能量, 有些原子的能量则远小于平均能量,这种能量的不均匀性称为“能量起伏”2.结构起伏 :液态金属中的原子集团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时而长大时而变小,时而产生时而消失,此起彼落,犹如在不停顿地游动。这种结构的瞬息变化称为结构起伏。3.浓度起伏 :不同原子间结合力存在差别,在金属液原子团簇之间存在着成分差异。这种成分的不均匀性称为浓度起伏。4.熔化潜热 : 将金属加热到至熔点时,金属体积突然膨胀,等于固态金属从热力学温度零度加热到熔点的总膨胀量,金属的其他性质如电
2、阻,粘性等发生突变,吸收的热能。5.充型能力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6.成分过冷 :由溶质再分配导致的界面前方熔体成分及其凝固温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过冷。7.热过冷 :仅由熔体实际温度分布所决定的过冷状态称为热过冷8.宏观偏析 :又称长程偏析或区域偏析,指较大范围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表现为铸件各部位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9.微观偏析 :微观偏析是指微小范围(约一个晶粒范围)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按位置不同可分为晶内偏析(枝晶偏析)和晶界偏析。10. 微观偏析(1)晶内偏析 : 在一个晶粒内出现的成分不均匀现象,常产生于有一定结晶温度范围、能够形成固溶体的
3、合金中。(2)晶界偏析 :溶质元素和非金属夹杂物富集与晶界,使晶界和晶内的化学成分出现差异。它会降低合金的塑性和高温性能,又会增加热裂倾向。11. 宏观偏析:(1)正常偏析:当合金溶质分配系数k1时相反。正常偏析存在使铸件的性能不均匀,在随后的加工中难以消除。(2)逆偏析:即k1 时,铸件表面或底部含溶质元素较多,而中心部分或上部分含溶质较少。(3)V形偏析和逆V形偏析:常出现在大型铸锭中,一般呈锥形,偏析中含有较高的碳以及硫和磷等杂质。(4)带状偏析 :它总是和凝固的固- 液界面相平行。(5)重力偏析 :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出现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常产生于金属凝固前和刚刚开始凝固之际。枝晶偏析
4、 :由于固溶体合金多按枝晶方式生长,分支本身分支与分支间的成分是不均匀的,故称为 。12. 正偏析: 指溶质含量高于其平均溶质含量的区域13. 负偏析 :降低该区的溶质浓度,使该区C5降低,产生的偏析。 (溶质含量低于其平均溶质含量的区域)14. 重力偏析 :由于沿垂直方向逐层凝固而产生的正常偏析和固液相之间或互不相容的液相之间有的密度不同,在凝固过程中发生沉浮现象造成的。15. 过热度 :指金属熔点与液态金属温度之差。16. 过冷度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称为过冷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7 页学
5、习必备欢迎下载17. 正吸附 :当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升高而下降时,表面吸附量为正值,即为正吸附18. 负吸附 :当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加时,表面吸附量为负值,即为负吸附。19. 热裂 :铸件在凝固期间或刚凝固完毕,在高温下收缩受到阻碍产生的现象。20. 冷裂 :铸件应力超出合金强度极限而产生的现象。21. 铸造应力 :铸件在凝固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线收缩,有些合金还发生固态相变,引起体积的膨胀或收缩时产生的应力。22. 顺序凝固 :铸件结构各部分,按照远离冒口的部分最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位,最后是冒口本身凝固的次序进行的凝固方式23. 同时凝固 :铸件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尽量小,使
6、各部分同时进行凝固的方式。24. 析出性气孔 :金属液在凝固过程中,因气体溶解度下降而析出气体,形成气泡未能排除而产生的气孔。25. 反应性气孔 :金属液与铸型之间,金属与熔渣之间或金属液内部某些元素、化合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孔。26. 流动性 :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是金属的铸造性能之一,与金属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27. 粗糙界面 :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只有50% 左右为固相原子所占据,这些原子散乱的随机分布在界面上形成一个坑坑洼洼呕吐不平的界面层。28. 平整界面 :固相表面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为固相原子所占据,只留下少数空位或在充满固相原子的界面上存在有少数不稳
7、定的孤立固相原子从而形成了一个总的来说平整光滑的界面。29. 一次氧化物 :金属熔炼过程中及炉前处理中产生的氧化物称为一次氧化物。30. 二次氧化物 :金属液在浇注及充填铸型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称为二次氧化物。31. 近程有序排列: 金属液体则由许多原子集团所组成,在原子集团内保持固体的排列特征,而在原子集团之间的结合处则受到很大破坏。这种仅在原子集团内的有序排列称为近程有序排列。32. 粘滞性 :在流体力学中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动力粘度,另一个是运动粘度。33. 表面张力 :液态金属表面层的质点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力,物体倾向于减小其表面积,这相当于在液态金属表面有一个平行于表面且各向大小相等
8、的张力,这个张力就是表面张力。34. 机械阻碍应力: 铸铁件冷却到弹性状态后,由于收缩受到弹性阻碍而产生机械阻碍应力。它可表现为拉应力和压应力,当机械阻碍一经消除应力也随之消失,所以它是一种临时应力。二、问答题1. 液态金属的停止流动机理纯金属和窄结晶温度范围合金停止流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过热量未完全散失前为纯液态流动。(b)冷的前端在型壁上凝固结壳。(c)后边的金属液在被加热的管道中流动,冷却强度下降。如图所示,由于液流通过I 区终点时,尚有一定的过热度,将已经凝固的壳重新熔化,为第II 区。所以,该区是先形成凝固壳, 又被完全熔化。 第 III 区是末被完全熔化而保留下来的
9、一部分固相区,在该区的终点金属液耗尽了过热热量。在 IV 区, 液相和固相具有相同的温度结晶温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由于在该区的起点处结晶开始较早,断面上结晶完毕也较早,往往在它附近发生堵塞。前端液态金属凝固收缩,形成吸力,产生喇叭状缩孔。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停止流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有过热,纯液态流动。(b)温度低于液相线,析出晶体。析出的晶体顺流前进,并不断长大。前端冷却快,晶粒粗大。(c)前端晶粒达到一定数量,结成一个连续的网络,阻碍后边的液态金属流动,流动停止
10、。所联成的网受到后面液态金属向前的推力,造成前突特征。2. 液态金属的停止流动机理纯金属、共晶合金、窄结晶温度范围合金:型壁处凝固结壳,柱状晶相接触,通道中心合并,流动停止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宽,枝晶就越发达,液流前端出现较少的固相量,通道阻塞,亦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液态金属便停止流动。纯金属、 共晶合金或窄结晶温度范围合金有良好的流动性,降低了凝固成形中冷隔、热裂、缩松等缺陷的产生。反之, 宽结晶温度范围合金由于流动性差,往往会有较多的缺陷产生。3、试分析中等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停止流动机理。答:过热能量散失尽以前,金属液也可以纯金属液态流动。温度下降到液相线以下,首先生成了一批小晶粒,在型
11、壁上长成细而长的柱状晶,空隙的液体继续流,流动过程继续生长柱状晶,在液体温度不段下降时,出现等轴晶,阻塞通道。介于两者之间,出现枝状晶时,温度不产生大量晶粒,但是生长到一定程度,等轴晶大量析出。4、采用高温出炉,低温浇铸的工艺措施,为什么可提高合金的流动性?答:高温出炉: 使一些难熔的质点熔化, 未熔的质点和气体在浇包中镇静有机会上浮而使金属净化,提高流动性。低温浇铸,一般来讲,浇铸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强但是温度过高,会使金属吸气更多,氧化严重,充型能力幅度减小,所以最好是,高温出炉,低温浇铸。5、高温出炉,低温浇注为什么可以改善铸件性能因为提高金属液的出炉温度有利于夹杂物的彻底熔化、熔渣上浮
12、,便于清渣和除气,减少铸件的夹渣和气孔缺陷;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则有利于降低金属液中的气体溶解度、液态收缩量和高温金属液对型腔表面的烘烤,避免产生气孔、 粘砂和缩孔等缺陷。因此,在保证充满铸型型腔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6. 试应用凝固动态曲线分析铸件的凝固特征,根据铸件的动态凝固曲线能否判断其停止流动的过程。答:某一时刻的各区宽度,L、L+S、S 、L+S宽度分别为,逐层、体积、中间凝固方式。结壳早晚:停止流动的过程:两线重合或垂直距离小,流动管道中晶体长大阻塞而停止流动。结壳早结壳正常结壳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13、第 3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两线垂直距离大,液体中析出晶体较多,连成网络而阻塞。两线垂直中等,管道壁有一部分柱状晶,中心有等轴晶,使剩余的液体停止流动。7 如何由实验确定单相合金的动态凝固曲线?单相合金的凝固区间结构特点及其对缩孔缩松,热裂等铸造缺陷的影响。图 4-6 为凝固动态曲线,它是根据直接测量的温度时间曲线绘制的。首先在图4-6a 上给出合金的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把二直线与温度时间相交的各点分别标注在图4-6b 的 (x / R , ) 坐标系上,再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得凝固动态曲线。纵坐标x 是铸件表面向中心方向的距离, R是铸件壁厚之半或圆柱体和球体的半径。由于凝固是从铸
14、件壁两侧同时向中心进行,所以当x / R=1时表示已凝固至铸件中心。图4-6c 为根据凝固动态曲线绘制的自测温度开始后2 分 20 秒的凝固状况。根据凝固动态曲线可以获得任一时刻的凝固状态。8 试述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和流动性之间在概念上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能力。影响因素:金属液体的流动能力,铸型性质,浇铸条件,铸件结构。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与金属本身有关:成分,温度,杂质物理性质。其流动性一定, 但充型能力不高, 可以改变某些因素来改变, 流动性是特定条件下的充型能力。9 充型能力与流动性的联系与区别:精选学习资料 - - -
15、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即液态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充型能力与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及铸型性质等因素有关。是设计浇注系统的重要依据之一。流动性:液态金属本身流动的能力。流动性与金属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充型能力与流动性的关系:充型能力是外因(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和内因(流动性)的共同结果。外因一定时,流动性就是充型能力。充型能力弱,则可能产生浇不足、冷隔、砂眼、铁豆、抬箱,以及卷入性气孔、夹砂等缺陷。10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
16、素及提高充型能力的措施:第一类因素金属性质方面的因素 1)金属的密度1;2)金属的比热容c1;3)金属的导热系数 1;4)金属的结晶潜热 L ;5)金属的粘度 ;6)金属的表面张力;7)金属的结晶特点。第二类因素铸件性质方面的因素1) 铸型的蓄热系数2) 铸型的密度 2; 3) 铸型的比热容 c2 ;4)铸型的导热系数2;5)铸型的温度;6)铸型的涂料层;7)铸型的发气性和透气性。第三类因素浇注条件方面的因素:1)液态金属的浇注温度t 浇; 2)液态金属的静压头 H;3)浇注系统中压头损失总和;4)外力场(压力、真空、离心、振动等)。第四类因素铸件结构方面的因素: 1)铸件的折算厚度 R;2)
17、由铸件结构所确定的型腔的复杂程度引起的压头损失。措施 :金属方面( 1)正确选择合金的成分(2)合理的熔炼工艺。铸型方面:调整铸型,减小铸型中气体反压力(降低型砂中的含水量和发气物质的含量,提高砂型的透气性)浇注条件方面( 1)浇注温度( 2)充型压头( 3)浇注系统的结构。铸件结构方面(1)折算厚度大(2)铸件的复杂程度。11、怎么从相变理论理解液态金属结晶过程中的生核、成长机理?答:相变理论:相变时必须具备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金属结晶属一种相变过程:热力学条件即过冷度T驱动力 GV 动力学条件:克服能障热力学能障 界面自由能 形核动力学能障激活自由能GA 长大若在体系内大范围进行,则需极大
18、能量,所以靠起伏,先生核主要克服热力学能障,然后出现最小限度的过渡区“界面”,此界面逐渐向液相内推移长大(主要克服动力学能障) 。12 合金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从生核开始直到凝固结束,在整个结晶过程中,固、液两相内部将不断进行着溶质元素的重新分布的过程。结晶是一个非平衡过程,对于平整界面有偏差,所以不仅由Ko 决定。证明Ko为常数: Ko=C*s/C*l=(To/Ks)/(To/Kl)。两直线斜率比为常数。13、何谓凝固过程的溶质再分配?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溶质再分配: 合金凝固时液相内的溶质一部分进入固相,另一部分进入液相,溶质传输使溶质在固液界面两侧的固相和液相中进行再分配。影响溶质再
19、分配的因素有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14、何谓成分过冷判据?成分过冷的大小受哪些应诉的影响?它又是如何影响着晶体的生长方式和结晶状态的?所有的生长方式都仅仅由成分过冷因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决定吗?答: (1)成分过冷判据001kDkmCRGLOL即:判据条件成立时,则存在成分过冷;反之,不会出现生分过冷。(2)成分过冷的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 a、合金本身:0Cm0kLD b、工艺因素:LGR(3)无成分过冷小成分过冷较宽成分过冷宽成分过冷方式平面生长胞状生长枝晶生长等轴枝晶状态单晶、柱
20、状晶胞晶柱状枝晶等轴晶(4)晶体的生长方式除受成分过冷的影响外,还受到热过冷的影响。不是所有的生长方式仅由成分过冷因素决定。a、纯金属:无成分过冷。b、过冷熔体的内生长,不一定存在成分过冷。c、游离晶的形成造成等轴晶生长。15. 热过冷和成分过冷仅由熔体实际温度分布所决定的过冷状态称为热过冷 。 由溶质再分配导致界面前方熔体成分及其凝固温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热过冷与成分过冷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仅受传热过程控制,后者则同时受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制约。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前方的热过冷只不过是成分过冷在 Co0 时的一个特例而已,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成分过冷的本质: 由于固液界面前
21、方溶质富集而引起溶质再分配,界面处溶质含量最高,离界面越远,溶质含量越低。由结晶相图可知,固液界面前方理论凝固温度降低,实际温度和理论凝固温度之间就产生了一个附加温度差T,即成分过冷度,这也是凝固的动力。成分过冷判据:000m(1)LLCkGRD k16、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有哪些?它对材质或成型产品(铸件)的质量有何影响?影响成分过冷范围的因素有:成分过冷的条件vGL0, 即 GLGs时结晶才能进行,所以说 Gv就构成了相变的驱动力,Gv=L(1-T/To)=L T/To,Gv的大小决定于 T,L与 To均为定值,因此液态金属结晶的驱动力是由过冷度提供的。19 如何认识“外生生长”与“内生生长
22、”?由前者向后者转变的前提是什么?仅仅由成分过冷因素决定吗?外生生长:晶体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内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称为“外生生长”。平面生长,胞状生长河柱状树枝晶生长都属于外生生长。内生生长:等轴枝晶在熔体内部自由生长的方式则称为内生生长。如果成分过冷在远离界面处大于异质形核所需过冷度,就会在内部熔体中产生新的晶核,造成内生生长,使得自由树枝晶在固液界面前方的熔体中出现。外生生长向内生生长的转变的前提是:成分过冷区的进一步加大。决定因素:外生生长向内生生长的转变是由成分过冷的大小和外来质点非均质生核的能力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大的成分过冷和强生核能力的外来质点都有利于内生生长并促进内部等轴
23、晶的形成。20 试分析能量起伏和浓度起伏在在生核中的作用。答:生核时必须有一定大小的晶胚,这需能量起伏, 使原子集团达到一定大小才能成核。而浓度起伏对二相以上液态金属成核很重要,一定的浓度起伏才可能瞬时达到某一相的要求。21. 均质生核机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过冷液体中存在相起伏,以提供固相晶核的晶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生核导致体积自由能降低,界面自由能提高。为此,晶胚需要体积达到一定尺寸才能稳定存在。3)过冷液体中存在能量起伏和温度起伏,以提供临界生核功。4)为维持生核功,需
24、要一定的过冷度。22、试述均质生核与非均质生核的区别及联系?答:均质生核: 在没有任何外界面的均匀熔体中的生核过程,均质生核在熔体各处几率相同,晶核的全部固液界面皆由生核过程所提供,因此热力学能障较大,所需驱动力较大,理想液态金属的生核过程就是均质生核;非均质生核: 在不均匀的熔体中依靠外来杂质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行生核的过程,非均质生核优先发生在外来外界面处,因此热力学能障较小,所需要驱动力较小,实际液态金属的生核过程一般都是非均质生核。23 试述均质形核与非均质形核有何联系与区别。非均质形核时,对形核剂有什么要求?一、 1) 均质形核:依靠液态金属内部自身的结构自发的形核。2)非均质形核
25、:依靠外来夹杂或型壁所提供的异质界面进行形核过程。二、TLTGrrLCVLC0*22非均相等但334rV均frV334非4coscos323f非均质生核所需体积小,即相起伏时的原子数少。三、2203*316TLTGLC均fGG*均非两种均需能量起伏克服生核功,但非均质生核能需较小。非均匀形核理论可知,一种好的形核剂首先应能保证结晶相在衬底物质上形成尽可能小的润湿角 ;其次形核剂还应在液态金属中尽可能保持稳定;并且具有最大的表面积和最佳的表面特性 ( 如表面粗糙或有凹坑等) 。24 试述均质生核与非均质生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别从临界晶核曲率半径、生核功两个方面阐述外来衬底的湿润能力对临界生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金属凝固理论重点总结 2022 年金 凝固 理论 重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