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ppt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ppt(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 -author -author -date-date一、概一、概 述述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能
2、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肾上腺和性腺等。等。 现在认为,机体许多器官、现在认为,机体许多器官、组织都有内分泌的功能,组织都有内分泌的功能,故有胃故有胃肠内分泌、心脏内分泌、肾脏内肠内分泌、心脏内分泌、肾脏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等。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等。 激素激素( (hormone) )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
3、液传递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 ,发挥其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根据激素作用距离的远近分为以下几种:根据激素作用距离的远近分为以下几种: 远距离分泌:远距离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经血液运输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的方式。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的方式。 近距离分泌近距离分泌( (旁分泌旁分泌)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局局部激素部激素),),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细胞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细胞的方式。的方式。 自分泌:自分泌:内
4、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自身的方式。用于自身的方式。 激素作用的特定部位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定部位称为靶器官靶器官, ,靶组织靶组织, ,靶细胞靶细胞。 第一节第一节 激素激素 一、激素的分类一、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来源、种类繁多,按其化学结构分为四激素的来源、种类繁多,按其化学结构分为四 类类 :(一)含氮类激素(一)含氮类激素: :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 ,腺垂体促激素腺垂体促激素, ,胰胰 岛素岛素, ,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二)类固醇类(二)类固醇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腺激素。性腺激素。(三)类是固醇类激素:
5、(三)类是固醇类激素:如胆钙化醇(维生素如胆钙化醇(维生素D3D3)(四)类是脂肪酸衍生物:(四)类是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如前列腺素。 二、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二、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 (一)信息传递作用(一)信息传递作用 (二)作用的相对特异性(二)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一般都在一般都在ng/100mlng/100ml甚至甚至pg/100mlpg/100ml数量级。数量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如下丘脑的作用。如下丘脑的0.1gCRH0.1gCRH腺垂体释放腺垂体释放1gACT
6、H1gACTH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分泌40g40g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放放大大400400倍。倍。三、激素功能概述三、激素功能概述 激素的生理作用虽然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激素的生理作用虽然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三大营养物质和水、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三大营养物质和水、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 第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细胞的衰老,确保第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细胞的衰老,确保各组织、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与衰老。
7、各组织、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与衰老。 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以及性激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素的分泌和调节。 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 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1 1、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生长素生长素 血糖血糖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2 2、拮抗作用:、拮抗作用:胰岛素胰岛素 血糖血糖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3 3、
8、允许作用:、允许作用:是指对某个反应并无直接影响的激素是指对某个反应并无直接影响的激素, ,但它的但它的 存在可使别的激素效应作用明显增强存在可使别的激素效应作用明显增强. . 如糖如糖 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并无直接收缩作用,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并无直接收缩作用, 但能增强但能增强 NA NA 的缩血管效应的缩血管效应, ,使血压升高。使血压升高。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五、激素作用的机制五、激素作用的机制( (一一) )含氮激素作用的机制含氮激素作用的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第二信使学说肽类激素等(第一信使)肽类激素等(第一信使)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C)ATP
9、ATPcAMPcAMP(第二信使)(第二信使)细胞内生物效应细胞内生物效应与靶细胞膜上专一受体结合与靶细胞膜上专一受体结合激活激活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依赖的蛋白激酶A A2 2、G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蛋白偶联受体介导- -IPIP3 3 /DG/DG第二信使模式第二信使模式激素(第一信使)激素(第一信使)结合结合G 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偶联受体兴奋性兴奋性G G蛋白蛋白(GS)(GS)激活磷脂酶激活磷脂酶C(PLC)C(PLC)PIPPIP2 2(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IPIP3 3 和和 DGDG激激 活活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 C内质网内质网释放释放CaCa2+2+激活激活G G蛋白
10、蛋白细胞内生物效应细胞内生物效应3 3、酶偶联受体介导、酶偶联受体介导- -受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模式模式 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细胞内生物效应细胞内生物效应膜外膜外N 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膜内膜内C C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二二)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进入细胞激素进入细胞膜膜与胞浆受体结合成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成激素- -胞浆受体复合物胞浆受体复合物 该复合物进入核内该复合物进入核内与核内受体结合成激素与核内受体结合
11、成激素- -核受体复合物核受体复合物此复合物促进或抑制此复合物促进或抑制RNARNA合成合成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质的合成细胞内生物效应细胞内生物效应H-R复合物复合物 激素分泌的周期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 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ACTHACTH分泌的日节律分泌的日节律四、激素的分泌及其调节四、激素的分泌及其调节(一)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和阶段性(一)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和阶段性1 1、腺垂体促激素和外周靶、腺垂体促激素和外周靶腺激素对下丘脑起负反腺激素对下丘脑起负反馈作用馈作用, ,调节腺垂体激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分泌。素的分泌。2 2、体内外
12、环境变化、体内外环境变化( (如创如创伤、大出血、剧烈运动伤、大出血、剧烈运动等等),),可反射性地影响下可反射性地影响下丘脑的活动丘脑的活动, ,从而影响从而影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腺垂体激素的分泌。下丘脑下丘脑- -腺垂体腺垂体- -靶腺轴靶腺轴第二节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第二节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一、下丘脑与腺垂体一、下丘脑与腺垂体(一)垂体门脉(一)垂体门脉下丘脑下丘脑N N垂体垂体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下丘脑腺垂体腺垂体垂体门脉垂体门脉( (二二) ) 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调节肽 由下丘脑由下丘脑“促垂体区促垂体区”( (视交叉上核、室周核、弓状核、视交叉上核、室周核、弓状核、正中隆起
13、等正中隆起等) )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前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前 7 7 种分种分别控制腺垂体激素的分泌。别控制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二、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二、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 (一一)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结构联系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结构联系 1 1、神经垂体是下丘脑束的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神经垂体是下丘脑束的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而成的神经垂体细胞组成。质细胞分化而成的神经垂体细胞组成。 2 2、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发出神经纤维、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发出神经纤维( (下丘脑垂下丘脑垂体束体束)-)-经漏斗进入神经垂体。经漏斗进入
14、神经垂体。 3 3、神经垂体没有腺细胞,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神经垂体没有腺细胞,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下丘脑垂体束终止于毛细血管壁上。下丘脑垂体束终止于毛细血管壁上。 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腺垂体激素有:腺垂体激素有:生长素、催乳素、促黑生长素、催乳素、促黑( (色素细胞色素细胞) )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 ( (一一) ) 生长素生长素(GH) 生长素有较强的种属差异,除猴生长素外,其余生长素有较强的种属差异,除猴生长素外,其余动物的生长素对人无
15、效。动物的生长素对人无效。 静息状态下,血清中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血清中成年男性 GH 浓度为浓度为15g/L (女性略高于男性女性略高于男性) )。 GH 的分泌呈脉冲节律性的分泌呈脉冲节律性(14h/脉冲脉冲),睡眠时分,睡眠时分泌明显增加。泌明显增加。1 1、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巨人症:巨人症:幼年幼年时期时期GHGH分泌过多分泌过多侏儒症侏儒症: :幼年幼年时期时期GHGH分泌过少分泌过少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成年成年后后GHGH分泌过多分泌过多 ( (二二) ) 催乳素催乳素(PRL)(PRL) 1 1、PRLPRL的作用的作用:催乳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生长发:催乳素的主要
16、作用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和维持成熟的乳腺泌乳;调节月经周期。育,引起和维持成熟的乳腺泌乳;调节月经周期。 (1 1)对乳腺的作用)对乳腺的作用:青春期乳腺的发育主要依靠雌激:青春期乳腺的发育主要依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下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下, ,促进乳腺发育。促进乳腺发育。 妊娠期乳腺的发育是催乳素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期乳腺的发育是催乳素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雌雌激素、孕激素共同作用,促进乳腺进一步发育,泌乳条件激素、孕激素共同作用,促进乳腺进一步发育,泌乳条件逐渐成熟,但不泌乳。因此,只有分娩后雌激素逐渐成熟,但不泌乳。因此,只有分娩后雌激素催乳催乳素才具有生乳作用。素才具有生乳作用。
17、 (2 2)对卵巢作用:)对卵巢作用: 直接影响黄体功能直接影响黄体功能-加强黄体功能,即加强黄体功能,即 PRL PRL 作用于作用于 LH LH 受体,可增加孕酮合成,降低孕酮分解。受体,可增加孕酮合成,降低孕酮分解。 闭经溢乳综合征是因闭经溢乳综合征是因 PRL PRL 和雌激素分泌减少所和雌激素分泌减少所致。致。 2 2、PRLPRL的分泌调节:的分泌调节: 下下 丘丘 脑脑 PRFPRFPIFPIF 腺垂体腺垂体 PRLPRL吸吮乳头吸吮乳头应激刺激应激刺激下丘脑激素:下丘脑激素:吸吮乳头反射:神经内分吸吮乳头反射:神经内分泌反射泌反射. .应激刺激:应激刺激:PRLPRL与与ACT
18、H,GHACTH,GH同时分泌增加同时分泌增加. .(三三) 促黑激素促黑激素(MSH)MSH 能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能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四四) 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TSH) TSH 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素;促进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素;促进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发育,腺体增大。的生长发育,腺体增大。(五五)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ACTH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并合成、分泌肾上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并合成、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皮质激素。 二、神经垂体激素二、神经垂体激素 视上核视上核主要合成主要合成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DH
19、)(ADH)又称升压又称升压(VP); (VP); 室旁核主要室旁核主要合成合成催产素催产素(OXT)(OXT)。 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是贮存和释放激素能合成激素;是贮存和释放激素的部位。的部位。视上核、室旁核视上核、室旁核ADH、OXT和运载蛋白和运载蛋白下下丘丘脑脑垂垂体体束束ADHADH、OXTOXT和运载蛋白和运载蛋白ADHADH、OXTOXT和运载蛋白和运载蛋白释放释放Ca2+ 在适宜的刺激作用下,视在适宜的刺激作用下,视上核、室旁核上核、室旁核N N元兴奋,兴奋冲元兴奋,兴奋冲动沿下丘脑动沿下丘脑- -垂体束到达神经垂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中的体
20、中的N N末梢,引起末梢,引起 CaCa2+ 2+ 内流,内流,激素与载体蛋白释放入血。激素与载体蛋白释放入血。( (一一) ) 催产素催产素(OXT)(OXT) 1 1、OXTOXT的作用的作用:具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以刺:具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以刺激乳腺的作用为主。激乳腺的作用为主。 (1)(1)对乳腺的作用:对乳腺的作用:使乳腺腺泡和导管肌上皮收缩,乳汁使乳腺腺泡和导管肌上皮收缩,乳汁排出。排出。OXTOXT还可维持乳腺继续泌乳,不致萎缩。还可维持乳腺继续泌乳,不致萎缩。 (2)(2)对子宫的作用:对子宫的作用:对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对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 ;对非孕
21、对非孕子宫的收缩作用较小子宫的收缩作用较小. .雌激素能增加子宫对雌激素能增加子宫对OXTOXT敏感性敏感性, ,而未而未孕时雌激素能减少子宫对孕时雌激素能减少子宫对OXTOXT敏感性敏感性. . 2 2、OXTOXT的分泌调节的分泌调节: 临床上临床上OXTOXT用于产后止血用于产后止血 (1) (1) 吸吮乳头引起的吸吮乳头引起的N-N-体液反射体液反射( (射乳反射射乳反射) ): (2) (2) 分娩时产道压迫引起的分娩时产道压迫引起的N-N-体液反射:体液反射:( (二二) )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DH)(ADH) 1 1、抗利尿作用、抗利尿作用:ADH ADH 促进远曲小管促进
22、远曲小管, ,集合管上皮细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胞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尿量. 2 2、缩血管作用、缩血管作用:ADH ADH 大剂量时,使血管平滑肌收大剂量时,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升高血压缩,升高血压(又称为血管升压素)。此作用一般发又称为血管升压素)。此作用一般发生在体液大量丧失或失血导致生在体液大量丧失或失血导致 ADH ADH 水平急剧升高的情水平急剧升高的情况下,因此不属于况下,因此不属于 ADH ADH 的生理性作用。的生理性作用。 第四节第四节 甲状腺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四碘甲酸四碘甲酸原氨酸原氨酸(T(T4 4) ),三碘甲酸原氨酸,三碘甲酸原氨酸(T(T
23、3 3) ),是一组含碘的酪氨酸是一组含碘的酪氨酸 。 在腺体或血液中在腺体或血液中 T T4 4 的含量占绝的含量占绝大多数,但大多数,但 T T3 3 的活性比的活性比 T T4 4 强约强约 5 5 倍。倍。一、形态结构一、形态结构:主要由许多囊状滤泡组成。人:主要由许多囊状滤泡组成。人滤泡是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功能单位。滤泡是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功能单位。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甲状腺激素是以甲状腺激素是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腺泡细胞在甲状腺腺泡细胞内合成的。内合成的。( (一一)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甲状腺
24、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步骤步骤: : 腺泡聚碘;腺泡聚碘; I I- -活化;活化; 酪氨酸碘化酪氨酸碘化; ;甲甲状腺激素合成状腺激素合成. .I甲亢:甲亢:出汗、消瘦出汗、消瘦 肌无力肌无力突眼突眼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DIT+DITDIT+DIT( (T T4 4) )DIT+MIT (T3)DIT+MIT DIT+MIT (r(rT T3 3) )DITDITMITMIT酪氨酸酪氨酸G GT TI-泵泵摄碘摄碘I-I或或I2腺泡上皮细胞腺泡上皮细胞TPOTG-TG-酪氨酸酪氨酸-H-HTPO+ +TG-TG-酪氨酸酪氨酸-I-I(MIT)(MIT)TG-T
25、G-酪氨酸酪氨酸-I2-I2(DIT)(DIT)+ +活化活化碘化碘化TPO缩合缩合贮存贮存胞饮胞饮释放释放血血液液腺腺泡泡腔腔蛋白水解酶蛋白水解酶DIT+DIT(T4)DIT+MIT (T3)DIT+MIT (rT3)MITDIT脱碘酶脱碘酶溶酶体溶酶体 ( (二二) )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 1 1、贮存、贮存 合成后的合成后的T T3 3、T T4 4贮存于腺泡腔内。贮量较大(贮量贮存于腺泡腔内。贮量较大(贮量T4T4T3T3),可供机体利用),可供机体利用2 23 3月之久;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月之久;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用药时间较长才能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解剖 生理学 第十一 内分泌系统
限制150内