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滚动加练化学实验综合提升练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滚动加练化学实验综合提升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滚动加练化学实验综合提升练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滚动加练 4 化学实验综合提升练1(2014四川理综,4)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检验 CH3CH2Br 在 NaOH 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将 CH3CH2Br 与 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B 检验 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 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 滴加 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 验证 Br2的氧化性强于I2将少量溴水加入KI 溶液中, 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D 验证 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
2、H)2将 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解析A项,用稀 HNO3酸化后,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AgBr 沉淀生成,即说明原反应液中有 Br产生,由此可以证明CH3CH2Br 在 NaOH 溶液中发生了水解,正确;B项, 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生成 Fe3,故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Fe(NO3)2是否氧化变质,错误;C 项, CCl4溶液显紫色,说明有I2生成,即发生反应:2KI Br2=2KBr I2,从而证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正确; D项,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说明Mg(OH)2转化成了 Fe(
3、OH)3,根据沉淀的转化规律,故可以说明Fe(OH)3的溶解度小于 Mg(OH)2,正确。答案B 2(2014徐州市质检) 用下列装置进行对应的实验( 部分仪器已省略)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项 A 中应该是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A 项错误; 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易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成倒吸, B 项错误;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的是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
4、处,C项错误; D项正确。答案D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 mL 的 KMnO4溶液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配制 500 mL 0.4 m ol L1 NaCl 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乙所示解析A中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B中的冷却水应下口进上口出; D中不需要分液漏斗,而需要500 mL 容量瓶。答案C 4(2014吉林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B图乙所示的实验,根据小试管中导管内液面的变化判断
5、铁钉发生析氢腐蚀C图丙所示的实验,根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用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D图丁所示的实验,根据试管中液体颜色的变化比较Cl2、Fe3、I2的氧化性强弱解析图甲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氧化产物为氯气,氯气与KI反应,氯气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KMnO4Cl2I2,A项正确;食盐水浸泡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的铁钉发生的是吸氧腐蚀,B项错; 根据反应热的计
6、算原理可知C正确。 图丁通入氯气时,下层先变为紫红色(I被氧化为I2) ,然后上层变为黄色(Fe2被氯气氧化为Fe3) ,D 项正确。答案B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 1 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氨气B用图 2 所示装置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的颜色C用图 3 所示装置完成氯气的喷泉实验D用图 4 所示装置测量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解析氨气比空气密度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 错;用电解法制备Fe(OH)2时, Fe应作阳极, B 错;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其体积, D错。答案C 6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
7、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试样不含KIO3B 银氨溶液中滴入少量组成为C2H4O2的液态有机物,水浴微热,有银镜出现可确定该有机物一定是甲酸甲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C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 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I2I
8、D 室温下向 CuCl2和少量 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屑,充分搅拌,过滤,得蓝绿色溶液除去杂质FeCl3得纯净 CuCl2溶液解析逐项分析每一种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目的的关系。A项,操作只能说明含有钠元素,错误;B 项,还可能是羟醛:HOCH2CHO ,错误; C 项,淀粉变蓝色,说明有I2,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说明有I,正确; D项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除去 Fe3引入了 Fe2,错误。答案C 7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同温同浓度Na2CO3和 Na2SiO3水溶液的 pH前者小于后者,则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B向淀粉溶液中
9、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无砖红色沉淀,则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色,则原溶液中含I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23或 HCO3解析Na2CO3溶液碱性弱于Na2SiO3溶液,说明 H2CO3酸性强于H2SiO3,进一步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选项 A正确;催化剂稀硫酸中和了新制Cu(OH)2悬浊液, 应该先加NaOH中和硫酸,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选项B错误; 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溶液中还可能有SO23或 HSO3
10、,选项 D错误。答案AC 8利用硫酸渣( 主要含 Fe2O3、SiO2、Al2O3、 MgO 等杂质 ) 制备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1) “酸浸”中硫酸要适当过量,目的是:提高铁的浸出率;_。(2) “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同时FeS2被氧化为SO2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 为测定“酸浸”步骤后溶液中Fe3的量以控制加入FeS2的量。实验步骤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浸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 稍过量 SnCl2,再加 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
11、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2Fe3Sn26Cl=2Fe2SnCl26Sn24Cl2HgCl2=SnCl26Hg2Cl26Fe2Cr2O2714H=6Fe32Cr37H2O 若 SnCl2不足量, 则测定的Fe3量 _( 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下同 ) ;若不加HgCl2,则测定的Fe3量_。(4) 可 选 用 _( 填 试 剂 ) 检 验 滤 液 中 含 有Fe3 。 产 生Fe3 的 原 因 是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
12、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沉淀物Fe(OH)3Al(OH)3Fe(OH)2Mg(OH)2Mn(OH)2开始沉淀2.7 3.8 7.5 9.4 8.3 完全沉淀3.2 5.2 9.7 12.4 9.8 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有:稀硝酸、Ba(NO3)2溶液、酸性KMnO4溶液、 NaOH溶液,要求制备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请完成由“过滤”后的溶液模拟制备氧化铁的实验步骤:a氧化: _ ;b沉淀: _ ;c分离,洗涤;d烘干,研磨。解析(1)Fe3的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酸过量,抑制Fe3的水解。(2) 根据题给信息,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因为在酸性环境下反应
13、,则介质为H2O和 H,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离子所带电荷守恒可以写出离子方程式。(3) SnCl2不足, Fe3没有完全反应,生成的Fe2偏少,则消耗的K2Cr2O7标准溶液体积偏小,则测定的Fe3量偏低;若不加HgCl2,过量的Sn2也能够被K2Cr2O7氧化,则消耗的K2Cr2O7标准溶液体积偏高,则测定的Fe3量偏高。(4) Fe3与 KSCN的络合反应或者Fe3与的显色反应均可以用于鉴别。产生Fe3的原因是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过滤”后的溶液中有Fe2、Al3、Mg2以及少量 Fe3,首先将 Fe2完全氧化为Fe3,然后控制pH ,只使 Fe(OH)3沉淀,从表格数据可以分析,控制
14、pH为 3.2 3.8 。答案(1) 抑制Fe3的水解(2)14Fe3 FeS28H2O=15Fe22SO2416H(3) 偏低偏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4) KSCN( 或) 4Fe2O24H=4Fe32H2O a.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搅拌B滴加 NaOH 溶液,调节溶液pH3.23.8 9(2014苏锡常镇调研) 碳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aNa2CO3bH2O2) 具有漂白、杀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滚动加练化学实验综合提升练 2022 年高 化学 二轮 专题 滚动 实验 综合 提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